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氧化钙的化学式
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
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对湿敏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热,有腐蚀性。
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分层铺放,引火煅烧一周即得。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炉等设备进行生产。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用回转窑生产石灰仅需2~4小时,比用立窑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
又出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效果显著的工艺和设备,燃料也扩大为煤、重油或液化气等。
扩展资料
用途:
1、可作填充剂,例如:用作环氧胶黏剂的填充剂;
2、用作分析试剂,气体分析时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光谱分析试剂,高纯试剂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外延、扩散工序,实验室氨气的干燥及醇类脱水等。
3、用作原料,可制造电石、漂白粉等,也用于制革、废水净化,氢氧化钙及各种钙化合物;
4、可用作建筑材料、冶金助熔剂,水泥速凝剂,荧光粉的助熔剂;
5、用作植物油脱色剂,药物载体,土壤改良剂和钙肥。
2. 氧化钙的化学式
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
物理性质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灰色,具有吸湿性。氧化钙(calcium 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氧化钙是白色或带灰色块状或颗粒。溶于酸类、甘油和蔗糖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
相对密度3.32~3.35。熔点2572℃。
沸点2850℃。折光率1.838。
扩展资料: 引起氧化钙老化的原因: 1、提高温度可引起氧化钙的热裂解或热交联。但热的基本作用还是活化作用。
提高氧扩散速度和活化氧化反应,从而加速氧化钙氧化反应速度,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老化现象--热氧老化。 2、氧在氧化钙中同橡胶分子发生游离基链锁反应,分子链发生断裂或过度交联,引起橡胶性能的改变。
氧化作用是橡胶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臭氧、臭氧的化学活性氧高得多,破坏性更大,它同样是使分子链发生断裂,但臭氧对氧化钙的作用情况随橡胶变形与否而不同。
当作用于变形的橡胶补强剂时,出现与应力作用方向直的裂纹,即所谓“臭氧龟裂”。 4、光波越短、能量越大。
对氧化钙起破坏作用的是能量较高的紫外线。紫外线除了能直接引起橡胶分子链的断裂和交联外,氧化钙因吸收光能而产生游离基,引发并加速氧化链反应过程。
经外线光起着加热的作用。 光作用其所长另一特点是它主要在橡表面进生。
含胶率高的试样,两面会出现网状裂纹,即所谓“光外层裂”。 5、应力:在机械应力反复作用下,会使氧化钙分子链断裂生成游离荃,引发氧化链反应,形成力化学过程。
机械断裂分子链和机械活化氧化过程。
3. 【化学】超氧化钙化学式如何写
Ca(O2)2
超氧化物是含有超氧离子(超氧根离子,O2−)的一类化合物,是氧气分子的单电子还原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ref>Sawyer, D. T. Superoxide Chemistry, McGraw-Hill, doi|10.1036/1097-8542.669650</ref>;超氧离子是一个自由基,一个氧原子带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氧气分子一样呈顺磁性。
化学
超氧化物中,氧的氧化态为-1/2,O2−的O-O键长为1.33Å(氧气中为1.21Å,O22−中为1.49Å)。按O-O键级排序,O2中键级为2,O2−中键级为1.5,O22−中的键级为1。
碱金属超氧化物CsO2、RbO2、KO2可由金属与氧气直接反应制备,NaO2的制备则需过氧化钠与氧气加压反应,单质直接反应得到的超氧化钠约占10%。<ref>Holleman, A. F.; Wiberg, E. "Inorganic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2001. ISBN 0-12-352651-5.</ref>;它们都是橙黄色的稳定固体,与水迅速反应歧化。反应中的O2−为强布朗斯特碱,先与质子反应生成超氧酸(HO2,pKa约为4.88)。
2 O2− + 2 H2O → O2 + H2O2 + 2 OH−
其他制备超氧化物的方法包括:
氧气低温氧化金属的液氨溶液。超氧化锂就可通过此法制得。
通过碱金属氢过氧化物的过氧化氢合物分解制得,如2NaOOH·H2O2及相应的钾化合物分解可分别得到NaO2和KO2。
碱土金属中,钡和钙的超氧化物Ba(O2)2、Ca(O2)2也已制得。Mg、Zn、Cd的超氧化物仅以很小浓度,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于相应的过氧化物中。
固态超氧化物加热时分解,与二氧化碳反应经由过氧碳酸盐中间体,最终得到氧气和碳酸盐。超氧化钾可用作空间飞船和潜艇中的供氧剂。
2NaO2 → Na2O2 +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