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试平鉴报告怎么写
曾经有一位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员工,在进入公司后勤后勤奋刻苦,在公司内部例行的业绩考察和能力评鉴时,都能得到很高的打分。不久后,这名员工得到迅速提升,但是,问题也由此而生。这名员工即使再优秀,也仅仅能够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无法对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行科学规划,他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未来发展的方向一片茫然;而前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虽然早已发现但是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也陆续显现出来。不久后,这名员工便离开了该公司。
“因此要想使获得晋升的下属员工或是高薪招聘的职业经理人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一个完善、科学的遴选机制外,还一定要有一套有效的人才发展计划与之配套,因为只要有人才的发展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陈俐同说。
据介绍,DDI的领导力加速发展中心把人才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比人才评鉴更加重要的位置。测评结束之后,王星就和其他参加者对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最后他拿到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报告,上面是他个人的综合能力指数评定。王星就其中的每一项与平鉴人员进行了讨论,以确认被测情况的真实程度。王星认为这能帮助他更客观地看清自己,包括一些长处,而更多的是不足。
“所有评鉴者通常会提供书面形式的反馈和评鉴报告,这个报告也可以被用来评鉴成功获得职位的应聘者的潜在能力,并给出发展建议”,陈俐同这样说。
2. 如何撰写面试报告
时隔多年,感受稍有不同。
归纳整个人才评估的环节,首先,需要在短时间内透过各种测评手段迅速得出对一个陌生人的准确判断;然后,要将悬浮在脑海中的模糊、零散印象,转化成有形、系统的文字;最终,还要让文字生动勾勒出原来那个活生生的人,并且,这种勾勒又不是简单复原,而是有目的性(出于选人、用人需要)的提炼和浓缩。 这个以被评估者为起点,又回到被评估者,看似无聊的闭环,其实是考验面试官功力上的境界层次。
回归到每篇报告,所有汉字符号,借助报告结构,形成集合,呈现出的,有的是人,有的非人。非人不是鬼怪,而是未被激活、没有生命的堆砌文字。
说到底,如何能够让客户,至少让自己看了报告,脑海中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鲜活的、可以与岗位进行比照的画面形象,几点体会,经验有限,仅供参考: 一是不妨借助类比。其实从小就学会了比喻,从明喻,到暗喻,还有借喻,随你挑选,古人摸索了几千年,形成的这种能够激发人想象的表现手法其实在报告中也非常实用。
例如:一个“天生的外交家”,肯定要比说上一堆“人际交往能力强,思维敏捷,应变迅速,对局势和危机有准确判断”这些费尽心思想出的词语要更打动人;还比如说,前段时间盛行一时的“狼性”一次,虽然不够礼貌,把人比作畜生,但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说,无论是“典型的学者加参谋”、“改革的先锋”这些人类社会中的典型角色,还是动物世界里“黄牛”、“豺狼”、“孔雀”,不妨尝试着留意留意,也许就会在某个人身上找到共鸣。 二是懂得放弃,选准视角。
看不出特点是件头疼的事,特点太多其实也容易添乱。也许很多特点都集于一身,但可能是不同角度拍摄的,如果都放在一起,就变成了杂烩,而难以形成一幅画面。
比如和所,我们常常会分析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如何,但冷静想象除了咨询顾问外,有多少人会真的关心思维能力如何,有多少工作真的需要所谓聪明的人才干得了。所以说功力深厚的面试官和报告撰写人,一定是会尝试理解岗位要求和管理者风格,对照标准,选出三、四个核心特点,勾勒出人的骨架。
否则,要素多了,画面太满,不但制约了人的想象的空间,也许偏离主线的就会越多。所以说,这也给设计报告模板的人敲了一下警钟,千万别一片好心,结果劳民伤财,事倍功半。
三是填充一些现实素材。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得出对人的判断的,一定是基于了解了这个人的典型事件,分析他在事件中的角色。
所以说,打动你的素材也一定的打动别人,那么在报告中不妨也多些论据,多些支撑性的事件素材,描绘出一个个场景,将其置身其中,如此一来,肯定会让你的报告在空间上,会更有立体感,在时间上更有纵深感。还是佐佑那句老话:“我们千万不要高估客户的专业水平,也不要低估客户的一般智慧”,想想有多少客户能够看得懂满篇抽象主义色彩浓厚的描述。
所以说走来走去,都没走出麦克利兰老先生早就悟出的道理,素质是基于行为的,都是素质没有行为,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因此,如果自认为难以颠覆大师的智慧,不如想想如何将其更好的发扬光大更现实,更靠谱。
四是积累一些精准词汇。报告中所用的文字和词语,如同画画中的笔法,有些着色会画龙点睛,有些着色会冲淡主题。
“亲和力尚可”、“思维能力尚可”、“团队合作能力也尚可”、“解决问题能力也尚可”……,这种素质要项加程度副词的描述,看起来很“专业”,也不会出错,但一定不是“报告大师”的风格。往往一些带有色彩和力度的词汇会更好,比如说“老练”、“倔强”、“懦弱”、“冷静沉着”、“苛刻”……。
但是事情都是两面的,虽然可能更生动,但也许也会有风险的,很容易要么将被评估者捧上天,或者将被评估者一棒子打死,万劫不复。到一定程度才能收放自如,要想做到,积累和留心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