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文比甲骨文有什么进步
金文与甲骨文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从文字的进化程度看,甲骨文象形味重,字形繁复,而金文则比较简单,此外,甲骨文象形字的笔画随意增省,异体特多,而金文则比较一致。从使用工具上看,甲骨文用刀契刻在龟甲和动物的骨头上,笔画很细,不可能出现墨团类的肥笔,需要填实的部分一般都改用勾廓。
同时,转折也很难圆转自如,一般都重新起笔,写成方折的形体。而金文主要是用范模浇铸的,因此即使笔画写得很细,浇铸出来也会成倍地变粗,并且出现肥笔,转折处也过渡圆浑,不带棱角,结体浑厚,而刻字因两端有进刀和收刀,所以线条比较尖细。
材料、工具和刻铸方法的不同,决定了金文与甲骨文在风格的大致区别。
2. 学的甲骨文写法
甲骨文中的“学”字是由“两只手朝下的形状(图A1,有以两手帮助、扶掖、提携、教导之意)”、“爻(图A2,古代组成“八卦”中每一个卦的长横短横,长短横互相交错成“爻”,便表示物象的变动、变化,知识无穷)”和“一间房子的侧视形(图A3,表示这房子是学习的地方)”组成。如图所示:
扩展资料:
一、汉字解析:
读作jiào或xué,在字义上,“学(jiào)”字的本义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即表示“进行教导”,读作xué时原本专用于表示“接受教育”,引申而指“互相讨论”、“效法,模仿”、“注释,笺疏”、“讲述,说”、“知识”等。
相关组词有很多,比如学习、学校、升学、数学、苦学、放学、学会、就学、学长、休学等。
二、词语解析:
1、学习
拼音:xué xí
释义: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2、学校
拼音:xué xiào
释义: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3、升学
拼音:shēng xúe
释义:进入比原来高一级的学校或年级学习。
4、数学
拼音:shù xué
释义: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5、苦学
拼音:kǔ xúe
释义:指刻苦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升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数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苦学
3. 刘的甲骨文怎么写,佳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刘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
佳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
一、刘拼音:liú,部首:刂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6画,五笔:YJH,仓颉:YKLN
郑码:SOKD,四角:02400
笔顺:丶一ノ丶丨丨
释义:姓。
二、佳拼音:jiā,简体部首:亻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8画,
笔顺:ノ丨一丨一一丨一
释义:
1.美;好:~句。~音。最~方案。
2.姓。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佳肴[jiā yáo]
精美的菜肴:美味~。~美酒。
2.佳句[jiā jù]
诗文中优美的语句。
3.欠佳[qiàn jiā]
不够好:身体~。产品质量~。
4.佳丽[jiā lì]
(容貌、风景等)美丽;美好。
5.佳境[jiā jìng]
风景优美的地方:西山~。
4. 比字的行书写法
比 bǐ〈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arrive]
(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ave]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词性变化
◎ 比 bǐ〈形〉
(1) 接近;亲近 [intimate]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
(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harmonous]
◎ 比 bǐ〈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 比 bǐ〈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4) 近来 [lately;recently]
◎ 比 bǐ〈介〉
(1) 比起 [than]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for]
(4) 及,等到 [till]
组词:
1. 比拟 bǐnǐ
(1) [compare;match]∶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
(2) [analogy]∶对比,比较
2. 比赛 bǐsài
[match;competition;contest] 在竞赛中比较高低
3. 比量 bǐliang
(1) [measure roughly]∶不持尺而大致比划度量
(2) [have a competition]∶较量
5. 畅的甲骨文怎么写
看了以上各位的回答,忍不住要说几句。
要说早是甲骨文比金文早,因为目前最早的甲骨文有新时代的,即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龟壳上刻的“目”字,此外,就是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牛肋骨刻辞(也许是卜辞),这些都比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要早。但是,金文也不是只是周代才出现,商代后期就有了,只是长篇的金文较少而已,多铸的是族徽(也有人说是图画字,到底是什么,还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夏代有无文字,目前也没有考古证据,夏代是没有发现过甲骨文的,这一点上纠正楼上的。目前,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用毛笔写的“尧”和“文”字,是最早的汉字之一,比甲骨文早。
我是搞专业的,水平不高,但是以上知识还是想介绍给大家。请大家也多传播正确的汉字史知识,我们中国人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