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拂晓是什么意思
拂晓的意思:拂晓,又称黎明,指早晨在日出之前的一段时间。此时,一般人正处于睡眠之中,只有早行赶路之人或彻夜不眠之人对此才比较关注。
拓展资料:关于早行的诗词比较多,描写的多是拂晓之景,著名的比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等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时分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处处体现一个“早”字;并且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山中早行的共同感受。其中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见闻及感受,历来脍炙人口。这两句全用名词,以六个特有的意象,勾画出一幅清晨早行图: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诗人写的是早行,“鸡声”和“月”是两种必要的意象;而山中比较典型的景物就属“茅店”了。所以“鸡声茅店月”这句,把茅店里的旅人,闻鸡鸣而看天色,看到残月而收拾行装,直至起程赶路的过程,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同样,“人迹板桥霜”这句,依前所写,记叙了旅人行走在板桥上,看见先行客人留下足迹的情景。然而,这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通过十个字便呈现出来,足见作者大家手笔。清盛传敏曰:“三、四非行路之人不知此景之真也。论章法,承接自在;论句法,如同吮出。描画不得者,偏能写得。句句早行,故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