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亭的笔顺怎么写呀
亭的笔顺为点、横、竖、横折、横、点、横撇/横钩、横、竖钩。
亭
【读音】
tíng
【造字法】
象形
【基本字义】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
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亭。邮亭。岗亭。
3. 适中,均匀:亭匀。
4. 正,当:亭午(正午,中午)。
2. “亭台”拼音怎么写
亭台,读作tíng tái,多与楼阁同时使用,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亭台楼阁”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但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1、亭: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
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姚鼐《登泰山记》
2、台: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亭台楼阁殿”,类似的建筑还有“楼”、“阁”、“殿”。
1、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2、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但较小巧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3、殿: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称为"殿 "像我们现在的客厅。
3. 亭,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亭的繁体字还是亭,写法如下:
二、释义:
1、亭子,一种有顶无墙一般只有一间的建筑物。多建在公园里:凉~。
2、像亭子的小房:书~。
3、古又同“渟”。
4、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5、像亭子的小房子 。
6、养育 。
7、停止。同“停”
8、适中,均衡
9、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
10、正
三、相关组词:
亭亭 亭午 亭匀 报亭 长亭 凉亭 岗亭
书亭 商亭 话亭 亭子 邮亭 亭毓 亭堠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设在路边、供旅客歇宿的有顶无墙的小型简易建筑。
文言版《说文解字》: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亭,路边可以让百姓行人安定歇息的建筑。亭上有楼,因此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高”作边旁,采用“丁”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山亭[shān tíng]
泥制风景建筑人物等小玩具的统称。
2、亭隧[tíng suì]
亭燧。
3、亭长[tíng cháng]
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
4、戎亭[róng tíng]
边境哨所。
5、龙亭[lóng tíng]
即香亭。结彩为亭以盛香炉。也称香舆、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