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作用,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博采众长的模拟阶段 1972年至1981年是我从教的最初十年。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刻苦钻研大纲、教材,大量解题,深入研究解题规律,苦练教学语言、板书、黑板画等教学基本功以外,我对自己的执教套路和风格曾作过初步设计:继承对自己有深影响的名专家、名教师的优良教风,吸取他们教学技艺、教学风格中的精华,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以模拟起步。 模拟的第一类对象是自己曾听过其讲学的著名专家和学者。
1965年在清华大学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家赵访熊的讲座《怎样学好高等数学》。1974年在安徽贵池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讲座《优选法及其应用》。
1979年在无锡市科协会堂我曾听过著名学者邵品琮的讲座《哥德巴赫猜想》。这三次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使我领略到了数学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华罗庚教授、赵访熊教授沉稳老练、居高临下、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讲学风格,邵品琮教授镇定自如、精辟深刻、生动形象(用拟人化手法讲自然数)、妙语连珠的讲学风格,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讲者赞叹不已。 模拟的第二类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
中学六年我就读于无锡市二中,周永菊、阮扶九、龚锡泉、许寄尧、周祥昌等全市闻名的数学教师都曾教过我。1964年考入清华后,汪鞠芳老师(曾兼任中央电视台《高等数学》课主讲教师)曾教过我两年《高等数学》。
这些名教师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例如,汪鞠芳、周永菊老师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阮扶九老师精神拌擞、讲课质朴严谨;龚锡泉老师教学语言精炼、板书及黑板画美观(徒手画图堪称一绝);许寄尧老师擅教平面几何,以分析透彻、推理严密而著称;周祥昌老师机智灵活,擅长巧解数学题。
这些优秀教师当年的教学风姿,连同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铭记在我脑海中,他们的成功经验,成为我教学生涯中受用不尽的财富。 模拟的第三类对象是本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老教师。
例如李泰祺老师典雅、严谨的教风,鲍彭春老师规范、漂亮的板书等,功底都很深。 这些名家高手在教学中富有特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高的示范价值。
当时我的想法是:博采众长,把这些老师各自教学特色中最亮丽的“闪光点”汇聚起来,用心领悟其真谛,归纳出在数学教学中遵循的若干个“要”和“不要”,并从讲台形象、语言特点、教法技巧等方面给自己“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设计,在脑海中构画出一个理想化的教学风格“样板模型”,供自己在实践中模拟,力求从“形似”升华到“神似”。 经过十年的反复实践、反复磨练,我初步形成了自己教学风格的基本式样:讲台形象——朴实、镇定、自信,精神抖擞;教学思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严谨、生动、幽默;板书——工整,详略得当;黑板画——规范、熟练(也会徒手画图);解题指导——灵活,富有启发性,讲究多解、巧解。
事实上,在这一基本式样中含有许多师从上述各位名教师的成份,它是我教学风格成型的基础。 二、形成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模拟达到熟练的程度之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就可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表达方式进行教学,进入形成某些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八十年代我的教学观念更新较快,并通过带教改试点班,上公开课(十年内共计约上过60多节),参加编写江苏省中师数学教材,参加全国、华东地区及省内中师、中小学教研活动,其中包括担任江苏省和贵州、云南、广西 三省区中师数学教材讲习班主讲教师等努力提高自己,形成了一些教学特色。 特色之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一定创造性。
能通过对教材内容严格细致的剖析,化整为零,合理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因到果的过程结构,使其成为学生容易适应的知识框架,使其化为染上鲜明的个性色彩和附加多种可感因素的具体形象。 特色之二是:教学方法比较灵活。
能根据教学难度的高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用,确定教学方法时不是以课时为单元而是以重要知识点为单元来考虑。我采用“读、议、讲、练、问、答”的教学法提高中师数学教学质量的经验,曾在1984年江苏省中师数学年会上作专题介绍。
特色之三是:教学手段较新。较早地把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引进课堂。
在1986年十省市中师数学年会上,我自行设计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独立重新试验》,因效果好,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而受到一致好评。 特色之四是: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做法行之有效。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文曾发表于全国性刊物《师范教育》。 特色之五是:《代数》和《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两个科目成为我任教科目中较突出的强项。
由于参编教材,对这两个科目的教材体系十分熟悉,对教法的研究也较深入。特色之六是:。
2. 怎样写老师教学风格
什么是课堂教学风格?它是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
看有经验的政治老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在对待学生问题上,在课堂问题处理上,在课堂结构设置与课堂内容的组织上,都有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今日的教学过程中有了一定理解:
1、注重基础。我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梳理,注重构建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堂课40分钟效率,不搞花架子。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求学生梳理一节课的要点,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我自己也会常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2、拓展思维。我的教学活动不只是着眼课本,而是与现实生活相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广阔的现实生活相契合,立足个体生活,去引导个体生活,在生活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学还以超越生活为目的,引导学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形成个性与健康心理,具备未来精神;不只是盯着分数,还要关注生命与存在层面: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坚持理想,激情不灭。
3、学教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点爱与宽容,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欣赏,对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看到他们其它方面的优点,鼓励他们与自己比,每天有所进步有所提升。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启迪心智。掌握知识不是目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智慧,能让我们超越躁动的躯壳,让我们拥有高贵的品质,让我们飞离存在的泥淖,让我们无愧于生命的光辉。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只能在种种内在与外在的局限中做一点有缺憾的事情,能够有所执著、有所追求就好。
