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字草书
“合”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基本字义: 1、将离散的部分聚集在一起。
与「分」相对。 2、关闭。
3、全部、整个。 4、相符、不违背。
5、折算。 6、应该、应当。
7、交配、交媾。 8、共同、一起。
9、和谐、融洽。 10、配偶。
组词: 不合、相合、合法、合同、合上、合眼、综合、合唱、合作、合好、合格、百合、组合、场合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合,合口也。从亼,从口。
白话版《说文解字》:合,口相合。字形采用“亼、口”会义。
词语解释: 1、合唱 [ hé chàng ] 释义: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如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
2、场合 [ chǎng hé ] 释义: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 3、百合 [ bǎi hé ] 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有鳞茎,夏季开花,花呈漏斗形,有红黄、黄、白或淡红等色。鳞茎多为扁圆形,鳞片肉质肥厚,供食用,可入药。
也指这种植物的花。 4、合格 [ hé gé ] 释义:符合标准。
5、合作 [ hé zuò ] 释义: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 合国说文解字如何解释,草书怎样写
您好:合国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草书这样写:
3. 张字的草书怎么写
“张”字草书写法如下:
释义:
张zhāng
1.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 商店开业:开~。
3. 拉紧:紧~。~力。
4. 扩大,夸大:夸~。
5. 放纵,无拘束:乖~。嚣~。
6. 料理,应酬:~罗。
7. 惊惶,慌忙:~惶失措。
8. 看,观望:四处~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11. 张姓。
张zhàng
1. 通“帐”,帐幕。
2. 指陈列帷帐等物。
扩展资料:
来源: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
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张
4. “艺”的草书和行书怎么写
“艺”字的草书:
“艺”字的行书:
艺 [ yì ]
基本字义:
1、才能、技能。
2、艺术、文事。
组词:
工艺、技艺、多才多艺、艺林、文艺、艺林、艺品、艺师、艺术馆、艺术界、艺术体操、艺术性、艺文活动、艺文类聚、艺苑、艺展、才艺、茶艺、厨艺、广艺舟双楫、民间艺术、艺师、欧普艺术、棋艺、时间艺术、视觉艺术、手工艺、手艺、陶艺、体艺、文艺复兴、文艺工作团、现代艺术、行为艺术、园艺学、综艺节目。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 埶,种也。从坴、丮,持亟种之。《诗》曰:“我埶黍稷。”
白话版《说文解字》: 埶,种植。字形采用“坴、丮”会义,像手持种苗而急于种植。《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我种黍稷。”
相关词语解释:
1、工艺 [ gōng yì ]
释义: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或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2、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释义:也作多材 多艺。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3、文艺 [ wén yì ]
释义:文学和艺术的合称,有时特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4、文艺复兴 [ wén yì fù xīng ]
释义:14—16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革新运动。始于意大利,并相继在西欧各国发生。
5、陶艺 [ táo yì ]
释义:制作陶器的技艺,也指陶制的艺术品。
5. “商”字的行书和草书分别怎么写
行书名家手迹示例:
草书名家手迹示例:
扩展资料
行书代表人物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
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李待问、王铎,清代的刘墉、何绍基,近现代的于右任、启功、李志敏、沙孟海、张辛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天下三大行书,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
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