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长寄语对孩子的期望怎么写
家长写给孩子的成长寄语
1、别有压力,但也要知道,一辈子的事情就在这半年里了。
2、在新的学年里,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优点,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展现更好的自己,争取更好的成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3、用尽全力,拼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天。
4、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摒弃侥幸心理,厚积分秒之功,去书写属于你自己的美好未来。爸妈最坚强的后盾。
5、竭尽全力,问心无愧。 在战斗。
6、因为有梦,所以心。
7、再不是,也是经历;再遗憾,也不回头。
8、吃好饭,好好学。
9、我相信,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你的。
10、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11、日子再苦总要过。学习再难总要克。踏实走过。
12、孩子,加油,只求无悔。
13、身体第一,注意饮食,踏实学习,不要浮躁。
14、好好生活,充实度过每一天。
15、如果你有那个实力,就好好利用它,它。
16、看到差距,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只要努力,必能进步!
17、抓紧时间,让每一天不留遗憾。
18、好好学习,为梦想,开心充实地过好高三剩下的每一天。
19、在人所不能企及的地方往往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但要在能伸手触及的地方扎根,生长!
20、拼搏奋进!You Very Best!
21、永远充满希望,相信明天。
22、坚持到底,好好学习。
23、希望宿亚杰以前俩年半的时间没有白费, 再坚持100天,争取能考上自己想要去的学校。努力吧!
24、不管你现在位置在哪?你永远是,希望你能处理好自己的时间,巧妙安排学习,不要压力过大,不要太累,抓住重点,巩固不牢 知识,争取做一个最优秀的自己。
25、期待在2014创出很好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26、不要怀疑真爱的存在。
27、不做最好的别人,只做最好的自己。
28、妈妈相信,你敢于挑战自己,你能成功。
29、多看到生活好的一面,千万不要做傻事。
30、改变能改变的一切,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
2. 您对孩子的期待怎么写呀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绝大多数孩子通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和反思。
孩子们对新的学期都充满着希望和憧憬,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业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孩子,如果家长在暑假里采取一些教育补救措施,使孩子们的内心更是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冲动,但这种冲动往往不轻易表露出来。如果家长不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种向上冲动欲望,仍然用老眼光看待孩子,用一些老话题来挫伤孩子,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扑来孩子的心中希望之火。
一、合理理出希望,切勿好高骛远。 新学期,家长往往会给孩子提出一些新希望,特别是一些学业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如果家长对孩子在学业或表现方面的要求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它不仅使孩子得不到积极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会,反而时常经历失败,使孩子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从而进一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成为真正的“差生”。二、尊重孩子个性,切勿相互攀比。
孩子之间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育成标准化的所谓“优质产品”,因为当前的教育标准本身就是低级和片面的(不外乎语文、数学、英语等的考分高一点,表现乖一点等)。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将孩子塑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对个人,就是尽自己的力做得最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把孩子看做平等的个体,尊重他,和他谈心,“建议式”,请他做事,在这种环境中,智力再差的孩子,也会产生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也会充满实现自我的自信。
而不是和别的孩子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有这样的话语:“你看看,隔壁的小王又得了100分,你才得了89分。”
89分就也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啊!如果他真的不努力,应该会得“鸭蛋”。三、目标具体可行,切勿空洞泛指。
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家长应该多制定近期目标:把大目标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分解成一些直观、具体、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样才能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
由于这样的目标经过努力后确实能达到,所以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在管理孩子学习上。
要分解大事、抓紧小事;弱化“大”目标、强化“小”措施——具体表现为:减少对“宏伟规划”的描绘,减弱对名次的要求、加强对丢分的控制。有目标,还必须有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有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
只有认真成事,最后才能事成。如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就不能简单提出,这学期你的数学成绩必须达到95分以上,目标太大。
而应该具体分析孩子在数学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果计算有问题,就督促孩子练习计算,应用题不会分析,就引导孩子分析数量关系。四、善于宽容孩子,切勿以偏概全 孩子是受教育者,他们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中进步成长的。
当家长给孩子提出希望以后,孩子会不自觉的犯一些以前出现过的错误或产生新的错误。这时并不时孩子“老毛病又犯了”。
这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把犯错误的孩子“一棍子打死”。这样就会前功尽弃,也就是有很多家长总感觉到的,孩子开学头几周表现还可以,到了半期以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的原因。
孩子犯错误一般是不自觉,或对错误的后果认识不够造成的。家长如果懂得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能从心底里谅解,这种谅解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
一些科学教子成功的家庭都会发现:孩子有过失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机,有些教子技高一筹的家长,他们的教子秘诀是宽容孩子的过失。必要的时候,甚至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保密,以免其自尊心受到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有过失的孩子会像枯死的小苗儿又复苏过来,吸取教训,加倍努力,进步很快。家长们切记——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
3. 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怎么写
父母有了孩子自然会对孩子的未来有美好的期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内容是不同的。人们最常说的是"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常见的是:想让孩子上好学校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出国留学,学成后留国外发展,一生有个好的职业,收入丰厚,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有幸福的一生;等而下之的是:尽量供孩子上学,家长认可砸锅卖铁也愿意供孩子上大学,孩子实在考不上也没有办法;再次一点的是:孩子念完九年一贯制,有点文化能识字、记帐、写信……够用就行了,早点谋生,一辈子不求大富大贵,能有个饭碗、有个一技之长,能平平安安过日子也就可以了;更次的是:根本没考虑过这些问题,抱着活一天混一天的想法,赶着往前走,谁知道这孩子将来能啥样,能好更好,不好也就那么的了…… 这些不同的看法摆在家长们的面前,大家自然能分清高低好坏,可是不劳你多说,对后两种人,你即便劝他,他也不一定能听。 我却以为这些期望都太低,我主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应当更高些,也就是说要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物看齐,把孩子培养成杰出的优秀人才:学者、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这样岂不更好? 要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36333道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人有了崇高的理想目标,就会朝那个目标努力,反之,如果紧紧抱着最低的想法,他也就无须努力了,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考上好大学,孩子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古人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那些对孩子期望极低的父母,可以说是"欲求其下,必得下下”这不是很糟糕的事情吗?当今,社会上那些没有多少文化、品德低下、行为野蛮、只能为糊口奔走,甚至为不劳而获干出各种坏事的人,不就是由这样过低期望的父母教育出来的结果吗? 有人说,对孩子期望高是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并且不少的孩子正因为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反而闹出很多的问题……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孩子教育成不成功是教育的思想方法问题,而不是"期望"问题。所以期望高些总是好事,是必要的,决不是过错。
