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衢道中的衢怎么读
读作qú,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便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衢道中
2. 衢州到三衢山路线怎么写
高速的话走杭金衢(沪昆)高速,由衢州西(航埠)收费站进,往常山(江西方向),到黄衢南(京台)高速互通转往开化、黄山方向。到芳村收费站出口出。芳村收费站出来后右转往常山方向,经半坑、黄坞岭、船头、东山根、宋畈(路程大致8公里)。过宋畈加油站前面一点右转进三衢山景区公路。直行2公里不到点到景区。
走地面道路的话,沿320国道往常山方向,到常山城东富足山加油站前面点右转开化、芳村方向。行驶一公里不到点到达环岛右转往芳村方向。行驶8公里左右(宋畈小学、长下坡路段)、宋畈加油站不到点左转往三衢山景区道路。
3. 《三衢道中》中的'衢'字的拼音
读【qú】。
衢:
(1)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2) 同本义,泛指道路;
通衢[tōng qú] :四通八达的道路。
造句: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萧婉婉望着眼前的通衢大道,忽然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音。
衢处[qú chǔ] :处于四通八达之地。
出处:春秋 -齐 -管仲《管子 -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衢国[qú guó] :地处要冲的国家。
出处:
衢,四达谓之衢。——《说文》
必于四面之衢。——《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何天之衢。——《易·大畜》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三国志》裴松之注
填街盈衢。——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
街衢相经。——张衡《西京赋》
(3) 树枝交错、分岔;
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山海经》
(4) 街道;
如:衢市[qú shì] :街市;
(5) 市 [city];
如:衢关[qú guān] :关市;
(6) 地名,指在浙江省西部;
出处:”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改衢县。今为衢州”。
4. 衢州的巨变作文怎么写
火车站广场的景色诱人,高高的雕塑好像在说:“衢州啊,衢州啊,你真是我心中最好的地方!”衢州共管辖五个县级市——衢、龙、江、常、开。各县有各县的特色,我一一来介绍:衢县是全国闻名的桔乡,每年十一月份,满山遍野绿油油的桔树枝头挂满了一个又一个桔红的小灯笼,好一个让人兴奋的丰收美景啊!衢州有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南宗家庙——孔庙,还有围棋圣地——烂柯山;龙游有“千古之谜”——龙游石窟,其特产是龙游发糕及龙游小辣椒;江山有江郎山,仙霞关,伟人峰,其特产是江山白毛乌骨鸡;常山有三衢山,其特产是山茶油;开化有着至今仍保持良好的原始森林——古田山庄及钱江源,其特产是开化龙顶茶及品种繁多的菇类:香菇,鸡腿菇,蟹味菇……
每当夜幕降临,衢州就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奔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有红的,黄的,白的,真像一个瑰丽无比的大花坛。
啊,衢州,我美丽的家乡,我可爱的家乡,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将来长大了将你建设得更美丽,更可爱!
5. 衢州常山三衢石林风景区,导游词怎么写
三衢翡翠石林风景旅游区位于“中国胡柚之乡”常山县,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其地质剖面界定为4.5亿年前奥陶系地质年代,被国际地科联公认为全球界线型剖面,俗称“金钉子剖面”。景区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堪称“江南一绝”。另据韶山毛氏宗谱记载,**祖先曾“世居三衢”,毛三次经过衢州问及三衢山之来历。三衢山南坡有一石室,是北宋名臣赵抃读书处,取名“赵公岩”或“清献书岩”。景区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分三部分组成。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石林景区,石林与藤蔓相互交错,尽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无穷变幻。东面三衢山是衢州母亲山,景观以典雅精致见长,主要景点有赵公岩,三衢圣母;中不的小古山,景观以奇,险,美为主要特色,其景点有猴子观海,独树江南;西面的大古山,景观以曲折幽深,气势宏伟著称,其中的三衢长廊,紫滕峡谷,仙人洞等被中外游客称之为“江南一绝”。整个石林景区观类型多样,各种动物造型惟妙惟肖,素有
世界上最大的“象形石动物园”的美称。 距县城5公里处的二都桥黄泥塘的“金钉子”剖面,是国际地科组织在我国确立的首枚:“金钉子”,也是我国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人类地质和古生物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距“金钉子”剖面不远处的同弓太公山白鹭生态保护区,在不到4公顷范围内聚集了3万多只鹭鸟,主要有大白鹭,白鹭,中白鹭,苍鹭,池鹭,灰鹭的等,它们习性不同形态各异,有的雍容优雅,有的娟秀婀娜,有的色彩亮丽,有的活泼洒脱,,它们群起落,形成了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
6. 帮帮忙 告诉下怎样写有关与衢州的历史论文
两宋时期衢州进士时间分布 北宋沿袭唐五代的做法,于建隆元年(960)二月首次开科取士。
太宗开宝八年(975),南唐归降,浙江地区开始参加中央的科举考试。也正是从太宗朝开始,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逐步得以改进、完善、成熟。
