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穷人的诗什么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817人评分) 8.1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应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出自于《增广贤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境贫寒时即使居住在闹市也无人问津,家境富裕时哪怕是住在深山里也会有远亲上门拜访。
《增广贤文》,又称《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这个书名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测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增广贤文》集结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明代及清代民间创作的结晶。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增广贤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增广贤文(古代佳句集锦)
3. 寒山诗怎么写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聚考拉
寒山诗
寒山诗
前言
寒山与拾得均是唐代贞观年间的著名诗僧。寒山长住于浙江天台山寒岩幽窟中,因其姓氏不详,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拾得传说十岁时被弃于路旁,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拾来,此后一直留在国清寺中为僧,故名“拾得”。寒山、拾得与丰干禅师三者皆隐栖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又称“天台三圣”。
寒山举止怪诞,与众不同。他经常戴着桦树皮编的帽子,穿着破衣,拖着木屐,游戏于山林间。有时独言独笑,有时望空谩骂,貌似疯颠。寒山诗具有鲜明的乐府民歌特色,其内容极其丰富,时而白描众生百态,时而讥讽时弊,时而阐发佛教义理。而不同类别的诗又被赋予了不同的风格,如警世诗悲慨直捷。其表现技巧多用白描和直抒胸臆,也运用比兴、比拟等形象化手法,间或引用一些佛经典故及古语,但总体上仍保持其通俗性。语言直白浅近,晓畅自然,而禅趣盎然,蕴意深刻,发人深省,这是寒山诗的鲜明特色。拾得与寒山为友,参禅论道,互相写诗酬唱。流传下来的五十多首诗大多是佛教劝世诗。《四库总目提要》评价云“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十分精当。
唐台州刺史闾邱胤整理寒山诗偈300余首,集为书。这是最早的寒山诗集。后来,著名禅僧曹山本寂注释《对寒山子诗》,共有这本《寒山拾得诗》收录了寒山拾得最为经典的诗作,每首诗分为注释等内容。注释部分详细准确,今译部分直捷畅达。希望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够直下会得诗人意在言外的
4. 穷字怎么解释
1.缺乏财物:贫~。~苦。~则思变。
2.处境恶劣:~困。~蹙。~窘。~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3.达到极点:~目。~形尽相。~兵黩武。
4.完了:~尽。山~水尽。日暮途~。
5.推究到极点:~物之理。~追(a.极力追寻;b.尽力紧追)。~究。
有关穷字的造句:
1、古人说“诗穷而后工”,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愤怒出诗人”。这些话的意思,是说诗必须有激情,有真发现,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2、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则诗亦不必待穷而后工也。张潮
3、韩愈也说过“诗穷而后工”,在文学史上留名的人,似乎都遭遇过漫长的人生悲剧。
4、谁知那青女最是爱穷根究底的人,今日教她瞧见了,怎肯善罢甘休?一把把嫦娥拽住,叫道:“月姊不急,给我看了走不迟。
5、他怕林雪知道这事后,穷根究底盘问自己,便赶紧把话岔开,说:“小雪,管他什么冷真人冷假人,他既然请我们,就别问这么多,我们吃完走人就是。
6、穷村僻壤,身体瘦弱的乐扬正在地里拔花生,突然间眼前一亮,发现一颗跟狼牙形状一样的绿色石头闪闪发光。
7、企业来了,村民富了,过去俺这个穷村僻壤成了莱西市小康建设示范村,村里的各项工作也好干多了。
5. 藏头诗怎么写
简略流程:
1、将要藏的“字”安排在诗的句“头”;
2、整首诗要有一定合理的内涵,表达完整的某种意思,不能单为藏头而拼凑;
3、要遵守起码的押韵、平仄、对应等诗的基本文法要求;
4、比较重要的是所藏之“头”表达了某种意思,很直接;整首诗要为这个所藏之“头”服务,为之衬托、陪衬、烘托、服务,摆正这二者的关系。例如要爱情藏头诗,整首诗就要含有比较浓厚的抒情味道。。等等。
然后还要充实自己诗词知识:
1.必要的诗词格律常识。如韵、律、绝、平仄、对仗、粘对、孤平、拗救等基本知识和规则。所以您应该有一些专业的书籍或资料,以供学习参考。可以到书店去找,其实网上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多。
2.以上知识不可能一下子理解和具备,因此最好一项一项来。建议先从五言绝句开始,因为七言绝句是五绝的扩展,而律诗又是绝句的延长。把五言绝句弄懂了,则其它便容易理解、掌握并融会贯通了。如找一首五言绝句,用你的知识去验证一下,您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也就是楼上说的第三点!
3.开始自己动手写了。我觉得初学者如果为了熟悉格律,“无病呻吟”一下也未尝不可。即使是名家,在词穷的时候,也难免“无病呻吟”。当然我们反对无病呻吟!但是,“呻吟”多了,您自然“无病”。那时,您就能达到“有病”不敢“呻吟”了。如此,“无病”就更不敢“呻吟”了!
4.多练,丰富词汇。建议您多写一些“藏头诗”,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得分,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如果连藏头诗您都能符合格律、应付自如,那撇开藏头,您何愁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呢?!
5.自己有了习作,多请人指导;有不同意见,即使大家评错了,也别生气,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是最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鱼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问这首诗写的意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