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
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
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
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
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
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
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刀刻 看清楚了吗? 手套在甲骨文中还没发现 在甲骨文时期怎么会有手套呢? 在金石篆字体还可以找到这两相应的字:。
2. 和尚的甲骨文怎么写
篆刻篆体字库在线查询 篆书爱好者的篆体字字典;
(篆体)
(更多字体)
马上可以把你输入的字变成篆体字图,然后下载保存就可以了。
在线的篆字典是方便,不足之外好象只给出一个写法。事实上,每一个字一般都有好多种写法。百逗福地百逗寿地见过吧看
甲骨文,可能难找点。如果在网上找不到,建议到书店或者图书馆翻阅字 书(字体工具书)----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写法的字。
主要的有:
1、查小篆的: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2)段玉载《说文解字注》
(3)《篆隶大字典》,西冷印社翻印。
(4)《正草隶篆四体字典》,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2、查汉篆的:
(1)《汉印分韵合编》,上海入籍书店将清代袁日省编集的《汉印分韵》、谢景卿续编、近人盂昭鸿)续等三书合编而成。是学习汉印的重要参考资料。
(2)《汉印文字证》,罗福颐著,一九七八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3)《汉印文字补巡》。
3、查大篆的:
(1)《古玺文编》,罗础颐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春秋战国时期官私玺上所用的文字,是学习古玺的重要参考资料。
(2)《古籀汇编》,徐文镜编符,一九八三年有地翻版。
(3)《金义编》,容庚编著。:中华书局出版。
(4)《古文字类编》,高明编,中华书局出版。
4、查甲骨文的:
(1)《甲骨文编》,孙海波主编,中华书局出版,是目前查阅甲骨文字最好的一本工具书。
其他尚有综合性的,如《金石大字典》、《书法字典》等等,可酌情添置。有《六书通》一类的书,选用要慎重,因其中有不少字是以讹传讹,不足为取。印谱、字书而外,如有条件,也可留心从钟鼎彝器铭辞,权量、诏板、瓦当、砖瓷、钱币、碑濒等文字拓片以及叼清各派或现代名家的篆刻作品中收集资料,以备日后攻习之用。
推荐的组合是:
《篆刻法》+《实用篆刻大字典》+《说文解字》
《篆刻常用字字典》收录6000多个字头,分为小篆,摹印,简文,玺文,金文,甲古文多种篆体,是篆刻必备的工具书。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常用字字帖》有篆书、隶书、草书
----你是不是原来东坪木司的曹瑞看我是。
3. “好”的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
读音:[hǎo][hào]
部首:女五笔:VBG、
基本释义:
1.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2.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3.友爱,和睦:友~。相~。
4.容易:~办。~使。~懂。
5.完成,完善:办~了。
6.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
7.很,甚:~冷。~快。~坏。~一会儿。
8.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
9.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
[ hào ]
1.喜爱,与“恶”(wù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2.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
4. 风的甲骨文怎么写
如图: 风(fēng) 形声,从虫,凡声。
“风动虫生”故字从“虫”。 解释: 1、空气流动的现象。
气象学领域中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风雨如磐。 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风气、风俗、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 风传(传闻)、闻风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风景、风度、风格 字体本义: 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尽管甲骨文是契刻出来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或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绢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间,多有书法之美。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若就甲骨文书契形式作粗略的一瞥,会发现早期字体较大,像罗振玉编《殷虚书契菁华》所收录的许多武丁时期的卜辞,非常大气、醒目;而到商末帝乙、帝辛时代,字变得细小委琐;至于西周甲骨文则更是细若粟发。 扩展资料: 风字的演变: 风字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
风速。风级。
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
——《史记·律书》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
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
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学通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殷墟甲骨学:带你走进甲骨文的世界。
5. 甲骨文字的写法
介绍:
本字体文件据Liu Zhiji:《甲骨文楷原对应检索》(2004年6月8日)一文制作,仅添加少量字。复制“甲骨文.ttf”到“C:/Windows/Fonts”下即可完成字体安装(系统在C盘)。目前仅收录汉字684字(简体,繁体),字形1235个(同字异形)。
非汉字部分(阿拉伯数字、英文、符号),取自于“微软简魏碑”(1995,version 3.0)。
由于收录字较少,未收录的中文字体不会显示出来。同字异形只显示一个。极少量简繁体字因在甲骨文中各自已有对应字形,如“丑”与“丑”,未使前者的甲骨文字形与后者对应。
版本说明:
称“Beta”基于以下原因:
1.收录汉字数量尚少;
2.同字异形未按使用频率排列;
3.极少量字未核实,有失严谨;
4.字体未进行平滑处理。
后记: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甲骨文字体库仅见日本的今昔文字镜与台湾中研院的汉字构形资料库。前者属日文编码,国内难以使用;后者见2004年12月30日版本说明,收录甲骨文仅177个。
由于此字体库为个人独力制作,资料收集有限,且囿于现实,若无特殊原因,不再对此字体库进行更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