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作品中的大鹏形象非常突出,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1.这是一个硕大伟岸、力大无比的形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伟岸的形体蕴蓄着无穷的力量。
2.这是一个胸怀大志、向往光明的形象。大鹏藏于北海,原为鲲鱼,但它不肯安于现状,勇于否定自我,毅然离开昏暗的北海,奋翅飞向“启明之方”的南海,成了向明背暗、舍滞求进的大鹏。
庄子借大鹏的形象来阐释道家的"有待"与"无待"这一哲学命题的。大至九万里高飞的大鹏,小至“枪榆枋”的蜩和学鸠都是有待而动的,都未能达到绝对的自由,惟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至人,才能达到自由无羁的理想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的奇大无比的大鹏鸟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