这句话的翻译是: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候而及时地逃脱,能够脱钩远离诱惑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这句话出自清代作家林纾所写的《湖之鱼》。
原文: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