太平兴国八年(983)王世则榜开始将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称“赐进士及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并赐宴琼林苑,以后遂成制度。 两年后的雍熙二年(985)梁灏榜西安人徐泌成为两宋时期衢州地区首位进士。
淳化三年(992)孙何榜开始实行考卷密封糊名制,考试制度进一步得以规范。 两宋时期,起于960年,终于1279年,共计319年,共开科118次。
再细分起来,北宋(960-1127)167年间共开科69科,其中自雍熙二年(985)西安人徐泌中进士以后,共开科50科;南宋(1127-1279)152年间共开科49科。两宋时期衢州进士科次分布具体如下表: 两 宋 时 期 衢 州 进 士 科 次 分 布 表 皇帝 时代 年号 年代 榜名 人数 太宗 976-997 雍熙二年 985 梁灏 1 端拱元年 988 程宿 1 端拱二年 989 陈尧叟 0 淳化三年 992 孙何 2 4科 合计 4 真宗 997-1022 咸平元年 998 孙仅 0 咸平二年 999 孙暨 1 咸平三年 1000 陈尧咨 0 咸平五年 1002 王曾 1 景德二年 1005 李迪 0 大中祥符元年 1008 姚晔 2 大中祥符二年 1009 梁固 0 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张师德 0 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徐奭 2 大中祥符七年 1014 张观 0 大中祥符八年 1015 蔡齐 2 天禧三年 1019 王整 3 12科 合计 11 仁宗 1022-1063 天圣二年 1024 宋郊 2 天圣五年 1027 王尧臣 5 天圣八年 1030 王拱辰 1 景祐二年 1035 张唐卿 6 宝元元年 1038 吕溱 6 庆历二年 1042 杨寘 7 庆历六年 1046 贾黯 4 皇祐元年 1049 冯京 10 皇祐五年 1053 郑獬 5 嘉祐二年 1057 章衡 7 嘉祐四年 1059 刘辉 3 嘉祐六年 1061 王俊民 2 嘉祐八年 1063 许将 2 13科 合计 60 英宗 1063-1067 治平二年 1065 彭汝砺 3 1科 合计 3 神宗 1067-1085 治平四年 1067 许安世 3 熙宁三年 1070 叶祖洽 4 熙宁六年 1073 余中 9 熙宁九年 1076 徐铎 2 元丰二年 1079 时彦 8 元丰五年 1082 黄裳 10 6科 合击 36 哲宗 1085-1100 元丰八年 1085 焦蹈 8 元祐三年 1088 李常宁 8 元祐六年 1091 马涓 4 绍圣元年 1094 毕渐 7 绍圣四年 1097 何昌言 9 5科 合计 36 徽宗 1100-1125 元符三年 1100 李釜 16 北宋 崇宁二年 1103 霍端友 13 北宋 崇宁五年 1105 蔡嶷 9 北宋 大观三年 1109 贾安宅 9 北宋 政和二年 1112 莫俦 10 北宋 政和五年 1115 何栗 13 北宋 重和元年 1118 王昂 14 北宋 宣和三年 1121 何涣 11 北宋 宣和六年 1124 沈晦 7 9科 合计 102 皇帝 时代 年号 年代 榜名 人数 高宗 1127-1162 建炎二年 1128 李易 10 绍兴二年 1132 张九成 8 绍兴五年 1135 汪应辰 2 绍兴八年 1138 黄公度 6 绍兴十二年 1142 陈诚之 7 绍兴十五年 1145 刘章 8 绍兴十八年 1148 王佐 8 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赵逵 6 绍兴二十四年 1154 张孝祥 7 绍兴二十七年 1157 王十朋 13 绍兴三十年 1160 梁克家 7 11科 合计 82 孝宗 1162-1189 隆兴元年 1163 木待问 8 乾道二年 1166 萧国梁 13 乾道五年 1169 郑侨 4 乾道八年 1172 黄定 13 淳熙二年 1175 詹骙 11 淳熙五年 1178 姚颖 12 淳熙八年 1181 黄由 8 淳熙十一年 1184 卫泾 14 淳熙十四年 1187 王容 11 9科 合计 94 光宗 1189-1194 绍熙元年 1190 余复 15 绍熙四年 1193 陈亮 7 2科 合计 22 宁宗 1194-1224 庆元元年 1195 邹应龙 15 庆元五年 1199 曾从龙 16 嘉泰二年 1202 傅行简 7 开禧元年 1205 毛自知 11 嘉定元年 1208 郑自诚 11 嘉定四年 1211 赵建大 10 嘉定七年 1214 袁甫 9 嘉定十年 1217 吴潜 22 嘉定十三年 1220 刘渭 4 嘉定十六年 1223 蒋重珍 2 10科 合计 107 理宗 1124-1164 宝庆二年 1226 王会龙 2 绍定二年 1229 黄朴 0 绍定五年 1232 徐元杰 9 端平二年 1235 吴叔告 6 嘉熙二年 1238 周坦 3 淳祐元年 1241 徐俨夫 5 淳祐四年 1244 留梦炎 4 淳祐七年 1247 张渊微 6 淳祐十年 1250 方逢辰 3 宝祐元年 1253 姚勉 4 宝祐四年 1256 文天祥 10 开庆元年 1259 周震炎 2 景定三年 1262 方山京 8 13科 合计 62 度宗 1164-1174 咸淳元年 1265 阮登炳 0 咸淳四年 1268 陈文龙 9 咸淳七年 1271 张镇孙 4 3科 合计 13 恭宗 1174-1176 咸淳十年 1274 王龙泽 1 1科 合计 1 985年后北宋共开考50科,总计进士252人,南宋共开考49科,总计进士381人 如表中所见,我们可以从中管窥衢州进士的时间分布。
整个北宋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太宗雍熙二年(985)——真宗天禧三年(1019),总计16科,占整个北宋50科的三分之一弱。这一时期衢州进士每科大多在3名以下,甚至有7科无1人中进士。
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在太宗和真宗两朝,科举考试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对来说录取名额也较少。如真宗朝开了12科,共取进士1711名(据《宋史研究集刊》第89页),平均每科142.6人,衢州有2-3名进士就不错了。
第二阶段:仁宗天圣二年(1024)——哲宗绍圣四年(1097),总计25科,占整个北宋50科的一半。这一时期衢州进士数量大大增加,不在会有某科无人中进士的局面出现,每科少则2-3人,多则8-9人,最多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