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记者的新闻稿怎样写
和正常写信的方式没什么差别新闻稿格式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
(Who、What、When、Where、Why、How)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4、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5、主体300至50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6、结语100字: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的写作特点 一、新闻的特点 1、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
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新闻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新闻通讯的怎么写一、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二、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三、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四、事件通讯:它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 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1、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2、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五、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模仿着别的去学。
2、写新闻要有由头,最主要特点就是新,发生的事件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 3、多写短新闻,可以扩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报纸都特别提倡的。
新闻稿写作注意事项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此外,篇幅也不宜长篇大论,一般以1至2页为原则,必要时可以加入图表,增加文稿的专业性,切忌内容空洞、语意不清、夸大不实。
倒金字塔结构是绝大多数客观报道的写作规则,被广泛运用到严肃刊物的写作中,同时也是最为常见和最为短小的新闻写作叙事结构。内容上表现在在一篇新闻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是将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新闻主体部分,各段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
犹如倒置的金字塔,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
2. 填写志愿怎么填
高考志愿怎么填 请教专家诀窍多 新桂网—南国早报见习记者石慧琼 记者赵永胜 周寒 高考结束了,接下来还有一个“工程”要完成,那就是估分填志愿。
有人说填志愿就相当于第二次高考;也有人说,填好志愿就等于高考成功了一半……记者连日来走访了南宁三中特级教师朱启毅、高级教师杨泰金等资深教师和一些教育专家,希望他们的意见对考生有所帮助。 准确估分有绝活 学生高考考得很好,但估分错了,就会影响志愿的命中率,所以准确估分是关键。
估分主要靠考生对答题过程的回忆,对照标准答案估出得分情况。记忆越准确,对估分越有利。
因为高考期间考生的精神较紧张,考完试后却突然松弛,这样神经上的一紧一松,有些考生容易忘记当时的答题事实,直接影响估分准确程度。 朱老师特别提示:一些考生对照答案估分时,往往习惯只看答题结果,而不注意答题过程是否规范,与答案提示是否一致,很容易“多估”得分点。
如做物理和数学的主观题,对引用公式、论点的逻辑关系陈述是否确切严谨,在打分时占有相当比例。如果仅仅是答案正确,逻辑关系表达混乱不清,仍会失掉部分分数。
因此,考生应该细致对照标准答案的全部步骤。 “有一点是估分时较难预测的!”朱老师认为,最典型的像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由于主观题的评判比较机动,同样一份答卷,有的评分员觉得角度好、写法独特,有的评分员又觉得文采不好或者立意差,每个评分员对答卷的理解都可能不同,所以,这类题目的估分精度稍难把握。
那么,有没有一种保险的估分方法呢?朱老师建议:单科估分时,考生可估出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如果两者的差值很小,说明参考价值就比较大;同时,考生可以用这个差值乘以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率”0.618,再加上估出的最低分,之后得到的分数即比较接近真实得分了。 考生估分时千万别忘记找老师参谋。
老师们提醒说,考生在拿不准的情况下,最好跟老师交流一下估分情况,以便获得有意义的指导。切切不要沮丧或轻易下结论,耽误自己。
胆大心细填志愿 尽管许多人对高考填志愿抱有“摸彩票”一类的想法,认为“填得好不如运气好”。这个观点可能有些偏颇,但志愿的填报方法是否适当客观,的确会对录取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对所有考生来说,今年高考填报志愿的设置与以往相比有明显特点——除第一、第二志愿外,剩余6个志愿是平行录取的,不存在“先来后到”的区别。考生不必在这6个志愿的填写上费心排列顺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志愿填报已没有“服从分配”一说。老师们提醒,考生最好把全部8个志愿填写完毕。
对于考试感觉较理想,认为能上重点线的考生,老师建议要尽量大胆选择教学条件优越的高校,填志愿时不要缩手缩脚,免得吃亏。杨泰金老师提醒,大多(有时可达95%)重点院校的“眼光挑剔”,往往倾向于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时候的志愿填报顺序就相当讲究。
而重点院校里的重点专业是“热中之热”,由于录取名额限制,也不可能接纳所有优秀考生,考生们须谨慎考虑。 “选个好学校胜过找个好专业!”朱启毅老师认为,过去专业第一的观念该改改啦。
他表示,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许多单位青睐的是“学校牌子”,“只要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都会被认为素质高”。退一步说,很多专业出身的人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考生进入高校后,仍可通过第二学位、考研等方法,满足个人兴趣。 冷热专业巧取舍 对于估分在本科线范围的考生来讲,选学校可以多考虑地域性因素。
老师们提示,以往南宁的考生喜欢盯住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高校,对西北、西南、东北等地的学校甚至“连看都不看”,以致报考范围过分集中,考生容易“撞车”而落选。杨泰金老师建议,如果考生的估分比较一般,不妨选择一些地域稍“冷”的学校。
他谈到,这些区域的学校由于地理因素影响,有的气候环境稍差一些;有的路途较远,交通不很方便,中途需要转车;有的经济消费水平稍弱,往往令一些家长不看好。但是,这些学校里有相当部分的教学水平是不错的,值得冷静考虑。
他建议,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网站,也特别设置招生网上简介,考生可尽量从中多获得信息,帮助选择。此外,像《求学》等杂志上刊登的历年高考高校录取分数线、录取人数等资料,均可给考生作参考。
如何取舍“冷热”专业?老师们建议:就像“金融专业以前热现在不热,师范专业以前冷现在不冷”一样,很难预料暂时冷僻的专业以后会不会大红大紫。不过,热门专业也有其“热”的规律:一是与市场联系密切的专业会“热”;二是与国际化进程相一致的专业会“热”;三是与信息化程度相关的高新技术专业会“热”。
填报志愿七忌 联系多年经验,专家们归纳出填志愿的“七大禁忌”,考生若能好好思量,对填志愿应有所帮助。 一忌“家长志愿” 有的家长只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把家长意志强加在儿女身上,使考生志愿变成了家长志愿,结果是子女上学后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并对家长产生怨气。
二忌不懂政策 填报志愿要先搞懂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必须了解和熟悉新出台的改革措施,明白。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新华小记者志愿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