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格式样本】
实验名称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十、(附件)经老师确认后,在预习中设计好的,用于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表格.(一般情况下:第八点和第九点可省略)。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
应该有试验报告纸和试验预习报告纸。有的话照着填。没有的话这样: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
3. 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例如: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课题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目的1.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只需测出运动轨迹上某一点的(x,y由x=V0ty=得:V0=x器材斜槽、白纸、图钉、木扳、有孔的硬纸卡片、小球、重锤线、米尺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木板上。2.在木板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点O的切3.线水平。
在纸上记录O点,4.利用重垂线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5.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6.使卡片上有空的一面保持水平,7.调整卡片的位置,8.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9.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的缺口上点个黑点,10.这就记下了小球平抛的轨迹通过的点。
多次实验,11.描下多个点。12.用平滑的曲线将小球通过的点连接起来,13.就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4.以O为圆点,15.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16.从曲线上选取A、B、C、D四个不同17.的点,18.测出它们的坐标,19.记在表内。根据公式v0=x求出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再求出V0的平均值。
实验记录X(米)y(米)V0(米/秒)V0(平均值)ABCD实验分析1.实验注意点:a.固定白纸的木板要。b.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未端的。
c.小球每次从槽上滑下。d.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该位置作为。
2.实验误差:(1)计算小球初速度时应在轨迹上选距离抛出点稍远一点的地方。(2)木板、斜槽固定好后,实验过程中不改变位置。
实验练习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已测出落下的高度h与对应的射程x如下表,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g=9.8m/s2)h(m)5.0011.2520.0024.20x(m).为什么实验中斜槽的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 .请你依据平抛运动的实验思想,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玩具手枪子弹速度的方法。
(1)器材:(2)步骤:(3)手枪子弹速度V0=。(用字母表示)教师评语记分。
4. 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碘的升华和凝华
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观察凸透镜成像,都行
拿“观察凸透镜成像”举例: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6.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参考资料:初二物理的实验研究报告_百度知道
5. 怎么写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
1.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要用北京大学实验报告纸,作图要用坐标纸。
2. 报告中的电路图、光路图、表格必须用直尺画。
3. 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扼要的书写实验原理,不提倡大段抄书。
4. 应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不提倡纯理论的讨论,更不要从其它参考资料中大量抄录。
5. 实验报告的分数与报告的篇幅无关。
实验报告格式
1. 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
2. 实验题目;
3. 目的要求;
4. 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等)、用具名称;
5. 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即要写出原理依据的公式名称、公式表达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公式成立的条件。画出电路图 、光路图等;
6. 实验内容:应包括主要实验步骤、测量及调节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解释等;
7. 数据表格:画出数据表格(写明物理量和单位);
8. 数据处理及结果(结论):按实验要求处理数据,并写出结论;
9. 讨论: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想法等进行讨论;
10.作业题;
6. 物理实验报告的格式怎么写
格式如下:
1. 实验的题目
2. 实验原理:一般书上回写,抄就可以。
3. 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什么的方法啊。了解什么什么什么啊!
4. 实验步骤:你做实验的过程
5. 实验结果:
6. 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一般分为以下八个连续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
进行试验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在进行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查对实验仪器药品是否齐全;
在进行实验时,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拆开实验装置,做好清洁工作
7.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
原发布者:天配良玉
实验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符号: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按上图组装器材;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填入表格中;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5、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8、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实验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