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墓碑碑文范例
范例如下: 接下来谈墓地碑文的基本写法: 一、墓碑形式和坟墓种类 墓碑形式基本上只有两种:即为竖式墓碑和横式墓碑。
竖式墓碑,其碑文所有文字是从右向左、自上而下而直写的; 横式墓碑,其碑文主体文字是从左向右、先上后下均匀排成两字一排而排列的,立碑时间及立碑者名字则是自上而下进行直写的; 坟墓种类基本上也是两种:即在世寿坟和亡故坟墓。 在世寿坟是指老年人尚在世,身体很健康时,挑拣生日或黄道吉日,提早一年或好几年预先做好的墓穴,民间统称为“做寿坟”,是子孙后代孝敬长辈,显示长辈福气很好的一种形式,是主动造坟。
亡故坟墓是指老年人即将病亡或亡故之后,才建造的坟墓和后立的碑石,民间统称为“造坟墓”,是被动造坟。 二、做寿坟与造坟墓的区别 做寿坟与造坟墓是根据造墓主人是否在世或亡故的现状而定,不但造墓叫法不同,而且碑文写法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造墓叫法不同: 在世建坟墓称“做寿坟”。
亡故建坟墓称“造坟墓”。 2、碑文主体文字最后两字表述不同: 在世建坟墓,习惯上会写上“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寿域”,最后两字写为“寿域”,不可写“之墓”。
亡故建坟墓,习惯上会写上“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之墓”,最后两字写为“之墓”,不宜再写“寿域”。 3、碑文字体颜色不同: 在世建坟墓,碑文字体一律书写成红色,除非其子孙后代已有亡故者,则将亡故者名字写成黑颜色。
亡故建坟墓,碑文字体中,有尚在世者,其姓和名字宜写成红色;亡故者的姓氏和名字应写成黑颜色,以示在世与亡故之间的区别。 4、建坟仪式不同: 在世建坟墓,空墓穴中,两穴中分别要放入数块护砖,再加一瓶油,一瓶水,一个香炉,一个12生肖佛位,24个硬币。
每穴护砖放入块数有几个儿子(或子女)就放入几块护砖,即后代能一人分得一块,待以后放入骨灰箱时,再拿回家,垫于米缸底下,以希望能保佑子孙后代家业兴旺,人丁昌盛,护砖在放入前一天晚上,须在坟主家里供祭一夜。 亡故建坟墓,亡故的一墓穴中不再放入护砖,油、水、香炉,仅放24个硬币,12生肖佛烧掉,佛灰拌和水泥混凝土中,作墓穴封口之用。
当然如另一位配偶尚在世的话,造坟时,其墓穴中仍可放入护砖,一瓶油,一瓶水,一个香炉,一个12生肖佛,24个硬币。 三、墓碑碑文书写格式 墓碑碑文一般由时间、正文、落款及字数限定四部分组成。
1、时间:即建墓时间,写于墓碑右边,不写顶端,常在全碑三分之二处始写,字体宜写得较小一些。 2、正文:是写两位墓主姓名,老式坟墓只写丈夫姓名,妻子只写姓氏,且大都不居中写,仅靠左傍写;现代坟墓墓碑上夫妻是并排写的,男居右女居左。
一般是这样书写:“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寿域(或之墓)”12字排成两列,“寿域”两字须比其它字大一倍,且居左右两列的中间,也有人提出正文主体字数不能成双,要成单数,则宜改为“慈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寿域(或之墓)” 第一字慈写顶格中间,字体大小与寿域两字一样,“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 排成各五字两列,老式墓碑中,女性姓氏后常见“孺人”两字,有此两字的女性,通常是丈夫七品官以上或名门望族家庭的夫人,普通百姓妻子一般没资格享此尊称。 3、落款:特指出资建造此墓穴者,即使出资者是墓室主人,也宜具写自家子女及孙辈曾辈的名字,常见的有:“孝男某某、某某、某某,孙某某、某某、某某,敬立” 没儿子只有女儿的,则写“孝女某某、某某、某某,外孙某某、某某、某某,敬立”,落款位置在左侧三分之二写起,字体大小一般与日期一样,“敬立”之前要空一格位置,子孙名字前省略写姓氏,但外孙若是异姓,则要写上其姓氏了。
4、字数限定:碑文总字数包括时间正文落款必须为五倍加一,即16字、21字、31字、36字、41字……不准多一字,也不可少一字,用“生老病苦死” 或“金木水土火” 各五字去一一对应,首字和最后一字必须为“生”字或“金”字,因此,当总字数不是五倍加一时,在时间、正文、落款上就要适当加字或减字了,达到上面规定的字数为止。
2. 墓碑碑文怎么写 墓碑格式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gxntpyk 墓碑1、由来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
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
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
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
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
