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泺,这个字怎么读,拼音怎么写
泺
繁体字:泺
部首:氵,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IQIY
五笔98:ITNI
仓颉:EHVD
笔顺编号:44135234
四角号码:321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FA
English: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1)luò
泺水,水名,在山东省.
泺,泺水,齐鲁间水也。从水,乐声。――《说文》
公会齐侯于泺。――《左传·桓公十八年》
(2)pō
湖泊,同“泊”(pō)
2. 《泺》字的笔画、笔顺、笔划写法
【笔画数】共八画,分别是:点、点、提、撇、竖折、竖钩、撇、点。
3. 请问”泺”这个字怎么读
“泺”读作“Luò”,它是一个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
“泺”作河流名称时读luo,这就是泺水名称的来源。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趵突泉南边的大街据此起名叫泺源大街,现在趵突泉的水流入护城河,到河套庄再与大明湖流出的水汇合,流入小清河,入渤海,所以泺水是小清河的上游一部分。
“泺水”历史上曾经流入“济水”,入济水的地方叫“泺口”后来黄河夺占了济水的河道,黄河是地上河,河岸高出地面,泺水不能流入黄河,就流入小清河了。
扩展资料:
泺,泺水,齐鲁间水也。从水,乐声。——《说文》。公会齐侯于泺。——《左传·桓公十八年》。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便有记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水经注》又载:“泺水谷谓之娥姜(英)水。
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之源以“趵突泉”的名称。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泺
4. 泺字怎么读
泺luò pō Luò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泺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泺 luò部首笔画部首:氵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五笔86:IQIY 五笔98:ITNI 仓颉:EHVD笔顺编号:44135234 四角号码:321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FA基本字义1. 〔~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2. (泺)泺 pō基本字义1. 同“泊2”。泺 Luò详细字义〈名〉1. 古水名 [Luo River]泺,泺水,齐鲁间水也。
从水,乐声。——《说文》公会齐侯于泺。
——《左传·桓公十八年》2. 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
5. 泺用作人名应怎么读
泺用作人名时:
读音:[luò][pō]。
部首:氵。
五笔:IQIY。
释义:[luò]:
1.〔~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2.(泺) [pō]:同“泊2”。
扩展资料:
泺字取名含义有:泺音落,山东河流名,源头是趵突泉,古代流入黄河。浠音希,湖北河流名,长江小支流,有净洁,志向高远的寓意。
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执发生战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会齐侯(齐襄公)于泺。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相会的史实,说明在那之前就有了“泺”这个名称了。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便有记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水经注》又载:“泺水谷谓之娥姜(英)水。
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 。是说趵突泉畔建有舜妻娥皇女英祠,泉水形成的渠溪名为娥英河。所以,泺水入古大明湖段又称娥英河。
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之源以“趵突泉”的名称。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中有“酒吸华峰月,诗吟泺水春。”
元于钦《齐乘》曰:“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
明刘敕《历乘》载:“小清河,水出大明湖,环城而东,合黑虎泉诸泉之水,东北绕华不注山,经章丘、邹平、新城诸县入海。此刘豫之运河,今迷其故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泺水
6. 请问“泺”字既拼音是什么啊
旧体字泺笔画数8拼音luò部首氵解释泺 <名 古水名 泺,泺水,齐鲁间水也。
从水,乐声。――《说文》 公会齐侯于泺。
――《左传·桓公十八年》 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 泺(泺)luò ⒈泺水,在山东省。 泺(泺)pō ⒈湖,地名:湖~。
血~(大滩血)。罗布~,在青海省。
〈古〉梁山~,在今山东省。 泺lì 1.中药贯众的别名。
贯众,蕨科。以根状茎及叶柄残基入药,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治虫积腹痛、温热斑疹、疮痈肿毒、崩漏下血等症 。
2.颗,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