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宣教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四叶草369abc 现代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日常医护工作中大至医疗手段、医护方法,小至问询交流、言谈举止,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均不断深入、不断深化。
众所周知,病人良好的心态是顺利治疗的关键保障,对于病人入院的通常心理来说,入院这个行为不仅仅意味着由于环境改变的不熟悉、不舒适感,其中参杂的可能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对单调生活的厌倦等极为负面的心理环境。因此真正的“以人为本”理念就不可能仅体现于医疗手段的改变。
现在流行的心理护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健康宣教就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却又超前于心理护理的一种方法,因为有效的健康宣教不仅可以告知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还能告知病人如何对疾病正确的预防。
健康宣教实质是贯穿于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整个过程。它作为心理护理手段的优越性就体现在他是防病于初始,断患于未燃。
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3739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宣教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良方。
健康宣教之一的入院宣教,就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通过护理人员有效的入院宣教协助病人积极调整好心理状态,较快适应医护环境,不仅可以为后期的治疗与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在病人心中留下了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专业感。这些良好的基础情绪的建立必然能够保证良好的护患关系。
健康宣教是医院维护病人健康的重要手段。正如上文有述,健康宣教可以预防疾病。
术业有专攻,专业化的健康宣教可以告知人们其一无所知的疾病常。
2. 如何开展护理健康教育
1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前对病人或家属的评估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护士通过阅读病历、与病人或家属交谈、观察及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资料的过程[3],护理评估做得是否准确、全面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准确性。因此,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前要先评估病人当时的病情是否许可、病人有无不适和焦虑、病人目前是否需要护士的宣教、宣教的时机是否适宜。
2 掌握临床疾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纲要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制订出来,主要以两大类病人为主。
非手术病人包括入院指导及与检查、治疗、护理相关的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保健指导、康复指导、出院前指导、出院当天指导。
手术病人包括入院指导及与检查、治疗、护理相关的知识及配合指导;指导床上使用便器、深呼吸、有效咳痰的方法;解释术前准备的意义和配合要点;介绍手术日的准备程序和配合要点;介绍术后表述和缓解疼痛的方法;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痰及床上活动;饮食指导、生活保健指导、康复指导、出院前指导、出院当天指导。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应按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否则达不到个体化的宣教效果。
3 掌握好执行时机
对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要掌握好时机,避免机械按照路径表中制订的时间进行,当班护士根据病人当时的病情及医生的治疗方案将健康宣教适当的提前或推后是正常的。我院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制订了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参考时机(见表1)。表1
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参考时机(略)
4 宣教对象的选择
对于一些意识清醒、能理解及配合的病人,护士可以直接对该病人进行宣教。对于一些需要病人家属配合的,如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则可以选择对病人和家属一起进行宣教,但是在面对患儿和老年人的时候,病人的陪护可能每天都会更换,护理人员在进行宣教时就会不断地跟每个人进行讲解,效果并不理想。
5 宣教方式的选择
目前,医院大多数的宣教方式是口头宣教并配合一些文字和图谱进行补充说明。对于一些特殊病区(爱婴区)会配合一些录像带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宣教。在康复科、骨外科等病区针对病人的康复锻炼宣教,护士大多采用的是现场指导的方式。总之,健康宣教的方式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个人需求等来加以调整和补充。
6 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护士在使用健康教育路径的同时要掌握评估和实施的技巧。
评估的技巧:并非所有的评估都是直接问出来的,很多评估结果是通过观察、推理得出来的,所以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评估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病人的主诉,更多的是应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病情观察。
实施的技巧: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忙,没有专门的时间为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为病人提供护理、治疗、查房时等都是健康教育的时机,护理人员要做到逢做必讲,讲后补记,记时查漏,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3. 如何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1 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前对病人或家属的评估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护士通过阅读病历、与病人或家属交谈、观察及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资料的过程[3],护理评估做得是否准确、全面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准确性。因此,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前要先评估病人当时的病情是否许可、病人有无不适和焦虑、病人目前是否需要护士的宣教、宣教的时机是否适宜。
2 掌握临床疾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纲要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制订出来,主要以两大类病人为主。 非手术病人包括入院指导及与检查、治疗、护理相关的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保健指导、康复指导、出院前指导、出院当天指导。 手术病人包括入院指导及与检查、治疗、护理相关的知识及配合指导;指导床上使用便器、深呼吸、有效咳痰的方法;解释术前准备的意义和配合要点;介绍手术日的准备程序和配合要点;介绍术后表述和缓解疼痛的方法;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痰及床上活动;饮食指导、生活保健指导、康复指导、出院前指导、出院当天指导。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应按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否则达不到个体化的宣教效果。
3 掌握好执行时机
对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要掌握好时机,避免机械按照路径表中制订的时间进行,当班护士根据病人当时的病情及医生的治疗方案将健康宣教适当的提前或推后是正常的。我院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制订了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参考时机(见表1)。表1 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参考时机(略)
4 宣教对象的选择
对于一些意识清醒、能理解及配合的病人,护士可以直接对该病人进行宣教。对于一些需要病人家属配合的,如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则可以选择对病人和家属一起进行宣教,但是在面对患儿和老年人的时候,病人的陪护可能每天都会更换,护理人员在进行宣教时就会不断地跟每个人进行讲解,效果并不理想。
5 宣教方式的选择
目前,医院大多数的宣教方式是口头宣教并配合一些文字和图谱进行补充说明。对于一些特殊病区(爱婴区)会配合一些录像带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宣教。在康复科、骨外科等病区针对病人的康复锻炼宣教,护士大多采用的是现场指导的方式。总之,健康宣教的方式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个人需求等来加以调整和补充。
6 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护士在使用健康教育路径的同时要掌握评估和实施的技巧。 评估的技巧:并非所有的评估都是直接问出来的,很多评估结果是通过观察、推理得出来的,所以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评估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病人的主诉,更多的是应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病情观察。 实施的技巧: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忙,没有专门的时间为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为病人提供护理、治疗、查房时等都是健康教育的时机,护理人员要做到逢做必讲,讲后补记,记时查漏,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4. 护理健康教育学的简介
