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公历阿拉伯数字
就是表示公历的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
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公历就是指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都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
扩展资料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使用的总体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主要使用场合有:
(1)物理量量值。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且数字后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如:3kg、45m、2min 等。
(2)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世纪90年代、2005年12 月12日、16时15分等。
(3)计数单位前的数字。计数单位前大于 10 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整数1~10,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也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如:12支铅笔、4根管子、1朵花等。
(4)计数的数字。不论是图表还是记述性文字中,计数的数字都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等。
(5)型号、编号、序号、代号等。科技论文中经常出现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号等,这些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前经常带有“第”字。如:ML1332 检测仪、GB18745、第8小组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拉伯数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数字用法
2. 怎么用阿拉伯数字写日期
用阿拉伯数字写公历日期的标准格式为:2019年9月12日或2019-09-12。
书写日期应包含年月日三个部分,公历日期在书写时应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书写,书写的次序依次为年、月、日。也可以使用“-”代替“年月日”不得以小数点或顿号代替年月日。
扩展资料:
1、农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腊月十九日。
2、干支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壬寅月辛未日。
3、文中涉及到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农历)月日应使用汉字。如:甲子年十月十五日 腊月二十日 正月初八等。
4、文中凡涉及到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等均用汉字,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1860年11月2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期
3. 怎么用阿拉伯数字写日期
日期以阿拉伯数字根据日/月/年的格式填写例如纯阿拉伯数字1月1日可以写1-1或1.1或1/1一般性原则阿拉伯数字应使用半角数字,而非全角(或称:半角、全角)。
中英文及阿拉伯数字混用以表示延续范围,应使用中文的连接号,即英文全角的“-”,来连接,不是破折号“—”。浪号“~ 和 ~”亦不符合中文造字习惯[1]。
例如:1906年-1967年10月17日、15千米-200千米。选用阿拉伯数字或者中文数字,可有三种情形:确定使用阿拉伯数字。
具有科学意义的数值。例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数、比例,以及比较精确的某一数值等。
确定使用中文数字。中文惯用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作用的数字等。
例如:一律、一方面、三叶虫、星期五、四氧化三铁、四书五经、路易十六、三教九流。不确定使用何者,可依据上下文以惯用性原则变通。
[编辑] 时间[编辑] 年月日公元纪年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结尾加上“年”以避免混淆,公元前的年份则先加“前”字。例如:386年和前386年,而非“386”、“前386”;10月1日和10月10日;前8世纪。
年份不应简写,避免误解。例如:“1990年”不简化成“90年”或“九O年”;“1990年代”可写成“20世纪90年代”,但不简化成“90年代”或“九O年代”。
公元纪年以汉字表示时,不加上不必要的零,如“1995年3月5日”不应写成“1995年03月05日”。ISO 8601 规定,公元纪年以阿拉伯数字和符号表示时,年月日之间以半字线“-”隔开;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十位上加“0”。
例如:1994年11月30日(1994-11-30)、1994年1月1日(1994-01-01)。非公元纪年(包括中外古今)应使用中文数字。
若附带公元纪年,则置于括号内,以利分辨。中国古代纪年除非必需,不另加干支和朝代名。
例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前722年)、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民国六十五年(1976年)。中国的干支纪年和夏历(或称:农历、阴历)应使用中文数字。
例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五。事件、节日等专门词语内的月日超过两位数时,应以间隔号“·”分开,以利辨别。
例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各发生于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九日)。若个位数则不必。
例如:五四运动、七七事变。[编辑] 时分秒例如:4时、9时40分、15时40分、下午3点40分、14时12分36秒。
或依 ISO 8601 的24小时制格式:04:00、09:40、15:40、14:12:36。[编辑] 数字相关于科学的数值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并加上计量单位。
例如:8736.80km、600克。一般的数值通常仍以阿拉伯数字。
例如:21.35元、1480人、4.6万册书。若上下文同时包括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则应保持体例一致。
一至十的整数若无特定科学意义,则汉字、阿拉伯数字皆可,但上下文应一致。例如:一个人、三本书、读了十遍、5个百分点;这个地区的高等学校有新闻系6个、新闻专业科系7个。
三位撇节法有助于理解阿拉伯数字,尤其多于四位数者。它以“,”(英文半角的逗号)按千分节,小数部分不分节。
例如:123,456.0789。纯小数通常不省略个位数的“0”。
例如:“0.46”而非“.46”。中文的四位撇节法运用“万”、“亿”两个单位,也可轻易理解阿拉伯数字。
例如:11,3368,2501 意为 11亿3368万2501。又如:3,4500,0000 意为三亿四千五百万,也可写成 3.45 亿、3,4500 万,但一般不以 3亿4千5百万。
中文对于约略的数值使用“约”、“几”、“多”、“余”、“左右”、“上下”等字。例如:约二十元、几千年、三万多人(或:余)、二百万颗左右(或:上下)。
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古代典籍的版次、卷次、页码应与原文献一致,其余文书一般以阿拉伯数字。
规范:2000-1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公历阿拉伯数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