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亲帖怎么写
请柬又称请贴,是人们在节日和各种喜事中请客用的一种简便邀请信.请柬是为邀请宾客参加某一活动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形式的通知。
一般用于联谊会、与友好 交往的各种纪念活动、婚宴、诞辰或重要会议等,发送请柬是为了表示举行的隆重。请柬通 常也称作请帖。
在古代,柬与帖有一定的区别。请柬的“柬”字,本为“简”。
造纸术发明以前,简一般是 较普遍的写作材料。简是将木材或竹木经过加工后制成的狭长的片。
简一般指竹简,木制的写作材料古人称“牍”。人们把文字刻在简上用来记事,由于书写面积有限,篆刻也有些难度,所 以用 简书写文字容量是较小的。
人们把简联缀在一起而成“册”。到了魏晋时代,“简”就专门 用来指一种短小的信札,这一说法延用至今。
请柬写作要求: (1)请柬不同于一般书信。一般书信都是因双方不便或不宜直接交谈而采用的交际方式。
请柬却不同,即使被请者近在咫尺,也须送请柬,这主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表明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 (2)语言上除要求简洁、明确外,还要措词文雅、大方和热情。
请柬写作格式: 请柬从形式上又分为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两种。竖式写法从右边向左边写。
但从内容上看请 柬,作为书信的一种,又有其特殊的格式要求。 请柬一般有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构成。
(一)标题 在封面上写的“请柬”(请帖)二字就是标准,一般要做一些艺术加工,可用美术体的文字,文字的色 彩可以烫金,可以有图案装饰等。需说明的是,通常请柬已按照书信格式印制好,发文者只 需填写正文而已。
封面也已直接印上了名称“请柬”或“请帖”字样。 (二)称呼 要顶格写出被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
如“某某先生”、“某某单位”等。称呼后 加上冒号。
(三)正文 要写清活动内容,如开座谈会、联欢晚会、生日派对、国庆宴会、婚礼、寿诞等。写明时间 、地点、方式。
如果是请人看戏或其它表演还应将入场券附上。若有其它要求也需注明,如“ 请准备发言”、“请准备节目”等。
(四)结尾 要写上礼节性问候语或恭候语,如“致以——敬礼”、“顺致——崇高的敬意”、“敬请 光临”等,在古代这叫做“具礼”。 (五)落款 署上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发柬日期。
注意事项: 请柬主要是表明对被邀请者的尊敬,同时也表明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所以邀请双 方 即便近在咫尺,也必须送请柬。凡属比较隆重的喜庆活动,邀请客人均以请柬为准,切忌随 便口头招呼,顾此失彼。
请柬是邀请宾客用的,所以在款式设计上,要注意其艺术性,一帧精美的请柬会使人感到 快乐和亲切。 选用市场上的各种专用请柬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购合适的类别、色彩、图案。
请柬要在合适的场合发送。一般说来,举行重大的活动,双方又是作为宾客参加,才发 送请柬。
寻常聚会,或活动性质极其严肃、郑重,对方也不作为客人参加时,不应发请柬。 措词务必简洁明确、文雅庄重、热情得体。
【 病文分析 】 ***同学: 兹定于2000年3月6日上午9时到校医院看望病重的**老师,届时请准时到校医院指导。 **班委 2000年3月4日 本请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参加人不为客人,不用发请柬。
(二)到医院看病人非隆重喜庆之事,不可发请柬。 (三)看医问药治疗事宜乃医生之事,“请准时到医院指导”,措词不妥,违背常理。
请柬范文评析 【 范 文 一 】 ***女士/先生: 兹定于9月12日晚7∶00-9∶00在市政协礼堂举行仲秋茶话会,届时敬请光临。 此致 敬礼! **市政治协商会 2000年9月10日 【 范 文 二 】 **电视台:兹定于五月四日晚八时整,在**大学学习堂举行【五四】青年诗歌朗颂会,届时恭请贵台 派记者光临。
**大学团委会 五月二日 【 范 文 三 】 ***同志: 兹定于十一月四日上午九时,在本社召开建社四十周年座谈会。敬请光临指导。
致以 敬礼。 **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一——一九九一 纪念**人民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
请柬评析: 以上三篇范文,第一篇是政协邀请有关人士仲伙聚会发份请柬,既庄重严肃,又显得喜庆和 对 知名人士的尊重。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在短短的一句话中全部表达出来,显得简洁明确。
范文二也是以团体的名义发出的,所不同的是该文的请邀对象不是要作为客人参加会议或聚 会,而是要前往进行采访工作。这份请柬实际还起到了提供某种新闻信息的作用。
语言上也 是用语不多,却将所要告知的信息全部说出,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所用格式采用竖排形 式,典雅不俗。
例文三将请柬封面一并刊出,也是一个竖排形式的请柬。竖排是最为常用的形式, 它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因此在购买已印制好的请柬时,可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请柬版式。另外在书写请柬时,还应注意字体的大小疏密、排列等问题,务必做到美观大 方。
【 范 文 四 】新产品签定会请柬 封面 ***先生: 兹定于十月一日上午八时在本厂会议室召开新产品签定会,敬请光临指导。 此致! 敬礼! **市奎阁曲酒厂 *年*月*日 背面。
2. 古代拜帖怎么写
古代拜帖的写法:
爵位+职位+籍贯+姓名+字+敬语+拜
如:汉寿亭侯前将军河东解县关羽云长敬拜
所谓“拜帖”,是为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是古代官员之间交际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拜帖起源于汉代,当时是用削平的木条上呈写姓名、里居等,因而又称为“名刺”。造纸术发明以后,拜帖材料渐渐为纸质所取代。
明 张萱 《疑耀》卷四:“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今之拜帖用纸,盖起於 熙宁 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名号甫》:“《汉书·高帝纪》曰‘为谒’,《袁盎传》曰‘上谒’。 颜师古 注曰:‘为谒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也。上谒,若今通名也。’据此,则‘为谒’似今脚色手本,而‘上谒’似今之拜帖矣。”《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怯跟班》:“穿戴好了,把拜帖、礼单放在拜匣里,又拿出出门用的烟袋。”
扩展资料:
拜帖的作用有:
1、表明来访者的身份。
2、预约。
3、因为拜帖基本上是自己写的,所以从拜帖中,也可以先让对方先了解自己。
拜帖,即贺年片:贺年片古代称为“拜帖”,宋代以前互相拜年,尤其是乡里乡亲,官场同僚,都要互相拜见。
至宋代,士大夫为节省时间,又不失礼节,就以名帖互递道贺之词代替登门拜年,于是就有了“贺年帖”、“贺帖”等之说,盛贺年帖的锦盒叫“拜盒”、“拜匣”,以示庄重,至今日,演变为新历元旦,送贺年明信片,而春节则不见了贺年片。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拜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