护理健康教育学向我们介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健康测量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教育促进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心理健康教育概念与教育方法。叙述了病人教育程序;病人教育技巧;护士在病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内、外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也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知识。
5.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 为患者及家属恰当、准确地提供一般公共卫生知识, 如传染病患者不宜在公共场所活动或集体就餐;呼吸系统疾 病患者不宜抽烟等。
(2) 指导病人的饮食、休息、合理用药,以及如何配合某些 检查等。①饮食指导:如高血压病人宜用低钠饮食,糖尿病病 人宜用低糖饮食等,使病人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②作息指 导:对卧床的病人应指导其做能力所及的床上锻炼,或调整卧 床休息与睡眠的关系,避免日间睡眠过多造成失眠。③用药 指导:告诫病人遵医嘱按时服药,酌情向病人介绍某些药物可 能出现的副作用,不宜与哪些食物同时服用,防止降低药效或 发生不良反应。
④特殊指导:对需做特殊检查、治疗的病人做 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如对放化疗病人做好心脏及皮肤保护指 导;对于传染病人做好消毒隔离指导;对于麻醉清醒状态下进 行手术的病人做好术中指导等。
(3) 指导病人克服焦虑反应:所有住院病人都可能或多或 少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护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 病人克服焦虑,安心住院治疗。 (4)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康复医疗知识及预防疾病复发 的有关知识。
①行为指导:护士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自我护 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 教会糖尿病病人的自我胰岛素注射法。
②出院指导:病人出 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如对心绞痛患者应交待诱发因 素,加强预防措施。
6. 护理学教学效果评价怎么写
国际护士会曾明确提出护士的基本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帮助人们认识健康,并传授预防、治疗、护理的多种知识,满足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
由此,中华护理学会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护理学院共同合作,于1997首次将“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引入我国。经过双方多年的努力,护理健康教育不仅在全国蓬勃开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与美国专家一起深入到我国医院临床考察时发现,在健康教育中,从观念到具体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国内专家的一些调查也证实了这点[1]。因此,有必要再次强调健康教育的几点原则,以使护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并使之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手段。
1 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 1.1 健康教育是护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不是护士额外的工作,它是护理内容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许多护理目标都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的,如提高病人适应能力、减少焦虑、肢体功能恢复、自我行为能力的建立、减少并发症,等等;此外,一些健康教育内容也是根据护理工作的需要而设计的[2]。
因为健康教育内容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护理人员从所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寻找出护理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来确定其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健康教育病人获得了优良的护理,提高了满意度。例如对待一位因患癌症而行化疗的病人,护理目标除预防感染、保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提供适宜的营养外,还应注意保持病人情绪稳定及良好的自我形象,特别是对女性病人这点尤为重要。
因此,在行化疗之前健康教育时,除要告诉病人化疗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例如脱发是最常见的症状,甚至眼睫毛和眉毛都会脱落,护士会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冰帽来减少脱发外,还应教会病人如何配备假发,如何使用围巾、帽子以及眉毛的化装技巧等来掩盖身体的部分缺陷。所以说,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一体化早已是现代护理的一种重要模式。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98年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健康教育服务部”,不仅为临床整体护理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支持作用,而且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技能,改善了医院的社会形象,体现了医院的现代化服务意识[3]。
1.2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概念不同 从卫生宣教到健康教育是工作模式上的转变。卫生宣教只是用一般的宣传技术和手段传播卫生知识和有关的疾病知识。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全民的健康水平,设立各种活动日,搞大型科普活动,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在这些活动中护理人员也仅仅承担了参与者、传播者的角色。
因此,对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不高。但护理健康教育则不然,它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医学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心理、社会、行为、教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以便对病人情况做出全面评估,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尤其是在健康教育活动中,依照健康教育程序,要承担传播者、计划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既要和病人共同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病人实施教育计划时要监督指导,对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对自己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总结。
因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建立健康行为,所以,操作体系也应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到按照教育程序运作的科学化工作体系上来。 2 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与护理程序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1 护理程序 100多年的护理发展史已经证明,护理程序是临床护士提高成为专业角色的有效手段。
因此,学习、研究和应用护理程序,一直是近代世界护理的发展方向。各国接受护理、理解和实践护理程序的程度与范围,决定了护理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
护理程序是否已经成为护理实践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护理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一个标志[3]。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就一直强调以新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在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化的工作方式,这就说明护理程序已被确立为我国护理实践的基础,将使我国护理具备一系列的专业特征[4]。
2.2 健康教育程序 1986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公共卫生教育组织,提出了病人教育的5步骤模式:①确立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需求;②建立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目标;③选择教育方法;④执行教育计划;⑤评价教育效果。根据这一模式,我国现在执行的教育程序为:①评估:包括病人的学习需求、学习准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社会文化背景等;②诊断:明确教育目标,如入院、住院、手术、出院、特殊检查等不同阶段教育目标,同时还包括与病人共同制定的学习目标,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③计划:教学计划应根据病人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而制定,计划中包括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④实施:教育计划的实施要特别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即护士如何教、病人如何学,要运用综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工具,力求排除一切影响病人学习的因素;⑤评价:可采用观察法、提问法、问卷法等评价方法,评价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