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妥帖的帖怎么写
帖字的写法: 基本释义: [ tiē ]1.妥适:妥~。
安~。 2.顺从,驯服:服~。
俯首~耳。 3.姓。
[ tiě ]1.便条:字~儿。 2.邀请客人的纸片:~子。
请~。 3.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
换~。 4.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中药。
[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
画~。详细释义: 帖 [tiè]〈名〉(形声。
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写在帛上的书签 帖,帛书署也。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
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名册,名簿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杜甫《新安吏》铭功纪事的石刻称“碑”,书疏称“帖” 。如:晋代王羲之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又指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 。
如:碑帖;字帖;画帖对联;联语 金子友来乞楹帖。——《瓯北诗话》 又如:春帖(春联)另见 tiē;tiě帖 [tiē]〈形〉帖服。
对约束、控制或权威命令顺从的 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三侠五义》 又如:伏伏帖帖;俯首帖耳;帖帖(形容帖伏收敛的样子;温顺,服帖);帖伏(折服,顺从不反抗);帖胁(拘束不展)安定 事不妥帖。
——王逸《楚辞序》 安置妥帖平不颇。——韩愈《石鼓歌》 又如:帖然(安定);帖泰(安宁;安定)安静 帖,静也。
——《广雅》 又如:帖息(平静无声);帖妥(静止不动)〈动〉 粘。同“贴” 对镜帖花黄。
——《乐府诗集·木兰诗》如:帖黄(贴黄。唐时敕书用纸。
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黄纸贴之)紧挨着 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世说新语·假谲》 又如:帖骑(贴身于马上);帖席(贴卧席上);帖伏(贴地而伏)砌垒 帖石防溃岸。
——唐· 杜甫《早起》添补,增添 。如:帖例(帖附前例)典押 臣计天下编户,贫弱者众,有卖舍、帖田供王役者。
——《新唐书·李峤传》另见 tiě;tiè帖 [tiě]〈名〉官府文书,公文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杜甫《新安吏》 又如:帖发(行文发送);帖写(清时衙门中的抄写小吏);帖头(差役)证券;单据;凭证 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
——《宋史》写有简短文字的柬帖 。如:名帖;拜帖;盟帖;庚帖;请帖;下帖子;回帖;谢帖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
如:招帖科举时代明经科的考试名目 题赋曰帖,故唐制帖试士曰试贴。——《通俗文》 又如:帖恬(科举考试的一种程式文章);帖经(帖文。
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帖试(帖括。以帖经试士)箭靶 箭头破帖浑无敌。
——唐· 贾岛《上邠宁邢司徒》旧时妇女置放缝纫用品的器物 启帖理针线,非独学裁缝。——唐· 孟郊《古意》标签 以纸帖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每韵为一帖。〈量〉 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
如:一帖药另见 tiē;tiè组词:妥帖 字帖 请帖 熨帖 帖子 伏帖 黑帖 禀帖 宁帖 法帖 换帖 临帖。
2. 妥帖拼音是什么
[读音][tuǒ tiē]
[解释]1.亦作“ 妥怗 ”。亦作“ 妥贴 ”。稳当;合适。 晋 陆机 《文赋》:“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南齐书·文学传·陆厥》:“岨峿妥怗之谈,操末续颠之说。”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文字皆妥贴,业术无倾敧。”《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小人们商议,不如教他写一纸靠身文书,方才妥帖。” 朱自清 《背影》:“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2.安定。 唐 杜甫 《故司徒李公光弼》诗:“拥兵镇 河 汴 ,千里初妥贴。”《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 泌 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 泌 到,自妥贴矣。’” 清 陈维崧 《醉春风·上巳阴雨慨然成咏》词:“宾朋妥贴,心情安顿。”3.平静,宁静。 唐 陆龟蒙 《奉和太湖诗·初入太湖》:“斯须风妥怗,若受命平秩。” 宋 史达祖 《醉落魄》词:“江痕妥贴,日光熨动黄金叶。”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门前山妥帖,窗外竹横斜。”4.齐备,停当。《英烈传》第四七回:“正在安置妥贴,只听一声炮响喨,即便同时发作起来。”《老残游记》第十九回:“一一安排妥帖。”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十箱书收拾妥帖,至少要五点钟。”
[近义]伏贴停当妥善妥当安妥恰当稳妥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