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作品论
艺术作品论:外在的艺术形式方面和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是艺术作品论的两个构成因素。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体世界。
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
——即,内容包括了题材(范围)和主题(思想内涵);形式包括了结构(关联组织)和艺术语言(物质表现手段)
二者关系:
1.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
3.艺术创作应力求把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的统一起来。
4.在艺术作品中通常是内容为主导,形式为之服务的。但也有特性,即在抽象的艺术中形式本身也有独立的审美性。
至于作家论,我也没找到相关信息,努力中。
2. 作家是怎么写文章的
我想我打个比方你就完全明白了。
其实文章就是由汉字组成的,理论上就是这么简单。
那作家是怎么写文章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好比杀猪,我敢说给你一把刀让你去杀死一头猪,可能你半天都搞不死它,结果还让它跑了。但是这事儿交给杀猪匠,他可能两分钟就搞定了。
但是你要明白,不是他厉害,是因为他专业。
专业写文章的人写篇东西,就和杀猪匠杀一条猪一样,基本是手到擒来,习以为常了,根本没什么自豪感可言。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它变成了一种本能和天性。
也许你会问,杀猪就真的那么难吗?
其实只要你仔细去研究,你会发现也不是那么复杂,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给猪喝点啤酒,哈哈,估计它当时美坏了,等它醉了,你再咔嚓那么一下。或者,你用杀猪刀给猪挠痒痒,它居然睡着了,此时你在捅一刀子,效果估计是相对明显的……
所以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是,普通人的本能可能就是直接上去砍死它,结果搞得血肉横飞也搞不死。
诺……这就是所谓的技巧,写东西也是一样的。
所以写出一篇文章和杀死一头猪是一样的,刀和笔只是个摆设,最重要的是动脑子,你有好的鬼点子,就一定能杀死一只猪,同样,你有好点子,写出来同样是一片好的文章。
再接着说,如果你杀死了一只猪,你只能算一个票友啊,当你连续杀死了500头猪,恭喜你,你基本可以称为大师了。你在杀了500次猪以后,估计杀猪就跟踩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了,因为通过这么多次经历,你心里的方法简直是一套一套儿的了,基本不过大脑就置猪于死地了。
那么作家写文章呢,同理同理啊朋友。
我告诉你这些字都是我正巧看见你的提问,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你要是不采用,不要说杀猪,杀人的心我都有了。
不过我不会杀你,因为我还等着你加分呢。
不过,等我把字打完了才发现,你才奖励5分,我瞬间天旋地转……
3. 一个作家是如何写作的
“一个人吃了个鸡蛋觉得好,有必要非得去看看那母鸡是什么样吗?”借用钱钟书老先生的这个比喻,我在这里想拿这一形象,描画一下小说家的写作过程。
记得年轻时自己也向往和羡慕过小说家的生活。当年南京《青春》杂志编辑部举办写作讲习班时,也混进去听过几讲,但印象并不深刻。主要是觉得没学到什么写作的秘密,只是知道了一些作家肚子里确有些知识而已。最近闲翻余华的随笔集《灵魂饭》,倒是看出不少真知灼见。首先要感谢他,肯真心实意拿出他的亲身体验来分享,尤其是写长篇小说的体会。
他说,“长篇小说开始的部分,往往是在灵感已经来到以后才会落笔,这时候对于作家的写作行为来说是不困难的,真正的困难是在‘继续’上面。”“这是最难受的时候。作家首先要花去很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自己的情绪。”“作家一分钟以前还在三心二意地生活着,他干的事与正要写的作品毫无关系,一分钟以后他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另外一个人,一个叙述者,一个不再散漫的人。”
不仅是不再散漫,按照余华的说法,小说家其实是可以具有双重人格的。“在现实中,作家可以谎话连篇,可以满不在乎,可以自私、无聊和沾沾自喜;可是在写作中,作家必须是真诚的,是认真严肃的,同时又是通情达理和满怀同情和怜悯之心的。”这倒是我以前全然没有想到的。如此说来,我们真的应该像钱钟书所说的那样:只管欣赏鸡蛋,莫管母鸡美丑。不仅不必管母鸡长得什么样,其德行高低也可以和作品剥离分开,只要创作时的心态端正即可。这似乎也可以帮助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些作家的个人品德不好,却照样能够写出好的小说。原来,他或者她,在写作的时候,毕竟是个好人!
