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楷书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讲究用笔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二、笔画分明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三、结构方整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2. 楷书怎么写
首先要选好合适的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均可,但练字最佳的是用钢笔。在写字前,先在其它纸上写几笔,看看出水情况良好后方可动笔。
接下来是纸。纸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尽量选择吸墨性强,厚薄适中,书写时有一定阻力的纸,普通的纸就可以了。
墨水。墨水有蓝墨水,红墨水,黑墨水等。纯蓝墨水易褪色,不适合书法练习,黑墨水凝固较快,墨水不会扩散,最适宜练字。钢笔在吸墨水时,不要一下子吸满,有可能损坏钢笔。
练字
刚开始练字时,要选择好你所想要或者说适合的范字。范字可以是古代书法大家的字,也可以是现代书法家的字。。找好范字一个是要好,另一个是要适合于你,能够让练字的效率最大化。
描摹临相结合的练字方法为最佳。刚开始练字应以描摹为主,先体会书法家写一个字的间架结构,等到已经熟练后,就可以开始临摹了。临是练字的关键,只有真正临摹好了,才能把自己的字练好
端正练字态度。在练字时千万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就会要重来了。练字的时候,不能为了讲求速度而一下临摹很多张,因以精为主,一张认真写过的字比囫囵吞枣十几张会更有效果。
3. 书法写法,有例字最好
一、木字旁、禾苗旁、示字旁、米字旁
这四个偏旁都将“撇、点”二笔画连接写成撇挑,示字旁也改变了楷书书写的笔顺。
例字:
二、提手旁、车字旁、牛字旁
这三个偏旁都是最后二笔画竖和挑连带写出。
例字:
三、提土旁、玉王旁、虫字旁
这三个偏旁的最后一挑画与前一笔画紧密连写不断笔,玉王旁改变了楷书写法的笔顺,先横再竖,后连写。
例字:
四、单人旁、双人旁
这两个偏旁的撇画要用挑脚撇,暗与竖画相连,双人旁的两撇一般连写。
例字:
五、双耳刀、单耳刀
双耳刀的第一笔画——横撇弯钩画可以写得快些;左耳旁的竖用挑脚竖,不封耳刀口;右耳旁和单耳刀的竖画用悬针竖,且封耳刀口。
例字:
六、言字旁、食字旁、金字旁
这三个偏旁,都有竖提画,前两个写法基本上同楷书,唯金字旁的撇画可适当拉女Ⅱ月带钩撇。
例字:
七、山字旁、口字旁、又字旁
这三个偏旁的写法同楷书一样,位在字的左上方。
例字:
八、马字旁、弓字旁
这两个偏旁都要写得窄,要特别注意折画的斜度和分布。
例字:
九、立刀旁、反文旁
这两个偏旁写在字的右边,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要写得潇洒些。立刀旁的竖钩之钩可省,反文旁的捺可用反捺。
例字:
十、竖心旁、火字旁
这两个偏旁的左右点先写,可以牵丝,竖心旁的竖可用挑脚竖。
例字:
十一、女字旁、绞丝旁
女字旁较难写,形态亦有多种,练习时要多观察比较。绞丝旁可以一笔写成,形态较楷书稍有变化。
例字:
十二、反犬旁、衣字旁
反犬旁的最后一撇从弯钩的中上部起笔,再沿原笔迹挑回,以求与字的右半部呼应。女字旁的最后两点要连写且随势向右挑出。
例字:
十三、人字头、父字头、春字头、卷字头、登字头
这六个偏旁以撇捺二画取势,一般左右伸展,撇画可随势出钩,捺画可以回锋。
例字:
十四、秃宝盖、宝盖头、字头、字头、字头
这六个偏房均以秃宝盖为主画,书写时,垂点与横钩可以连成一笔,雨字头中的两对点笔画要交待清楚,写得灵活,但不必泾渭分明。
例字:
十五、厂字头、广字头、尸字头、户字头、病字头、虎字头
六个偏旁,均以撇画取势。撇要曲中求直,有一泻千里之势,可用楷书的斜撇,也可用行书的带钩撇。
例字:
十六、草字头、竹字头
草字头可以先写一短竖,再写横,横要似断似连,有S形笔意,最后写一撇,与字的下部呼应;竹字头的写法是左收右放,中间似断似连,点要变化。
例字:
十七、田字框、国字框、同字框、门字框
这四个带框的行书偏旁,转折处可方可圆,要有节奏感,框内字心要分布匀称,与外框协调。
例字:
十八、走之旁、建字旁
走之旁的耳刀呈侧势,建字旁的撇捺要交叉,否则容易同走之旁混淆,这两个偏旁平捺可以随势变化。
例字:
十九、心字底、四点底、皿字底
这三个偏旁的体势向右上,写法与楷书相同,重在点画的牵丝自然。
例字:
注:例字无法显示,可以告我你的邮箱。
4. 毛笔楷书怎么写
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
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讲透彻的。
基本要领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
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
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
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
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
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
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
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学习楷书必不能越过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 ,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
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相传,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探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并且从中获得了书法灵感。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见其对书法研究的痴迷程度。
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亡睡着了。
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的。”
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 “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
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后来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欢聚时,便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为世人传颂。
基本释义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