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说情节评论怎么写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
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
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
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
(《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
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
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
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
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
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
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
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
标准就是: (1)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
(《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
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2)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3)个人的专长。
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
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其次要定好中心。
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
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
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
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
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
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
2. 小说情节评论怎么写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
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
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
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
(《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
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
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
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
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
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
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
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
标准就是: (1)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
(《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
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2)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3)个人的专长。
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
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其次要定好中心。
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
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
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
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
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
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中。
3. 小说或散文的文艺评论怎么写
怎样写文学评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自己意见的文章称为评论。就内容来说,评论可分成多种。适合中学生撰写的评论有两类: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影视艺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的评论属于文学评论。写文学评论要注意以下几点:⑴,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要以科学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⑵,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⑶,要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写读了作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
&.开头:
1.梗概复述。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 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2.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内容:从人物形象看主题。#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几个方面),结构(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个性化、生活化),技巧(对比、讽刺、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
&.中间:
1.分析法论证为主。*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 *分为二个以上方面。
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3.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 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
&.结尾:
1.重申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2.发出感慨。
4. 如何写好评论小说的文章,从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
写评论性的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详尽阅读所评文章 在没有详尽阅读所评文章的时候,请不要撰写评论类的文章,因为你的评论一定会偏离轨道。
写评论类的文章,需要知道文章创作的背景`原由以及作者的一些写作习惯,另外,还需要结合已有的对该文章言论,综合融会。 2/不夹带个人情感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珞涟经常可以在一些所谓的评论性文章里看到“我认为”“我感觉”之类的言语。
我不客气的说,夹杂着这类言语的评论,有很大的主观臆断成分,应尽量避免。 如果你认为写不好,太容易夹带个人情感,那么就请尽早放弃写作这类文章。
若强行写作,就算写完,也不会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 还有一点,假如所评论的文章内叙述的事件及情感与自身有关或相似,那么也请放弃。
理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评论,容易有偏向性。没有良好的心态前,还是不去涉及比较好。
3/对事不对人 这点应该不用我多加说明了吧?呵呵。 4/观点明朗 写评论类的文章,要有自己的观点,同一篇文章中的观点不能自相矛盾。
确立观点时,思路要清晰,确立的观点必须是自己阐述得清的,最忌讳东拉西撤,半天也没有将观点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