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在坚持自我风格的基础上,能有所发展和创新。
3.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个人独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而且是教师表达思想感情、表现教学内容、体现对教育活动理解的一种方式。个人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是教师人格、品性、素养的再现。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而艺术的魅力往往是与风格联系在一起的。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指出:“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其实,作为艺术高度成熟标志的风格,也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教育事业是一种特殊的事业,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个性、有情感、有自身价值观念的人。要培养人,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教育人,就必须树立以情育人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播撒教育爱——一种出于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多年来,我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关心、期待、鼓励和支持,时刻以爱为基础,进行情感教育与微笑教育。
要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今社会,老师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呢?就是自己独特而富有活力的讲述风格:和风细雨的;昂扬澎湃的;幽默风趣的;睿智儒雅的;活力四溢的-----这些再加上充分的备课,良好的口才,流利的表达,悦耳的声音,漂亮的板书,整洁的装束,优雅的仪表------这样的老师能不受学生欢迎吗?虽然上述这些是理想状态下的风格,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和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加强自身文化人格的素养,再结合自身的特点,留意修炼就一定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定会受学生喜爱的!
我个人希望能形成一种轻松、睿智的教学风格。保护和培养好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不要给学生太多压力。例如在学生学习生字知识的时候,内容单一、乏味。如果不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精心挑选各种汉字故事,让学生结合故事分析汉字,形成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语言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刻意渲染,并时常穿插一点机智诙谐的幽默,发人深省的名言,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这样,既不失语文学科的严肃庄重,又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笑声中获得启迪,有所收获。根据学生的特点,我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即兴表演、讨论探究、学生讲解、分组竞答等方式,把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变成学生发表见解、合作探究、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深受学生的欢迎。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在课堂上严格纪律,提高课堂利用率,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任务,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要形成良好教学风格,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向有经验、有特色的老师多学习。
二、要加强理论学习,多反思,多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光靠实践,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那么成长会比较慢。平时要多阅读各类教学杂志,提高理论素养,对自己的教学中的亮点、不足要及时总结,可以通过指定撰写反思、随笔等方式,精益求精,用理论来指导教学。
小学这个阶段,学生模拟能力特强,教师的举止修养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独特而良好的教学风格不仅能吸引学生还能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个性人格和健康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
4. 如何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一种独特结合。
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总结而形成的。一般要经过摹仿一学习一借鉴、独立——创造——反思——再创造和教学风格形成三个阶段。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明的著作。该书分为“教学风格研究的成果述评”、“教学风格案例的多维解读”和“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等三个部分,对教学风格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读了此书,再来对照自己教学生涯的一些案例,感觉受益匪浅。每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对待学生问题上,在课堂问题处理上,在课堂结构设置与课堂内容的组织上,都有自己的经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我认为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注重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梳理,注重构建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一节课的效率,不搞花架子。
每一节课下来,都要学生梳理一下这节课的要点,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作为教师,要常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二、拓展思维。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只着眼于课本,而应与现实生活相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相契合,立足于个体生活,去引导个体生活,引导学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形成个性与健康心理,具备未来精神。
三、学教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一些爱与宽容,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欣赏,对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与自己比,每天有所进步、有所提升。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四、启迪心智。
掌握知识不是目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知识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
智慧,能让我们战胜躁动的躯壳,让我们拥有高贵的品质,让我们飞离存在的泥沼,让我们无愧于生命的光辉。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怎么写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