我国的传统向来以谦虚为美德,好像在人面前总是低着头谦卑些好。美国人教育孩子: "长大要当总统!" 孩子犯了毛病,大人就说他: "你长大,不想当总统了?"中国的家长怕没有一个人会说:“孩子,好好努力,长大了去当国家主席、总理……”如果孩子真这么说了,大人一定会斥责他:“不许瞎说!”我们不能让孩子有个更高的理想吗?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目标的孩子能有努力奋进的动力吗? 这个问题谈到这里己无须多说,很多家长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愿父母们对孩子的启望更高些,更下功夫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好些再好些。
4. 您对孩子的期待怎么写呀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绝大多数孩子通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和反思。孩子们对新的学期都充满着希望和憧憬,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业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孩子,如果家长在暑假里采取一些教育补救措施,使孩子们的内心更是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冲动,但这种冲动往往不轻易表露出来。如果家长不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种向上冲动欲望,仍然用老眼光看待孩子,用一些老话题来挫伤孩子,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扑来孩子的心中希望之火。
一、合理理出希望,切勿好高骛远。
新学期,家长往往会给孩子提出一些新希望,特别是一些学业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如果家长对孩子在学业或表现方面的要求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它不仅使孩子得不到积极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会,反而时常经历失败,使孩子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从而进一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成为真正的“差生”。
二、尊重孩子个性,切勿相互攀比。
孩子之间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育成标准化的所谓“优质产品”,因为当前的教育标准本身就是低级和片面的(不外乎语文、数学、英语等的考分高一点,表现乖一点等)。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将孩子塑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对个人,就是尽自己的力做得最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把孩子看做平等的个体,尊重他,和他谈心,“建议式”,请他做事,在这种环境中,智力再差的孩子,也会产生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也会充满实现自我的自信。而不是和别的孩子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有这样的话语:“你看看,隔壁的小王又得了100分,你才得了89分。”89分就也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啊!如果他真的不努力,应该会得“鸭蛋”。
三、目标具体可行,切勿空洞泛指。
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家长应该多制定近期目标:把大目标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分解成一些直观、具体、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样才能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这样的目标经过努力后确实能达到,所以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在管理孩子学习上。要分解大事、抓紧小事;弱化“大”目标、强化“小”措施——具体表现为:减少对“宏伟规划”的描绘,减弱对名次的要求、加强对丢分的控制。有目标,还必须有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有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只有认真成事,最后才能事成。如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就不能简单提出,这学期你的数学成绩必须达到95分以上,目标太大。而应该具体分析孩子在数学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果计算有问题,就督促孩子练习计算,应用题不会分析,就引导孩子分析数量关系。
四、善于宽容孩子,切勿以偏概全
孩子是受教育者,他们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中进步成长的。当家长给孩子提出希望以后,孩子会不自觉的犯一些以前出现过的错误或产生新的错误。这时并不时孩子“老毛病又犯了”。这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把犯错误的孩子“一棍子打死”。这样就会前功尽弃,也就是有很多家长总感觉到的,孩子开学头几周表现还可以,到了半期以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的原因。孩子犯错误一般是不自觉,或对错误的后果认识不够造成的。家长如果懂得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能从心底里谅解,这种谅解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一些科学教子成功的家庭都会发现:孩子有过失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机,有些教子技高一筹的家长,他们的教子秘诀是宽容孩子的过失。必要的时候,甚至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保密,以免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有过失的孩子会像枯死的小苗儿又复苏过来,吸取教训,加倍努力,进步很快。家长们切记——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
5.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怎么写
孩子永远都是父母心中最大的财富。虽然这样,但并不能说父母对孩子一点期望都没有,那么普天之下的父母到底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呢?是一心希望孩子功成名就,还是只是对孩子提出普普通通的要求?
为了了解父母的心声,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一些父母只要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走自己的路,达成自己的心愿。一些父母只要孩子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快快乐乐的就好。 还一些父母希望她未来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幸幸福福。这些期待与要求真的很简单,也很朴实,也是每一对父母一生对孩子最大的心愿。
6. 家长写孩子的期望和优点 作文怎么写
天下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将来能够好好的生活,甚至能够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很多情况下,家长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化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所以, 。天下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将来能够好好的生活,甚至能够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很多情况下,家长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化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所以,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许多评价标准。
很久以前在罗马,有个小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那么理想,成天郁郁寡欢。一次,父亲把他带上罗马一座高高教堂的塔顶。“往下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指着像蜘蛛网般的街道说,“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那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多么聪明、豁达的父亲!他以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第二,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聪明的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先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外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达到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孩子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或钟爱的;孩子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