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价电子排布式怎么写
1s1 1s2 1s22s1 1s22s2 1s22s22p1 1s22s22p2 1s22s22p3 1s22s22p4 1s22s22p5 1s22s22p6 1s22s22p63s1 1s22s22p63s2 1s22s22p63s23p1 1s22s22p63s23p2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5 1s22s22p63s23p6 1s22s22p63s23p64s1 1s22s22p63s23p64s2 1s22s22p63s23p63d14s2 1s22s22p63s23p63d24s2 1s22s22p63s23p63d34s2 1s22s22p63s23p63d54s1 1s22s22p63s23p63d54s2 1s22s22p63s23p63d64s2 1s22s22p63s23p63d74s2 1s22s22p63s23p63d84s2 1s22s22p63s23p6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和核外电子排布图
1、表示不同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
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核外电子排布图处于稳定状态(基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最低能量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外围电子排布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价电子排布式是原子在参与化学反应时能够用于成键的电子,是原子核外跟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
2、排布的原理不同原子结构示意图原理: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核外电子排布图原理:最低能量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外围电子排布图原理: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外围电子,而“原子实”不受影响,外围电子排布式能更简捷地、直接地反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价电子排布图原理:副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除最外层电子外,还可包括次外层电子。
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指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即外围电子排布式。扩展资料: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
电子可看作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当有外加作用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但是它总有要回到基态的趋势。
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的。这两种作用的总结果可以得出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遵守下列次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由低到高)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要从4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即它所处的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的自旋方向。
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根据这个规则,如果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那么,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定相反。
也就是说,每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我们得知:s亚层只有1个轨道,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p亚层有3个轨道,总共可以容纳6个电子;d亚层有5个轨道,总共可以容纳10个电子,f亚层有7个轨道,总共可以容纳14个电子。
我们还得知:第一电子层(K层)中只有1s亚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第二电子层(L层)中包括2s和2p两个亚层,总共可以容纳8个电子。第3电子层(M层)中包括3s、3p、3d三个亚层,总共可以容纳18个电子……第n层总共可以容纳2n^2个电子。
洪特规则从结果总结出来的洪特规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洪特规则的第二个含义是对于同一个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全满(s2、p6、d10、f14)半满(s1、p3、d5、f7)全空(s0、p0、d0、f0)时比较稳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结构示意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外电子排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围电子排布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价电子排布式。
3. 电子排布式的书写规律和价电子排布书写规律
原子最外电子层中电子叫价电子。
spdf那种……东西很多,说不清,简而言之看例子自己摸索吧~
比如H 1s^1(核外电子1)
He 1s^2(核外电子2)
C 1s^22s^4(核外电子24)
O 1s^22s^6(核外电子26)
Na 1s^22s^22p^63s^1 (核外电子281)
S 1s^22s^22p^63s^23p^5(核外电子287)
K 1s^22s^22p^63s^23p^64s^1(核外电子2881)
Ca 1s^22s^22p^63s^23p^64s^2(核外电子2882) 高中(上海)就只要掌握会写1~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如果真的要学,老师会细讲的,先把现在所学的弄清楚吧~
4. 二价、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怎么写
二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3d⁶
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3d⁵
因为三价铁离子比二价铁离子多失一个电子,所以二价铁离子是3d⁶,三价铁离子3d⁵
铁元素是26号元素,二价铁离子核外是24个电子,三价铁离子核外是23个电子。
扩展资料: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之一。有七个电子层,分别用1、2、3、4、5、6、7等数字表示K、L、M、N、O、P、Q等电子层,用s、p、d、f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如钠原子的电子排布1s² 2s² 2p⁶ 3s¹ 。迄今为止,只发现了7个电子层。
用能级的符号及能级中容纳电子数值表达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
电子排布式中的内层电子排布可用相应的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以简化电子排布式。以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的部分称为“原子实”。
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及其补充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排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