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斋是什么意思
供斋,又名供僧法会。施主布施财物于寺中,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三途六道一切有情。受此供养者,以诵经礼佛回向护法龙天,使功德主增福增慧、广结佛缘,所愿皆成。
供斋是内地的说法用词,台湾等地也称为打斋,解释都是一样的,就是在家弟子出资或购买成素食蔬菜等供养一座寺院的出家众吃饭,当然师父们还会用你准备的饭菜上供三宝(供佛),下施众生(施食),圆满你的供养之心。 供佛斋僧和千僧斋不一样。
供佛斋僧比一般的供斋要求发的心就更大些,通常是几天或整个法会的斋食都由你负责出资或事先购买准备好。应与寺院客堂的法师保持沟通,然后再去采购,以免买了很多寺院仓库里还有的如香油什么的,而急缺的面粉什么的恰好又没有,以师父们的需要为主,自己尽力做好就可以。师父不会要求你买多少,一定得出多少钱才能做斋主,往往师父们观察的还是你的发心,为什么做。《地藏经》上有讲,如果六亲眷属去世了,以他的名义在寺院做供佛斋僧,他的业报不管有多重,都会消尽,并蒙佛接引,得到佛国净土。也因此,有很多居士这样做,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正规的大寺院可能还会为亡者单独在地藏殿设立一个亡者的牌位,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对三宝有信心,虔诚的做了,就可以了,不要执着师父是否帮写牌位,也不要执着是不是做的还不够好,切莫贪多求大的去攀比,那样发心就有问题了。 千僧斋是同时供养超过千人的僧团用斋,因为规模大,一般得大丛林,大寺院才能办这样的大法会。
佛经上说,千人的僧团里,就有一个大阿罗汉,我们凡眼不识,所以,如果能供养罗汉用斋,那功德就太浩瀚了。在台湾等地还在供斋的时候给每位出家众赠送一个红包,所以做这样的大法事,需要是很有福报的人哦,确实需要花很多钱。钱怎么来?布施来的,其实你在供斋的时候,就是在做布施呐,所以也有师兄说供斋越多,钱就越多,虽然说法上不太符合佛教,但实事确实如此的。 我们做一切善事,要本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求福而已,尤其做大善之事,发心更加重要。
2. 供斋是什么意思
七月十五日,为佛欢喜日,亦即僧自恣日,若在这天营斋供佛,做种种善事来超度先人,能使先人离苦得乐,从地狱超生到天上。
七月十五日,亦是盂兰盆节,当目犍连最初得到六神通的时候,头一件事便观察自己的母亲,究竟生到什么地方去?一看之下,才知道母亲已堕地狱,因他母亲在生,不信在宝,又悭吝不肯施舍,又杀生,食了很多鱼鳌虾蟹,因为这种罪过,所以随饿鬼地狱,目犍连便赶快地拿一钵饭,送给母亲吃,但当其母拿饭,放进口中时,饭即刻化为火炭,根本不能吞食。目犍连虽有神通,亦无法救母。
一焦急之下,即赶回佛前,求佛慈悲救度他母亲。佛说:‘你母因毁谤三宝,和犯杀生之罪,现在堕在地狱,不是你一人的力量,能够救度,应该请十方高僧,设盂兰法会,设斋供养三宝,大家一齐诚心念经,才能救度你母亲。
’目犍连依言就在那天,设斋供养三宝及十方高僧,方能救了母亲脱离地狱之苦,故相传至今。每年七月十五盛行盂兰盆法会,超度七世父母。
盂兰是梵语,译意为解倒悬,比喻饿鬼在地狱,好像倒挂一样,非常痛苦,盂兰就是专门解救倒悬之苦;营斋,即营办斋菜,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在这天供养三宝,功德最大。故波斯匿王亦就在这天供斋,做了很多斋菜,来供养佛,功德无量.。
3. 请问净空法师供如意斋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不会有空来这里,我们想向您介绍一下:如意斋,就是斋僧的一种形式。用白话说,就是在家居士到寺院里去请出家人吃斋。比如您想到寺院,请全体寺院的僧人吃斋饭,您可以到寺院客堂办理这件事,一般大寺院僧人比较多,一次要花费几千元,如果是小寺院,几百元就可以。根据办斋的规模,分为如意斋、上堂大斋、千僧斋,等等。以下是著名的柏林寺的介绍(摘自柏林寺网站):
十方僧宝,接受居士供养,是名种“福田”。供养十方现前僧,自得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柏林禅寺为满足信众此项功德需求,特设多种渠道,供斋即是其中最方便之项目。供斋分随喜斋、罗汉斋、如意斋、上堂大斋多种方式,居士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可以适当选择,虽然所费资财不等,只要尽心尽力,其所得福德并无差别。诚如永嘉禅师《证道歌》中所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十方檀越如能依此无相布施意趣供僧,其功德之
之殊胜将不胜言喻矣。
供斋费用如下:
罗汉斋:500元
如意斋:1000元
上堂大斋:20000元
随喜供斋费用可自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