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 繁体字怎么写
李的繁体字“李”,写法不变 李,汉语常用字,读作lǐ,最早见于甲骨文或金文 ,其本义是一种春天开白花的落叶乔木,在夏季结酸甜果子的树。
《说文解字》认为是“ 树木的果实”,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子”是声旁。 后因此果酸甜生津,解困解乏,对于徒步长途跋涉的远古旅人,几乎是一种必备的慰问品,于是演变成旅人行囊内旅途预备用品的代名词。
现今主要用作姓氏。 扩展资料: 《唐韵》《正韵》良以切《集韵》两耳切《韵会》良士切,音里。
《说文》果名。《素问》东方木也。
《尔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难老,虽枝枯,子亦不细,其品处桃上。
《诗·小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又《韵会》世荐士谓之桃李。
《刘向·说苑》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实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
世谓狄仁杰,桃李皆在公门,正用此事。 又《博雅》行李,关驿也。
又与理通。《左传·僖十三年》行李之往来。
《周语》行李以节逆之。《泊宅编》李理义通,人将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
理亦治也。 又星名。
《史记·天官书》荧惑为李。《徐广注》内则理兵,外则理政。
又司理,官,亦称司李。《前汉·胡建传》黄帝李法。
《管子·法法篇》皋陶为李。 又檇李,春秋吴地。
又姓。《风俗通》伯阳之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
2. “李”的繁体字怎么写
“李”的繁体字:李 lǐ 简繁相同 笔画数:7;部首:木; 释义: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
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姓。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扩展资料: 关于“李”的字源 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在发现的甲骨文有下图中的字样,应为甲骨文的“李”字,其结构是上“木”下“子”,表示树木所结的果实之意。 甲骨文“李”,金文、小篆、汉隶“李” 其二,认为最早的“李”,当推战国印里的古金文,是上“木下“子”结构。
但在的战国时代“陈簠”的“李”却是左“子”右“木”,不是今天的形体;文字学家商承祚说这是桑梓的“梓字的古文,可“梓”直至秦篆才出现,故也无确证。 之后秦时的小篆文字演变成的字样,汉隶中的“李”刚将篆文字形中的上半部分叉形的“木”的写成现在的“木”字形,将篆文字形中下半部分的“子”的圆形给去掉,写成现在的“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