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侥幸为题写一篇作文
“侥幸”,对于我来说,可能从出生开始,它就一直是我的附属品。十多年来,它一直如影随形,“陪伴”我左右。可自从那次,那次刻骨铭心的痛,迫使我不得不告别它。
那个下午,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微风过处,撩拨起了我运动的冲动。真巧,朋友来电约我去踢球,我不由分说地兴冲冲夺门而出。
下了楼,他们已在等我了。“我们去小公园踢吧,这里绊脚的石头太多,搞不好会摔跤的。”一位朋友提议说。“吃饱了撑的,跑那么远,在这里踢踢好了,哪会那么巧就摔跤,我们小心点不就行了么。”我皱了皱眉,真感觉我那朋友好胆小。看,我的“侥幸”又一次光顾我了。
听了我的提议,大家也就没说什么,就开始弯弯腰、抬抬腿、伸伸手地做些热身运动。看到他们这样,我又忍不住笑着说:“踢个球还热什么身啊,出门前我老爸也唠叨半天让我运动前热身什么的。可我以前从来就不热身,不照样没事,小心一点不就行了么?”可他们不听,继续做着热身。我的“侥幸”再次让我对他们一脸不屑。
踢球开始了,阳光之下,几个健壮的身影在迅速地传球、拨球、过人。阳光就像是我们动力的源泉,这一块空地就好似我们的舞台。汗水在阳光照耀下不停地飞舞着,一如我们的激情。
一阵冷风毫无预兆地吹过,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分了一下神。也就在这时,不幸发生了:正在抢球的我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连人带球滚了好几圈,之后就怎么也站不起来。右肩上强烈的疼痛直直地把我的眼泪挤出了眼眶,像要把我吞噬了似的。
一个小时后的我,看着爸妈手上的X光报告,“骨折”两个字以及“一个月不能运动,多卧床休息”的医嘱深深震惊了我。怎么会这样啊?如果当初我听了老爸的话,如果当初我和朋友一起热身,如果我不再那么固执地心存侥幸……
可世界有“如果”吗 ?从小到大,在学习上、生活上、为人处事上,我有多少次是因为心存侥幸而没能“吃一堑,长一智”。因为心存侥幸,鞋带没系好就去玩,导致鞋飞掉脚踢到树;因为心存侥幸,隔夜没把书背好,导致第二天被晚放学;因为心存侥幸,遗忘了时间,害得妈妈没法联系上我而在楼下苦苦地等我……我真很后悔,也真恨自己,恨自己因为心存侥幸,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身边的人。
是时候和“侥幸”告别了。
“成功从来不会向我走来,我必须自己走向成功”,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走好人生每一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2633030步,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2. 以“不要心存侥幸”写一篇作文800字
中秋佳节与十一国庆相连同庆,八天长假,每天都能听到婚礼的鞭炮声,看到自由组合的旅游车队,朋友、家人也会借此欢聚一堂,举杯畅饮与国同庆,这个叔叔也不例外。
那天,他与哥们在一家饭店里开怀畅饮,不知道喝了多少酒,但是却将酒后驾车违法规定丢在了脑后,并心存侥幸,心里想:“大节日的,哪那么巧就有警察呢”!听着音乐,哼着小曲启动了自家车,刚走到半路,就看到一位警察叔叔行礼并示意停车,交警叔叔客气的说,检查酒驾,随后递过来测酒仪器,那位叔叔嘴里还不停的说,我没喝多少,只喝了一点点……。,检查结果数值超过了100,属于醉酒驾车了,出示了醉酒驾车处罚单据,那位叔叔还醉醺醺的,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是就喝了点酒吗,交警叔叔打了电话,大概是汇报此情况,不一会儿,几名开着警车的叔叔也来了,他们把司机压进车里,开往警局。
最终司机叔叔为自己的侥幸心理付出了刑拘的代价和惩款。如果半路上没有遇到交警的检查,也许会撞到人,撞到车,或翻倒路边沟渠,那都是必然的结果,酒后驾车危害社会,危害家庭,危害生命自己的和他人的,多么可怕的结果。通过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凡是心存侥幸不可取,会害人害己。
3.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的善行和善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意在强调君子的善行和善悟: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当自己的处境不好时,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时时刻刻端正自己、修正自己,不求于他人才无抱怨。而不是在环境或者在别人身上找原因。怨天尤人!
2、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有品德有智慧的人要处于安心,安然的地位做好当下该做的事,学习求进步、格物致知、等待命运的到来,懂得安身立命。而小人就做危险的事情寻求侥幸。
扩展资料:
"中庸"的概念最早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大致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品德大概已经到达了极致,而且人们已经长久的缺乏它了。
1、关于"中"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偏不倚,无过亦无不及。第二种说法就是"中和"其实两种解释方法都是成立的不偏不倚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和,以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局面。
2、关于"庸"字的解释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庸者,用也"(孔颖达《礼记正义》)另一种则是认为"庸,常也"(何晏注《论语》)将"庸"解释成"用"很少见于古书当中;将"庸"解释成"常"即可以解释为平常、常态更为合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4. 描写侥幸心理的成语有哪些
行险侥幸、守株待兔、虎口余生、临时抱佛脚、歪打正着、虎口逃生、漏网之鱼、劫后余生
1、行险侥幸[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 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侥幸。"
2、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 处:汉·王充《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例 句: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样如同~,能有好日子过吗?
3、虎口余生[ hǔ kǒu yú shēng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 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 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四十七回:“况我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
例 句:仅仅十个字,把那~,过去现在的甜酸苦辣,一齐写进去。
4、临时抱佛脚[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 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出 处: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5、虎口逃生[ hǔ kǒu táo shēng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 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 处:元·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例 句:他居然~,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6、劫后余生[ jié hòu yú shēng ]劫:灾难;余生:侥幸保全的生命。 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出 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例 句:南京大屠杀~者向来访的日本青年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7、漏网之鱼[ lòu wǎng zhī yú ]逃脱鱼网的鱼。 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出 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六臣犯其弱纲;七子冲其漏网。”唐·吕向注:“漏网;谓孝景时法网疏宽也。”《史记·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元曲选外编·关汉卿《陈母教子》:“你这漏网之鱼都跳过;固何撇下状元郎?”
例 句:在民兵地毯式的搜捕下,这条~终于被擒获。
8、歪打正着[ wāi dǎ zhèng zháo ]比喻方法本来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却凑巧和别人的想法符合。
出 处: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将药煎中;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谁想歪打正着;又是杨太医运气好的时节;吃了药就安稳睡了一觉。”
例 句:这一脚他是倒地才踢出去的,可是~,守门员还没反应过来球已直飞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