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休"是什么类型的字 A.象形字 B.指示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C、会意字
会意字是用把几个相关的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意义的方法造的字。会意字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合体的,二是必须由合体的几个字组成新的意义。否则,不能看作会意字。
会意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首先可以分为同形字重复组成的会意字,不同形字组成的会意字。后者又再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几个相关的字组成图画式的会意字,一类是由主体与器官组成的会意字。另外还有些个别的不易归属的会意字。具体是:
(1) 同形重复组成的会意字。
(2) 非同形字组成的会意字。
2. 象形字怎么写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1] 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 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3. 休字的来
甲骨文的“休”写作“”,左边为人,右边真像一棵树,所以“休”是一个人背靠大树乘凉休息的意思。金文的“休”与甲骨文的形体相同。“休”字是古人根据先民为躲避炎炎烈日在树下憩息的事实造出来的。“休”字的创制,说明先民把树木看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也表示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说文解字•人部》:“休,息止也,从人依木。”“休”的本义就是休息。紧张的工作后,炎热的夏天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休息,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休”引申为“美”、“美好”和“高兴”、“喜悦”的意思。《尔雅•释诂一》:“休,美也。”如《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休。”(意思是多么可爱哟,我们的小孩子,只要能回家就是大大的美事。)《广雅•释诂一》:“休,喜也。”如成语“休戚相关”中的“休”就是“喜”、“高兴”的意思,“戚”为“悲哀”的意思。
从甲骨文到小篆的“休”,形体虽有区别,人与树的位置虽有变化,但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就是“人”的背总是靠着树的,绝没有“人”面对着树站着的。因此可以说“休”字显示了先民们的一种共同感觉:背靠大树好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