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上小学英语读写课
“听”“说”“读”“写”是语言的主要四种技能形式.《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这四种语言技能提出了九种级别要求,并且对每个级别的要求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总结归纳“读”和“写”的要求,我觉得在小学阶段,“读”是指认读、拼读、朗读、阅读;“写”是指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字母、单词、句子,能正确使用英语的标点符号以及书写句子时的规则,个别学生能写出简短的篇章. 当然,在一堂读写课上,并不是要体现所有的《新课标》中的技能要求,那是不实际的.一堂课,总有它侧重点.那么,如何上一堂“读写课”,一直是我们为之困惑并且努力尝试的方向.我想借自己的课《PEP Book3 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为例,来谈谈自己对小学英语读写课的想法. 在我还没正式踏上这小学英语教学讲台之前,曾经在瓯海听过吕欢欢老师的一堂读写课,那也是一节词汇的读写课.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课的教学设计记忆已不再清晰,但是印象深刻的是音素的渗透.想法之一:音素的渗透——音与形的结合. 因为是词汇的书写课,学生对该词汇的认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在词汇的教学课中该落实的教学目标.所以,对于词汇读写课,我们更应该侧重的是单词的形,通过音素,引起学生对形的关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单词的音与形的关系,即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学习策略,通过发音(音素)来记忆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在我这节课中,单词window , door , bed , desk , chair 这五个词汇的认读对学生来说是容易的.但是如何去记忆这五个单词,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想这也是在词汇读写课中该解决的任务之一.那么,通过音素/b/+/e/+/d/得出单词bed是可行的.这是在符合规则发音的前提下,我们引导学生通过直拼的方式是可行的.而当单词的发音是不规则,或者说比较复杂的时候,就不可以用直拼的方式了.比如单词door,window等.对这三个单词,我是这样做的:floor---oor---door ,yellow—ow—dow—window,这种方法叫“迁移法”或“联想法”.由于小学生音素知识的局限性,字母组合的发音是超出他们的理解与记忆范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发音类似词汇之间的迁移或联想进行记忆,是可行的. 想法之二:通过“读”来巩固“写”. 读写课,另外一个教学重要目标就是“读”,包括认读、朗读、阅读.认读、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句子.阅读的内容主要是与本课时相关的具有大容量的篇章,可以是书本内容,也可以使拓展内容,但它们的主题都离不开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主题. 我这堂课的主要认读、朗读的单词是window , door , bed , desk , chair,主要句子时Look at the … . It is … . I like it very much . 征对这几个句型,我设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看图描述.让学生在认读句子的同时,看图说出单词,从而进行描述与表达.先说,即接触单词的“音”,过渡到单词的“形”,这种层递进的过渡方式能被学生较容易接受. 但是在设计篇章的阅读时,虽然录音的内容与本课时的教学主题是密切联系的,我的教学活动就是不到位的.因为我只是设计的“听”的活动是:Whose house is it ? Let's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这个“听”的任务与本课时的主题是没有任何关联的.所以这个活动是失败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如果把这个环节进行修改:1)Whose house is it ?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 2) Listen and again , then fill in the blank . 就是把中间描写房子、房间的时候部分,对本课时的五个主要单词进行挖空,要求学生先听,再自己把单词补充完整.学生通过听——听觉上的信息接收,再通过阅读——视觉上的信息接收,最后再自己写一写.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就显得比较有意义.学生在听和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写”.所以,我想,不管是字母、词汇,还是句子的读写课,重要的是不要使“读”和“写”的关系脱离,他们应是相互融合的关系.想法三:拓展也要不脱离教学内容与“读写”主题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五个词汇的读写window , door , bed , desk , chair,主要句子是我自己构思的:Look at the … . It is … . I like it very much . It is for … . My love is for … . 我设计的拓展活动是这样的:给盼盼写一封信,把你的爱传达给盼盼.该信的主要语言结构是Look at my … . It is … . I like it very much !It is for you now . My love is for you . 课后仔细反思,我发觉这样的拓展是无效的.因为这个拓展本身不存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功能,它只是本课时语言结构的拓展与运用.按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若有拓展,它也是时刻跟随本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的.对于读写课,它的拓展应该是本课时相关词汇、句子的书写的拓展与运用,即词汇window , door , bed , desk , chair的运用与书写的拓展. 有人提议说:盼盼在“莫拉克”台风中失去了家园,那么让学生设计一个house和room送给盼盼,然后再让学生看图描述房间,动笔写一写.撇开该提议需要探讨的地方,我觉得这样的拓展就比我自己原来设计的要有优势.首先,在这个拓展的活动中,学生的活动并没有脱离本课时的主要语言框架结构;其次,学生说一说,同样也遵循了“看图认读单词”的“读”的能力。
2. 上历史课写英语作业检讨书..