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
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
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2、形式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
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
3. 墓碑背面写什么
旧式墓碑有两种,一是标名碑,墓碑的正面标明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碑后面刻写碑文。
二是碑后面写碑文的墓碑,墓碑文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著作、逝世年月、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大多为死者后代请人撰写的。
旧时对直系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必须在名字前面加“讳”字。旧社会重男轻女,女人名字不能上碑,只能在自己姓前面加夫姓,为某(夫姓)某(己姓)氏。
墓碑落款要按与墓中??的,也可以写上孙子的名字。' 答案补充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
如《柳子厚墓志铭》。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
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4. 急求写在父亲墓碑背面的碑文
前几天,我给别人代写的碑文,你参考自己写吧。
这是代写的碑文,所以隐去名字。碑文是刻在石头上的,要经得起后人的推敲,代写碑文或代写文章,就更不敢含糊了。
你参考吧:高贤大德,中华功臣,---讳----,垂范铭文。一九二七,--府降祯,五月廿九,吾父诞身。
吾祖大义,德誉乡邻,父为独子,兄妹二人。父敬长辈,父尊双亲,父爱胞妹,忠义之门。
日寇侵华,家乡蹂躏,父年十八,抗日参军。驱走日寇,解放国民,辽沈平津,弹雨枪林。
两次入朝,卫国援邻,血染征袍,扬威国门。众志成城,纸虎罢侵,华夏屹立,和平至今。
百战为国,备战强军,戎马一生,爱兵爱民。位高职重,平易近人,身系国防,心铸军魂。
二零零九,逝吾父亲,三月十八,再孝无寻。盈泪执笔,拂涕琢文,喻嗣不忘,铭记于心。
伟哉尊父,浩气长存,但有来世,再掌昆仑。
5. 急求写在父亲墓碑背面的碑文
前几天,我给别人代写的碑文,你参考自己写吧。
这是代写的碑文,所以隐去名字。碑文是刻在石头上的,要经得起后人的推敲,代写碑文或代写文章,就更不敢含糊了。你参考吧:
高贤大德,中华功臣,---讳----,垂范铭文。
一九二七,--府降祯,五月廿九,吾父诞身。
吾祖大义,德誉乡邻,父为独子,兄妹二人。
父敬长辈,父尊双亲,父爱胞妹,忠义之门。
日寇侵华,家乡蹂躏,父年十八,抗日参军。
驱走日寇,解放国民,辽沈平津,弹雨枪林。
两次入朝,卫国援邻,血染征袍,扬威国门。
众志成城,纸虎罢侵,华夏屹立,和平至今。
百战为国,备战强军,戎马一生,爱兵爱民。
位高职重,平易近人,身系国防,心铸军魂。
二零零九,逝吾父亲,三月十八,再孝无寻。
盈泪执笔,拂涕琢文,喻嗣不忘,铭记于心。
伟哉尊父,浩气长存,但有来世,再掌昆仑。
6. 墓碑碑文该怎么写
原发布者:nangsan
墓碑碑文范例1.父碑文:上寿大德,中华太公,显考讳海,垂范志铭。旧历一九一二年七月十一日诞生,值荒年战乱;新元二零零六年六月四日仙游,逢盛世太平。私塾四年即辍学,弱肩躬耕以傍吾祖;诗书一生而勤修,古贤道义并教子孙。十六岁逢吾祖辞世,一家重担弱身承业;十七岁遇家乡旱灾,百里踉跄饿腹背粮。建国初期任副乡长,公而忘私,两袖清风;修身毕生做正直人,锲而不舍,胸怀坦荡。夫妻互敬互爱,炎凉相扶相依,奉高堂吃粗省细,哺子女茹苦含辛。命运多舛而不馁,少年失怙,中年失恃,壮年丧偶;天道酬勤而坚强,饱经沧桑,历尽困苦,安度晚年。精读西游,处世向善;通晓三国,做事严谨。一手颜柳书法,写对联乐赠亲友;满腹经纶文章,做契约喜帮乡邻。显考享寿九十五,为古今稀少;晚辈孝顺父祖曾,纵百年无多。铭曰:无疾而终,铸德毋忘,寒暑祀祭,时节来向。铭记显考,灿烂耀光,百年正果,万古流芳。铭记显考,大道弘扬,化育深恩,海阔天长。铭记显考,佑护吾邦,小康大有,繁茂永昌。铭记显考,神返圣方,往生富贵,福寿无疆。2、哀哀吾父,一生劬劳。垂髫弱冠,谨受傅训,馆塾课业,瓷城学艺。及壮入社,为公劳动,暑午锄禾,寒修水利。耄耋之年,耕作不辍。父运多舛,延宕婚配。勤俭持家,忠厚处世。抚儿慈爱,以身作则。二男一女,教养成人。父亲之德,高山仰止。不作诳言,不存欺心。与人为善,和睦亲族。推拿掐时,方便四民。我今来思,涕泗长流。恺恻庶汇,叨念不忘!3、
7. 墓碑的碑文的写法
原发布者:gxntpyk
墓碑1、由来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2、形式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