所以小说家创作时的状态尤为重要,是开启另一种生活。“这重新开始的生活与他的现实生活决然不同,是欲望的、想象的、记忆的生活,也是井然有序的生活,而且决不允许他犯错误,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使他的叙述走上邪路。”这段总结,也和一般人的想象和理解不同。人们大都以为小说家可以几易其稿,其实一旦走上了邪路,再也无从挽救。
4. 文学评论怎么写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三步:阅读——选题——写作。
一、阅读
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就写作要求看,阅读要做到两个结合,即“点面结合”和“深浅结合”。
“点面结合”的“点”指的是要评论的作品,“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方面。
“深浅结合”之“深”是针对所评论的作品而言的,应该对作品反复、深入地阅读,力求读深读透,务求掌握它的精神和实质。因为只有仔细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不可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对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直到能够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比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列宁论文学艺术》)而对于作家生平和其它作品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
二、选题
评论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社会责任感,这就是“选题”。评论的范围可以是某个作家的全部作品,也可以是某一部或一篇作品,也可以只选某一问题或某一文艺现象或某种艺术手法来评。初写评论选题不宜太大,可根据作品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论,要抓住特点,写出新意。但关键还是要根据个人的专长,也就是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来评,要具备一双慧眼,培养“眼力”,有两点要做到: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在开始时可以选取一些名篇,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比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画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二是甄别。主要从三方面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一,作品中什么是应选取的有意义之点,什么是要舍弃的无意义之点;二、什么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真知灼见,什么是旧调重弹;三,哪些是自己评论时能够驾驭的,哪些是偏大偏难自己力所不及的。
三、写作
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但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议论文,要有点文学色彩。
1、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我们对一篇文学作品发表议论,总要有个基本看法:是好还是坏?是大体上过得去,还是基本上不行而尚有可取之处?这个基本的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必须是正确、鲜明的。
2、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要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描写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的分析,从而引用能够说明自己论点的材料来充当论据,这些论据一定要准确可靠。
3、要运用科学的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是用归纳法,还是用演绎法,或者是类比法,应深思熟虑。
4、文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文学评论的理论和术语也要不断更新,为此就要努力学习文学理论知识、美学知识、语言学和修辞学知识,使得评论的语言既有文学性,又有形象性。
推荐你看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评论》,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合集
5. 现当代的论文怎么写啊
你好,我是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也写过现当代文学的论文。我觉得这个没有写哪个好写的问题,就看你想写什么,老师要求什么。一楼说写周树人,我觉得不太好写,鲁迅的东西太深奥,主题太大了,咱们不一定能过写好。学中国现代文学的时候,我们写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骆驼祥子》,比较多一点。也有写老舍的《月牙儿》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茅盾《子夜》我写的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中国当代文学可以写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宗璞的《红豆》,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柳青的《创业史》,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l老舍《茶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外国当代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西蒙·波娃的《第二性》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司汤达 的《红与黑》
6. 作家简介怎么写
先给你这些.我在帮你找找。1、自我介绍的意义:
(1)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好不好,甚至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
(2) 自我介绍不仅仅是展示自己的手段,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古人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可见,要想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通过写自我介绍,会对自己进行一个有意识的梳理。
2、自我介绍的方式:
自我介绍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1)按照使用的语言来划分:可以分为口头的,书面的。我们这里主要讲书面的自我介绍。
(2)从书面的自我介绍来看,可以有自传性质的自我介绍,比如,像我们学习的《鲁迅自传》和《老舍自传》两篇文章就是这样的自传式的自我介绍。也可以有以事件为中心,突出个性特点的自我介绍。
3、自我介绍的禁忌:
(1) 自我介绍最忌讳平淡无奇,不能够把个人的特点展示出来。
(2) 自我介绍还忌讳写成简历形式,缺少文学色彩。
7. 某个作家作品研究论文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
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8. 作家是怎么样写长篇小说的
长时间积累素材,然后构想要写的故事的大框架,然后列提纲细化每部分具体内容,然后写,大概就这样。
其实第一步积累素材最重要,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嘛。
小说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长篇小说所写的那么多人物,那么多故事,其实题材都是作家最熟悉的。比如老一代作家许多人一写就是**,是上山下乡,是农村的生活,因为这就是他们最熟悉的,他们的亲身经历,身边的人,经过艺术加工,马上就能搬到纸上,同样的题材交给80后的作家肯定写不了。但80后那些关于校园,关于青春,关于网络生活的东西,老作家也无法完成。
再就是职业,比如海明威写的战争小说很好看,因为他当年亲自对参加了2战,对具体战争是怎么回事,和战争的残酷都有很深的理解,写到武器,军规也不会出错;再比如某书主角是个医生,那这种文明显是在医院工作的人写比较顺手,如果不太了解医院的人写,很容易显得假。即使是玄幻文或者穿越文,也是对科技和历史非常感兴趣的作者才能信手拈来。
所以,长篇小说的故事,往往不是坐在那里认真想想出来的,而是生活里东西太多,需要作者把他们归纳整理,变成小说的。
楼主觉得自己对什么领域比较熟悉,或者兴趣很大呢?从那个领域下手好了。
我很佩服写长篇小说的人,道理谁都会说啦,但我也想不出该怎么积累素材,大概咱一般人还是犯了观察生活不够的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