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最美一线工人相似的作文题目
虽然没有时尚的扮素,青山却羡慕着我们淡绿的工装;虽然都是无名小卒,宏伟的工程却记住我们神圣的称呼。我是一线工人,我在工地的一角,感受着这里的热情、温馨……
住在我们试验室隔壁的是拌合站一名女操作员,我们都叫她邓阿姨, 在我的记忆中,从我来到项目,看到的邓阿姨总穿着一身工作服,天天如此。我偶尔开她玩笑:“阿姨为什么总是穿工装呢,是不是叔叔太抠门儿,舍不得给您买新衣啊?”每每她总是笑道:“在工地不穿工装穿啥呀,我们这都快退休的人了,穿工装的时间都论秒啦!”
拌合站打料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有一晚凌晨两点开始打料,邓阿姨一整晚守在拌合站。第二天一早在食堂门口遇见她,我故作挑衅地笑她觉没睡成,她眯着那双本就不大的眼睛笑着说:“孩子,你刚接触咱们这行业,慢慢就会懂。不管苦累,懂了就能适应。”后来,和我一批到工地的同学们离开的越来越少,每看到他们离开的背影,我都在回想邓阿姨那句话,然后告诉自己:不管苦累,懂了就能适应,适应就能坚持。
拌合站门口的路时常被大车压得不成样,据说以前一下雨,坑里汪满水,大家都是卷起裤管趟着水出入大门。后来邓阿姨来了,一见路被压坏,就发动大家修路。她说,这路可是咱拌合站的门面,谁能忍心看着自家门前一下雨就汪一坑水啊?说来也怪,大家也都爱跟她干活,爱听她吆五喝六的指挥。她勤劳的背影出出进进,在她火热的干劲下,似火的骄阳也显得逊色起来。
每到饭点,我们几个年轻人总喜欢去邓阿姨那儿找吃的,她的零食总被我们一扫而光,然后就听见一阵咯咯的笑声“你们这帮小子,下次拿钱来!”不知从何时开始,她习惯地叫我们“儿子”、“闺女”,我们也就习惯地当了她的儿女。这样的亲情,让人无意间感觉有种亲切感,亦或是阿姨想念自己的孩子了。不管怎样,嘈杂的工地有这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存在,我们很幸福!
为了节约资源,工地每天定时打水。每到打水时,很远都可以听见邓阿姨的大嗓门,一边唠叨着一边督促着,忙着叫上夜班正在沉睡的老刘,喊着一旁的钻车司机李师傅,还有机械队的曾师傅,施工队的老赵、小张、小鹏,生怕大家没有水喝。司机陈师傅腿脚不灵便,邓阿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组织几个年轻小伙儿轮流帮陈师傅打水,日子久了,不用她说,这点儿小事就成了年轻人理所应当做的事儿,陈师傅的水桶天天都满满地盛着“爱心接力水”。而邓阿姨,也照常理所应当地拉接水管,理所应当地叫大家来打水。对这样的理所应当,她高兴地给自己封了个封号“水管所所长”。不管冬雪覆盖,还是烈日酷晒,工地上伴着水声生发的那份情,总是沁人心脾!
