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嫁娶投门贴是怎么样写
传统的喜贴,一般都是以男方父母家长的名义发给亲朋好友的。
现在,也有部分新人选择自己出面出资筹办婚事,或者双方家庭合办,所以喜贴上的名字也越来越丰富。大家在写喜贴时常常会有疑问。
下面我按照邀请人分类,收集了一些喜贴文字,供新人们参考。 1、家长出面 1)文言体——男方 谨择X年X月X时为小儿XX授室寅备喜酌 敬候 X府XX阁下 玉趾 恕套 XXX鞠躬 2)文言体——女方 谨定X年X月X时小女XX与XX君结婚治筵 敬请 X府XX阁下 玉赐 恕套 XXX鞠躬 3)传统体——男方 XXX先生/女士: 小儿XXX与XXX小姐结婚,谨订于X月X日X时喜酌 候教 XXX暨男XXX鞠躬 席设XX饭店XX厅 恕不介催 4)传统体——女方 XXX先生/女士: 小女XXX将于X月X日于归,谨订于X月X日X时谈酌 候教 XXX暨女XXX鞠躬 席设XX饭店XX厅 恕不介催 5)现代体——单方面 亲爱的XXX先生/女士: X月X日X时是我们的儿子(女儿)XXX与XXX小姐(先生)举行婚礼的时刻,我们热情地邀请您和家人,与我们在XX饭店XX厅共同庆祝他们的结合。
您的出席将是我们的荣幸。 敬请 光临 男方(女方)家长XXX XXX 6)现代体——两家共同出面 谨订于XXXX年X月X日X时为我们的孩子 XXX与XXX举行婚礼 席设XX饭店XX厅 恭请阖府出席 新郎家长:XXX,XXX 新娘家长:XXX,XXX 7)西文体 XXX先生与XXX女士 邀请您大驾光临 他们的女儿(儿子) XXX小姐(先生) 与 XXX先生(小姐) 的婚礼 XXXX年X月X日 X时 XX地点观礼 并于 X时 于XX饭店XX厅设宴。
2. 过门贴怎么写
过门贴缘于满族旗人的“挂旗”,每年过年时挂于大门楣上的旗形装饰物,代表着该户人家等级的身份。满清入关后,逐渐兴起于京津一带,用剪纸替代,剪成铜元形,祈求发家致富,财源茂盛,被称作“挂钱”。另一种说法是缘于中国建筑梁枋下的装饰构件——“挂落”,一般用于屋檐下。在室内的被称作“挂落飞罩”,用以划分室内空间。青岛地区贴于过木处,所以叫作“过门贴”,习惯上都说成“过门贴”。
过门贴用彩纸剪制,有方形、圆形、八角形等,以方形为最常见,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所剪图形有元宝、铜钱、摇钱树、鲤鱼跳龙门等形象。
过门贴的贴挂,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间隔开贴挂,只是不用白色。一般在春节前几天贴挂,节后至谢色或破损后即可取下。花花绿绿的过门贴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寄托着对来年日子更加美好的憧憬。
过门帖是剪的,不是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