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锋字草书怎么写
不同类型的锋字草书如下:
【锋】字的方正字迹-邢体草书简体写法:
【锋】字的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
【锋】字的书体坊米芾体写法:
【锋】字的方正大草简体写法:
扩展资料
锋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锋,兵专也。本作鏠。省作锋。
白话版《说文解字》:锋,兵器锐利的前端。本写作“鏠”。省略式写作“锋”。
锋字的用法:
1,本义,名词:与敌军短兵相接的先头部队。组词如:前锋,先锋。
2,名词:刀剑等兵器的尖锐刃部。组词如:锋镝,锋尖,锋芒,锋刃,锋利,笔锋,刀锋,冲锋,针锋相对。
3,气象学名词。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接触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有时将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组词如:冷锋,暖锋,锋面。
2. 傲字草书怎么写
傲字的草书:
【中文名称】:傲
【拼音】:ào
【注音】:ㄠˋ
【五笔86、98】:WGQT
【笔顺编号】:321211353134
【笔顺】:撇竖横横竖横横折勾撇撇横撇捺
【笔画】:12
【部首】:亻
【解释】:
1. 自高自大:骄~。~岸(形容性格高傲)。~骨。~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视。高~。孤~。
2. 藐视,不屈:~然。~霜斗雪。
3. 片字草书怎么写
1)【片】草书的几种写法
【片】字的方正字迹-邢体草书简体写法
【片】字的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片】字的金梅毛草书写法
【片】字的书体坊米芾体写法
【片】字的方正大草简体写法
2)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4. 四季在草书里有几种写法
[四、季]历代名家名帖的草书写法。
如图所示:
5. 草书春字怎么写
春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春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chūn
部首:日
笔画:9
五笔:DWJF
释义:
1.春季:~景。温暖如~。
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
3.指男女情欲:怀~。~心。
4.比喻生机:妙手回~。
5.姓。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开春[kāi chūn]
春天开始;进入春天(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一~,天气就渐渐暖和起来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这马硬实,口又青,肚子里还带个崽子,开春就是一变俩。”
2.春日[chūn rì]
春天;春季。
管桦《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3.新春[xīn chūn]
指春节和春节以后的一二十天:欢度~。~佳节。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等到年终时节,我拟请他到 中国 一行,代我贺我母亲新春之喜。”
4.春色[chūn sè]
春天的景色:满城~。~宜人。
《红楼梦》第三九回:“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5.春笋[chūn sǔn]
春季长成或挖出的竹笋。
《再生缘》第六四回:“春笋半舒长彩袖,秋波微盼小王亲。”
6. 秋字草书写法
秋【秌、穐】 qiū〈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2) 同本义 [harvest;mature]
(3)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谷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秋苗(也称秋税。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秋实(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秋登(秋季谷物成熟)
(4)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5) 又如:秋场(秋试。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秋狝冬狩(秋天打猎称“秋狝”,冬天打猎叫“冬狩”);秋粮(秋季征收的田赋);秋荐(秋场);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秋叶(秋天的落叶);秋严(秋气肃杀);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6) 年 [year]
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
(7)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period of time]
(8) 又如:千秋(很长久的时间);秋丁(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9) 姓
词性变化
◎ 秋 qiū〈形〉
(1) 悲愁 [sad]
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3) 奔腾的样子 [gallopping]。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4) 喻容颜衰老 [old and feeble]
(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6)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west]。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9)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legal]。如:秋曹(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刑法)
7. 夏字如何草书
一、夏字草书写法如下: 二、释义: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2、指中国:华夏。 3、朝代名。
4、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 5、通“厦”。
大屋 6、姓 7、大 8、华彩,即五色 三、相关组词: 夏天、夏季、华夏、消夏、夏娃、炎夏、夏令、夏布、立夏、夏历、盛夏、夏收、季夏、三夏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刀,脚踩耒,观测天象,应季农忙。 文言版《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
从夊,从页,从。,两手;夊,两足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夏,中原之国的人。字形采用“夂、页、”会义。
,表示两手;夊,表示两足。 二、词组释义: 1、盛夏[shèng xià] 夏季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2、夏收[xià shōu] 夏季收割农作物。 3、季夏[jì xià] 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4、三夏[sān xià] 夏收、夏种和夏管的合称。 5、夏装[xià zhuāng] 夏季穿的服装。
8. 堂字行书或草书怎么写
1.堂 字用行书或草书怎么写:更加奔放潦草更加大胆!
2.读 音:táng
3.部 首: 土
4.五 行: 土
5.笔画 : 11
6.五笔 : IPKF أ ئ آ آ أ آ
7.名称 : 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竖、横。
基本释义:
1.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
2.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
3.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公~、过~。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尊称别人的母亲 。
如:令堂;萱堂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name for shops,stores,etc.]。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也指署事的官吏 。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佛堂 。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
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组词:
礼堂 课堂 堂倌 殿堂 名堂 堂皇 堂堂 跑堂 令堂 堂子 中堂 堂上 澡堂 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