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股文怎么写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不一定要求对仗排偶。但有的考生不自觉地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用它。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就难以做官。而八股文的惟一用途,即在于应付科举,此外毫无实用价值。
2. 清明节包袱怎么写
与写信封一样,正面由右至左竖排。
第一层:写寄钱的原因,如:中元寄钱
第二层:写收钱人的姓名,如: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 单魂收用。
“魂下受用”、“单魂受用”可接着姓名写,也可另启一行左下角书写。
第三层:写寄款人姓名。如:孝子某某某、媳某某某。
第四层:写邮寄(即焚烧)的时间。如:“天运戊子年正月十五日于火中化白”,其中“天运”也可写为“阴历”,而年份要用甲子纪年。
有些地方,在“包袱”背面,还要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寓意以保证半路不被别的鬼魂顺手牵羊。
3. 雪佛来标志什么意思
雪佛莱的"蝶形领结"标志来源于雪佛莱的创建者之一杜兰特看报纸时想到设计这个图形,从巴黎酒店的墙纸上获得的灵感,1914年首次使用。
1908年,通用汽车创始人威廉姆·杜兰特(William Durant) 在一次环球旅行途中,在一家法国旅馆的墙纸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图案,他认为这个图案可以作为汽车的标志后来,这个“金领结”图案果然演变成为了畅销全球的雪佛兰汽车的标志。而也正是威廉姆.杜兰特改变了雪佛兰产品的设计,赋予雪佛兰新的定义,使雪佛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雪佛兰那闻名于世的蝴蝶结标志,随着其一贯的可靠品质与负担得起的合理价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所熟知。
4. 喜报开始怎么写
一、题目。第一行正中标明“喜报”字样。
二、抬头,即称呼。在标题下空两行顶格处写上接受“喜报”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名称。在名称前边,也可以冠以“敬爱的”、“尊敬的”等表示敬意的修饰词语。然后加上冒号,表明下面有话有说。
三、正文。从称呼下一行空两个字开始写正文,回行时顶格写。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写取得成果、创造出好成绩的原因。
2、写具体情况。如创造了什么成绩等。
3、今后或下一步的设想,如何发扬成绩,以利再干。
四、结语。可以写“此致敬礼”等表示敬意的词语,也可以省略不写。
五、署名和日期。签上送喜报单位名称或个人的姓名。如果是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或单位向个人送去的,还要加盖单位公章,并写上某年某月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