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逄 这个字怎么读
逄
拼音:páng
折叠编辑本段姓氏源流
逄姓源出:
折叠源流一
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炎帝后裔名叫陵,商初受封于逄(今山东省临朐县石门山),建立了逄国。世称逄伯陵。到了西周武王的时候,逄国灭亡,改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逄国的后人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成为逄氏。
折叠源流二
起源于夏朝,是有名的弓箭手逄蒙的后代。唐代的学者颜师古说,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后代。夏朝的时候,有一个出名的弓箭手叫逄蒙,曾经拜后羿为师。他的后代也随着他姓逄,称为逄氏。
折叠源流三
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的齐国君主有车左官名逄丑父,他的后代也称逄氏。成为逄氏的又一支。在逄丑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因古代"逄"、"逢"、"蓬"三字通假,因称逄氏、逢氏、蓬氏,后来还有转为庞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2. 逄 这个字怎么读
逄 páng
(1) ㄆㄤˊ
(2) 姓。
(3) 郑码:WRMB,U:9004,GBK:E5CC
(4) 笔画数:9,部首:辶,笔顺编号:354152454
逄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炎帝裔孙有人名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建立逄国,为伯爵位,也称逢伯陵。至西周武王时,逄国灭亡,易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逄姓。见《姓氏考略》。
二、起源于夏朝,是名弓箭手逄蒙的后代。唐代学者颜师古说,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逢蒙的后代。夏朝时候,有个出名的弓箭物叫逄蒙,曾拜后羿为师。他的后人芤姓逄,称逄氏。
三、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齐国君主齐顷公有车右官名逄丑父,其后代子孙也称逄氏。成为逄姓又一支。
[逄氏属地]
1.谯郡,现在安徽省亳州。
2.北海郡: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郡,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逄氏来历]
逄本与逢同字,后来才分为逄、逢二字,所以很多学者认为逄、逢实为一姓。 据《姓氏考略》记载:逄姓出姜姓,炎帝子孙逢伯陵封于齐地逄国,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东汉有逢明、逢丝。 颜师古《匡谬正俗》则认为,逢姓大概是出于逢蒙之后。逢蒙是后羿的学生,善射。
[逄氏名望]
逢氏名人
1.有汉人逢安,东汉时期大司马
2.逢滑: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3.逢同:周代越国人。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想报亡国之仇。大
夫逄同建议说:“吴国现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骄傲。我们要是想灭吴
雪耻,必须结交齐国,放弃楚国,跟邻近的国家友好,表面上对吴国
友好。这样一来,吴国必然麻痹大意,我们利用它这个弱点,才能灭
亡它。”勾践采用了逄同的计策,果然恢复了越国的强盛,灭亡了吴
国。
4.逢记:三国时期袁绍帐下的重要谋士。
5.有随文天祥出战的宋人逢龙。
山东省龙口市现有逄家村,主要以逄姓为主。
3. 逄 这个字怎么念的呀
摘要
一、姓氏源流
逄(Pá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炎帝子有人名叫陵,商初受封于逄(今所在地不详),建立了逄国。也称为逄伯陵。到了西周武王的时候,逄国灭亡,改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逄国的后人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成为逄氏。
2、起源于夏朝,是有名的弓箭手逄蒙的后代。唐代的学者颜师古说,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后代。夏朝的时候,有一个出名的弓箭手叫逄蒙,曾经拜后羿为师。他的后代也随着他姓逄,称为逄氏。
3、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的齐国君主有车左官名逄丑父,他的后代也称逄氏。成为逄氏的又一支。
逄姓始祖:逄伯陵。逄姓出自姜姓,起源于6000年前,炎帝之子逄伯陵,以国名为氏。据《万姓统谱》记载,炎帝有子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临朐县石门山),建立了逄国,为伯爵,世称逄伯陵。后来周武王灭掉了逄国,该国的后世子孙便以原国名作为姓氏,这样就有了逄姓,故逄氏后人奉逄伯陵为逄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三、历史名人
逄 安:东汉时期大司马。
逄 滑: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逄 同:周代越国人。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想报亡国之仇。大夫逄同建议说:“吴国现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骄傲。我们要是想灭吴雪耻,必须结交齐国,放弃楚国,跟邻近的国家友好,表面上对吴国友好。这样一来,吴国必然麻痹大意,我们利用它这个弱点,才能灭亡它。”勾践采用了逄同的计策,果然恢复了越国的强盛,灭亡了吴国。
逄丑父:据《春秋谷梁传》和《左传》记载:鲁国的季孙行父秃,晋国大将却克眇,卫国的孙良夫跛,曹国公子首偻,他们于公元前590年冬十月,同时被齐国邀请去做客。当他们到齐国后,每人都由齐国派使的侍者,季孙行父由齐国的秃顶侍者招待,却克眇由齐国的独眼侍奉,孙良夫有齐国的踮腐者陪同,曹公子有齐国的佝偻侍伴,齐国国君齐顷公之母肖太后同叔子在高处观看笑而讥之,客人非常不高兴的回国。晋国大将却克认为这是齐国有意侮辱诸国,也是他本人的奇耻大辱,为雪此恨,次年(公元前589年),联合鲁、卫、曹三国军队,集战车八百乘,步兵六万,战于鞍(北马鞍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晋鞍之战”。经过一场鏖战,“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齐顷公乘坐的战车被树干绊住,骖乘逄丑父与齐君换装易位,晋国大将韩厥赶至,行臣礼,逄丑父“令”齐君去华泉取饮,齐顷公借机而逃。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逄氏望族居住在谯郡(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北海(今天的山东省昌东县)。
谯 郡:东汉时期置郡。在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
北海郡: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2、堂号
计复堂: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想报亡国之仇。大夫逄同建议说:“吴国现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骄傲。我们要是想灭吴雪耻,必须结交齐国,放弃楚国,跟邻近的国家友好,表面上对吴国友好。这样一来,吴国必然麻痹大意,我们利用它这个弱点,才能灭亡它。”勾践采用了逄同的计策,果然恢复了越国的强盛,灭亡了吴国。
4. “逄”怎么读
逄字的读音是páng 逄字的基本属性~(因为这个字是非常非常生僻的字,所以基本没有解释和组词) 简体汉字:逄繁体汉字:汉语拼音:páng汉字注音:ㄆㄤˊ逄的部首:辶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9五笔86版:tahp五笔98版:tgpk仓颉号码:yheq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汉字五行:火四角号码:37305郑码查询:rsmwgb2312码:E5CCBig5编码:D3EF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9004首尾分解:辶夅部件分解:夂牛辶造字法:形声汉字笔顺:ノフ丶一フ丨丶フ丶笔顺编号:354152454笔顺读写:撇折捺横折竖捺折捺。
5. 逄 这个字怎么读
逄拼音:páng折叠编辑本段姓氏源流逄姓源出:折叠源流一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
炎帝后裔名叫陵,商初受封于逄(今山东省临朐县石门山),建立了逄国。世称逄伯陵。
到了西周武王的时候,逄国灭亡,改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逄国的后人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成为逄氏。折叠源流二起源于夏朝,是有名的弓箭手逄蒙的后代。
唐代的学者颜师古说,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后代。夏朝的时候,有一个出名的弓箭手叫逄蒙,曾经拜后羿为师。
他的后代也随着他姓逄,称为逄氏。折叠源流三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的齐国君主有车左官名逄丑父,他的后代也称逄氏。
成为逄氏的又一支。在逄丑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因古代"逄"、"逢"、"蓬"三字通假,因称逄氏、逢氏、蓬氏,后来还有转为庞氏者,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