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日报评论员 文章 是什么概念
《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发出的都是党的声音。其中的评论,更是如此。
1)社论。这是以人民日报社的名义发出的。一般是针对重大政治社会问题发出的评论。往往能引起巨大反响。就写作层面来说,也是构思缜密、环环相扣,在写作议论文时,不失为好的范文。
2)评论员文章。每家报社都有专门负责时评的评论部。这些文章都是出自该部门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评论,有的还可以一论再论(类似连载)。
3)特约评论员文章。这些都是多为高层领导干部的文章。不好署名,干脆就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当然,也有非本报社的评论家写的。也可以这样说。
4)署名文章。有时确实会署名出来。《人民日报》多用“任仲平”(就是“任众评”),新华社是“辛华”,《半月谈》是“苏北”。当然,这里很多就是笔名。其形式不同,但也是评论性质的文章。
大概就是这样。有人以前问过我,我大抵也就是这样回答的。
有人觉得这些文章很无聊、枯燥,但要认真读,却有深刻政治内涵的。
2. 新闻评论怎么写
原发布者:lisuyan210
新闻评论范文 篇一:新闻评论(范文) 《大鱼海棠》为何与优秀失之交臂 自7月8日上映一周以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让国产动画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赴你十二年之约”“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有好作品可以看”——在片方的“情怀”式宣传之下,《大鱼海棠》被寄予厚望。然而,在其正式搬上大银幕后,票房可观,口碑却毁誉参半。一半是期待,一半是失望,落差之间,《大鱼海棠》与“优秀国产动画电影”这一称号失之交臂。即便如此,《大鱼海棠》所引发的种种讨论却引人深思。 显然,《大鱼海棠》正是试图凭借“中国风”来跻身“优秀国产动画”的行列。可贵的努力和探索足以让其摘取“良心之作”的头衔。在动画电影行业,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和以吉卜力工作室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一个构筑了庞大的童话世界,一个横跨儿童与成人观影群体,对动画电影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许多国产动画对以上两种模式进行拙劣模仿,粗制滥造的创作让观众频频失望。而《大鱼海棠》在吸收国外动画创作与制作优点的同时,饱含了中国动画人的匠心。创作团队在国画、敦煌壁画中捕捉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特征,反复推敲一只凤凰或一团火焰的运动轨迹,影片中一个3秒钟的镜头制作周期长达一个月……可以说,该片在美术创作上追求细腻与精致的匠心,正是国产动画所稀缺的。此外,符合电影工业逻辑的制作流程与生产机制,也为影片注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 然而,精美的画面却不是成为
3. 时事评论怎么写
看环球时报呀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