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今年15岁,刚中考完,字写的一直很差很差,想趁假期练字,有人说
15岁还没有成年,不算太晚,如果要练的话,应该练习行楷,因为人长大了,书写速度也加快了,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题变得难了,写行楷比写正楷要快,现在的初高中生,大多数不写正楷了。你练字刚刚起步的时候,先练正楷,然后再练行楷,这样保证你练字越来越好,且行楷正楷都会写的出色,优秀,学无止境,永不觉晚,你要练几十本字帖才会有成效,我也有一个练字的窍门绝招
我认为练字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其实每种笔画都有它的运笔方法,应认真练习。
2. 本人研究生,字写的不好,打算好好练练字,晚不晚呢,请大家给点意
练字和学习一样,永远都不会晚。
个人比较喜欢庞中华的字帖。还是先从楷书练起吧。楷体是基础,能提高你对字的结构的掌控。
首先一定要用钢笔,还有字帖是练字最快速有效的办法。
练字也有一定的步骤,要一步一步来,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先去书店买本字帖,找到你最喜欢的字体,一般都有蒙在字帖上的薄白纸,用硬笔(钢笔、铅笔)描红,要慢慢的,一笔一划的,不能贪多贪快。都写完了,把白纸都剪下来,看看自己描的字,增加自信心。然后,再用铅笔或者没水的钢笔,直接在字帖上一笔笔描,感受字的结构以及比划。最后再准备个小楷本,照着字帖写,写完一本后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哦~这还不算完,最后要不看字帖写,每个字写一行,先找出你看来这行最漂亮的字,标记上,也是为了增强自信,然后再拿出字帖,对比自己写的,和字帖上的找出差别,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 在平时也要多写字。在已彻底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再临一些其它字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天一个小时,只要支持以恒一定会有成效的哦!
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