检讨书我在上历史课时写英语作业,是不对的.一、因为上课要专心.历史课就应该学习与历史有关的知识.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历史-现在和将来是联系的,辩证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轻视历史.三、英语作业一定要放到英语或课外时间.四、今后一定要尊重历史,认真学习历史,记住古代中国灿烂的文明,记住中国对世界科技文化的贡献;不忘近代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打.我要积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强大的祖国.请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把历史课学好.请大家看我的行动吧。
3. 怎样上英语课
坚持“多说”、“多听”、“多读”、“多写”,那么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会很出色。
一、多“说”。 自己多创造机会与英语教师多讲英语,见了同学,尤其是和好朋友在一起时尽量用英语去问候,谈心情……这时候你需随身携带一个英汉互译小词典,遇到生词时查一下这些生词,也不用刻意去记,用的多了,这个单词自然而然就会记住。
千万别把学英语当成负担,始终把它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做。 或许你有机会碰上外国人,你应大胆地上去跟他打招呼,和他谈天气、谈风景、谈学校……只是别问及他的年纪,婚史等私人问题。
尽量用一些你学过的词汇,句子去和他谈天说地。不久你会发现与老外聊天要比你与中国人谈英语容易的多。
因为他和你交谈时会用许多简单词汇,而且不太看重说法,你只要发音准确,准能顺利地交流下去。只是你必须要有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果没有合适的伙伴也没关系,你可以拿过一本书或其它什么东西做假想对象,对它谈你一天的所见所闻,谈你的快乐,你的悲伤等等,长此坚持下去你的口语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多“听” 寻找一切可以听英语的机会。
别人用英语交谈时,你应该大胆地去参与,多听听各种各样人的发音,男女老少,节奏快的慢的你都应该接触到,如果这样的机会少的话,你可以选择你不知内容的文章去听,这将会对你帮助很大,而你去听学过的课文的磁带,那将会对你的语言语调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多“读”。
“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默读”。
每天给予一定时间的练习将会对你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好处,读的内容可以是你的课本,但最好是一些有趣的小读物,因为现在的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每道题的得分都与你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所以经过高中三年阅读的训练后,你必定会在高考中胜券在握。
另一种是“朗读”这是学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途径。 四、多“写” 有的同学总是抱怨时间紧,根本没时间写作文。
其实“写”的形式很多,不一定就写作文才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写下你一天中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或当天学了某一个词组,你可以创设一个语境恰如其份地用上这个词。
这样即可帮你记住这个词的用法,又可以锻炼你的写作能力 学习英语不用花大块的时间,10分钟的散步可以练"说",吃完饭后可以读一会儿英语小说,睡前听几分钟英语,可以使你得到更好地休息……只要你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练英语,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会很快提高的。 方法二: 常有人问:学英语有什么诀窍?说老实话,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实在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下苦功夫。我这绝对不是随便说说漂亮话而已。
凭我这几年学习英语的体会,只有日积月累,通过量变,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下了一番苦功夫之后,我仍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的太慢,于是就故意放松了几天。
谁知等到再从新开始学习时,才明显的感觉到自己退步了许多。从那以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这样一条座右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持之以恒。
学好英语,兴趣很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有人说,英语水平高是将来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出国的资本。
这固然不错,但除此之外,我更觉得,英语是一扇窗口,他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一派新奇的景象。当我能够用英语同外国朋友交流,了解国外的社会、历史、科学和文化,并取得第一手资料时,我才真正的领悟了掌握一种语言的妙处。
学好英语,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个人实际情况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但我相信:只要仔细体会,逐渐摸索,人人都可以创造出一套有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里,我想同大家谈谈我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尽管在中学时我的英语基础不错,但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还是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差距。 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首先要掌握五千到八千词汇。
而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我当时的词汇量真是少得可怜。于是,我决定把迅速扩大词汇量作为主要突破口。
有的同学喜欢背大部头的词汇手册,而我觉得这样做,既枯燥,又不利于灵活运用。我于是就把着眼点放到了阅读上,词汇与阅读齐头并进,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迅速扩大词汇量我从一开始就选择一些当时对我们来说难度偏大的阅读材料。上千字的文章,通常会有二、三十个生词。
这些文章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多个领域的词汇。 我通常采取“两遍阅读法”,即第一遍着重训练阅读能力,第二遍着重扩大词汇量并培养语感。
起初进行阅读训练时,我参考了《Active Readers》这本书。 首先从提高阅读速度入手。
集中精力阅读一篇长度适中的文章,记下起止时间,并计算单位时间的阅读量。迫使自己进行快速阅读,便成了我的习惯。
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训练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及基本结构上,并找出问题,以便进一步阅读时着重解决。 第二遍阅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扩大词汇量。
具体做法是:把文章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