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字笔画笔顺大全田字格
“马”字田字格的笔画笔顺如下: 【读音】:mǎ【释义】: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2、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
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3、姓。【组词】 1、马匹 [mǎ pǐ]:马的总称。
2、马蹄 [mǎ tí] :马的蹄子。 3、马桶 [mǎ tǒng] :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
4、斑马 [bān mǎ] :哺乳动物,像马,身上有棕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产于非洲。 5、黑马 [hēi mǎ] :赛马中实力和获胜的机会不太清楚的马;比喻竞赛或竞选中的意外获胜者,或者料想到能取胜或作出优异表现的不知名的竞争者。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s?wd=%E9%A9%AC%E7%BB%84%E8%AF%8D&cf=zuci&ptype=term。
2. 马字在田字格正确怎么写
马字在田字格正确写法如下: 马的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横。
马的基本解释 马[ mǎ ]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 :马蜂。 3、姓。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马,怒也。武也。
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
白话版《说文解字》:马,一种会昂首怒吼的动物。马勇武无比。
字形像马头、马鬃、马尾、四足的造型。所有与马相关的字,都采用“马”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马褂[mǎ guà]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的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服装。
2、趟马[tàng mǎ] 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演员通过动作表现骑着马走或跑。
3、马竿[mǎ gān] 盲人探路用的竿儿。 4、马镫[mǎ dèng] 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5、赛马[sài mǎ] 马术运动之一。参赛者分别骑在自己的马上,以马跑的速度决定胜负。
3. “马”用简体楷书在田字格怎么写
“马”用简体楷书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1. 马字。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马,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 组词:
马鞍 mǎ ān 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马帮 mǎ bāng 驮运货物的马队。
马鞭 mǎ biān 赶马用的鞭子,多用皮条编成。
马弁mǎ biàn 旧时军官的护兵。
马鳖mǎ biē 水蛭。
马兵 mǎ bīng 骑兵。
马泊六mǎ bó liù 男女关系的牵线人。
马不停蹄 mǎ bù tíng tí 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马步 mǎ bù 像马步似的芭蕾舞步。
马车mǎ chē 马拉的车。
4. (马)在田字格的笔划顺序
”马”在田字格的笔划顺序是: 横折、竖折折钩、横 。
解释: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
~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马(mǎ),草食性动物。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
普氏野马(Przewalski's horse)(66个染色体),家马(64个染色体)可以杂交有可育的后代,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
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
5. (马)在田字格的笔划顺序
”马”在田字格的笔划顺序是: 横折、竖折折钩、横 。
解释: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马(mǎ),草食性动物。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普氏野马(Przewalski's horse)(66个染色体),家马(64个染色体)可以杂交有可育的后代,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