没有人喜欢离别,更不喜欢送别。可是在工地,这种事情再寻常不过了。我和老乡小雷年龄相仿,性格投缘,一起聊生活谈工作,一起嘲讽彼此发胖的身材,一起做胖女孩儿共有的“减肥梦”,一起感叹“人生得一闺蜜,足矣”。听到小雷要调到别的工地的消息后,我独自跑到拌合楼后面的山坡上,哭成个泪人儿。邓阿姨第一个找到我,陪着我在山坡上坐了两个钟头。她给我讲她和试验室孙主任每换一个工地都是前后报到,给我讲她和老刘师傅时隔十六年又聚在这里,还给我讲她和叔叔一辈子就没在一个工地呆过……“闺女,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坚韧的性格。离别不可怕,要相信只要有心、有情,我们无论在哪,都在相互牵挂,相互祝福。”听着她的话,我哭得愈发厉害,但哭过之后,我懂了,不久的将来,邓阿姨和我也终将面对离别,但曾经的相逢,就是最美的歌。是她,让我懂了水电工人对那山那水的情怀,懂了水电人在岁月峥嵘中存留的那份真。
邓阿姨是工地上最普通的工人,身着工装的她,平平凡凡,简简单单,但她确是大伙心目中最不能少的人。沾满粉灰的安全帽、忙碌的身影,铸成一幅流动的画。——这副画的主角,就是那最美的一线工人。
2. 关于写赞扬生产一线的员工的文章
劳动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混沌初开以来,劳动,让人们从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时代走向了现代文明,走向富足。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五千的璀璨历史。
千百年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崇尚现代文明为由来摒弃劳动、远离劳动的人,他们崇拜那种衣着光鲜的白领阶层,却瞧不起一些体力劳动者,这使很多人产生了鄙视普通劳动者的心理,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于是,“劳动光荣”这个正确的论断被扭曲了。我们要问,难道劳动不再光荣了吗?否。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劳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永远是成正比, 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当真正的体力劳动不再受到尊重时,这个社会就面临着道德的沦丧,普通劳动者永远是组成社会大厦的主体,环卫人员也是全国劳模,煤矿工人也曾被国家领导会见并高度赞扬,他们就像一粒粒平凡的石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了世界,如果社会容纳不下他们,将会摧枯拉朽的埋葬一切文明。因为,是劳动,创造了历史;因为,是劳动,改变了世界。
正如嘉华分公司的很多同事一样,很多都驻守在外地,远在彭州,甚至新疆、石家庄等地。我所在的成都嘉华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员工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无法顾及自己的妻儿,艰苦的环境、难挨的思乡情结并没有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半点懈怠,这些不知疲倦的劳动者,甚至几个月都没有休假,有的是早上与晚上的交接,有的只是与产量和质量的赛跑。我分明看到了一个个普通的劳动者对企业的忠诚、对未来美好憧憬和信仰。我想,正是由于这成百上千的以厂为家的嘉华员工,才孕育了这红火的六月,才赋予了嘉华企业更神圣的使命和意义。
我爱劳动,我爱自己的岗位,我爱自己的企业,更爱为企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线劳动者们!让我们把芬芳的栀子串成花环,为劳动者们写下最闪光的字符:劳动光荣!
3. 关于写赞扬生产一线的员工的文章
劳动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混沌初开以来,劳动,让人们从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时代走向了现代文明,走向富足。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五千的璀璨历史。
千百年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崇尚现代文明为由来摒弃劳动、远离劳动的人,他们崇拜那种衣着光鲜的白领阶层,却瞧不起一些体力劳动者,这使很多人产生了鄙视普通劳动者的心理,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于是,“劳动光荣”这个正确的论断被扭曲了。
我们要问,难道劳动不再光荣了吗?否。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劳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永远是成正比, 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当真正的体力劳动不再受到尊重时,这个社会就面临着道德的沦丧,普通劳动者永远是组成社会大厦的主体,环卫人员也是全国劳模,煤矿工人也曾被国家领导会见并高度赞扬,他们就像一粒粒平凡的石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了世界,如果社会容纳不下他们,将会摧枯拉朽的埋葬一切文明。因为,是劳动,创造了历史;因为,是劳动,改变了世界。
正如嘉华分公司的很多同事一样,很多都驻守在外地,远在彭州,甚至新疆、石家庄等地。我所在的成都嘉华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员工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无法顾及自己的妻儿,艰苦的环境、难挨的思乡情结并没有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半点懈怠,这些不知疲倦的劳动者,甚至几个月都没有休假,有的是早上与晚上的交接,有的只是与产量和质量的赛跑。
我分明看到了一个个普通的劳动者对企业的忠诚、对未来美好憧憬和信仰。我想,正是由于这成百上千的以厂为家的嘉华员工,才孕育了这红火的六月,才赋予了嘉华企业更神圣的使命和意义。
我爱劳动,我爱自己的岗位,我爱自己的企业,更爱为企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线劳动者们!让我们把芬芳的栀子串成花环,为劳动者们写下最闪光的字符:劳动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