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高音符号
1、备一张五线谱,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自制一张。如图所示,这里我画了五条直线代表五线谱。
2、从二弦走起,画一个半圆弧。注意这个半圆弧要紧贴上下两根弦。
3、接下来如图所示画一够上的弧线。
4、线条往左边弯曲,形成一个小弧, 然后向下画竖线。
5、最后在结尾部分向上弯曲,形成一个小圆。
扩展资料:
高音符号的由来:
高音符号的英文(Treble Clef)的Clef 是出自拉丁文Clavis('key'的意思), 而Clef 是法文,亦是最早使用於音乐上,代表'谱号'的意思,后来借用於英文;而'treble'是由'triple' (源自拉丁'triplus'一字)与 'threefold' 的混合,有'三重'的意思。
因为过往唱高音时是有三重旋律,第一部是'男高音',第二部份是由alto(介於男高音与女次高音间)所唱,最后部份是叫作'triplum',是由女高音所唱。所以现在'triple'亦相似於'soprano'(女高音)的意思。
高音区域的划分:
在整个音域中,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高音区(c3-c5)。每个音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音区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地表达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高音区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感情色彩。
高音谱号又叫“G”谱号,是由拉丁字母“G”的花体字演变而来。用它来记写的谱表,叫高音谱表,第中央C(dol)在下加一线上。第二线,也就是画高音谱号时起笔的那条线,规定音高为G(sol)。
2. 高音符号后面的升号
你说的so,这个是该音唱名,而字母G则是这个音的音名。一个乐音不止一个名字,而其中只有音名才是对应其音高的固定名称,无论什么调,只要它在五线谱相应的位置,就总是那个音名。
五线谱谱号后的变音记号是调号,调号不表示所有的音都要升或降,只有其变音记号位置的音才会按记号升或降半音。比如你说的一个升号的调号,这个升号是标在高音谱五线上,这个位置的音是F音(C调唱名为Fa),所以该谱中在没有其他临时变音记号的前提下,只有全部的F音要升半音,其他音名的音没有变化。同样,如果是两个升号,会分别在高音谱的五线和三间,三间位置的音是C音(c调唱名为do,五线的F音前面说过),所以在这个调的谱子中,只有全部的F音和C音要升半音,其他音不变。降号调号的道理相同。
3. 高音符号 后面的b的意思
b是降号,如果在乐谱中出现表示临时降低一下本音,下一小节还得还原为没有降的音,写在谱号后面如高音符号后面第三线上有个b、低音符号后面第二线上有个b是调号,具体的说是F大调的调号,演奏的时候把本线上的音降低半音就可以了(就是弹黑键)。
要强调的是,临时降记号只降低标注的音,调号却要降低所有的这个音,如在这里降低的是xi,这首曲子中所有的xi都得降低来弹,高音符号后的下加一线的音符是弹中央C。
扩展资料:
高音谱号使用高音谱号时,亦被称为G谱号,中央C(dol)在下加一线上。第二线,也就是画高音谱号时起笔的那条线,规定音高为G(sol)。
低音谱号使用低音谱号时,表示五线谱四线为f,亦被称为F谱号,上加一线表示中央C。
中音谱号中音谱号,又称 C 谱号,第三线位置为中央C;次中音谱号,又称,第四线位置为中央C。
在五线谱上经常有一些八分音符或十六分音符的小音符(比正常的音符要小),符干上还带着一条小斜线(短倚音)或不带小斜线(长倚音),这个小音符就叫“倚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乐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