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写一到十的拼音和声调
大写一到十的拼音和声调如下:壹,拼音:[yī]。
贰,拼音:[èr]。叁,拼音:[ sān]。
肆,拼音:[ sì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65656662]。伍,拼音:[ wǔ]。
陆,拼音:[liù]。柒, 拼音:[qī]。
捌,拼音:[bā]。玖,拼音:[ jiǔ]。
拾,拼音:[shí]。拓展资料:一、壹 读音:[yī] 部首:士 释义:数目“一”的大写。
多用于票证、账目等。二、贰 读音:[èr] 部首:贝 释义:1.数目“二” 的大写。
多用于票证、账目等。2.变节;背叛:~臣。
三、叁 读音:[sān] 部首:厶 释义:数目“三”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四、肆 读音:[sì] 部首:聿 释义:1.任意而行,不顾一切:~无忌惮。~行无忌。
2.铺子;商店:市~。酒~。
3.数目“四”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五、伍 读音:[wǔ] 部首:亻 释义:1.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 2.同伙的人。
3.“五”的大写。见〖数字〗。
4.姓。六、陆 读音:[lù][liù] 部首:阝 释义:[lù]:陆地,高出水面的土地。
[liù]:数目“六”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七、柒 读音:[qī] 部首:木 释义:数目“七”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八、捌 读音:[bā] 部首:扌 释义:数目“八”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九、玖 读音:[jiǔ] 部首:王 释义:1.像玉的浅黑色石头。2.数目“九”的大写。
多用于票证、账目等。十、拾 读音:[shí][shè] 部首:扌 释义:[shí]:1.从地上捡起东西。
2.整理。 3.数目“十”的大写。
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shè]:轻步登上。
2. 大写数字一到十偏旁拼音
数字一到十的大写为:壹 、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拼音为:[yī]、[èr]、[sān]、[sì]、[wǔ]、[liù]、[qī]、[bā]、[jiǔ]、[shí] 偏旁为:士、贝、厶、聿、亻、阝、木、扌、王、扌 壹 [yī]:"一" 的大写。
常用于支票、银行票据等,以避免差错或涂改。 ①《荀子·大略》.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
②《左传·昭二十年》. 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③《说文》.壹,专一也。贰[èr]:"二" 的大写形式,用来计数和记账。
变节,背叛,贰心。 ①《说文》.贰,副益也。
②《易·坎卦》.簋贰用缶。③《周礼·乃酒正》.大祭三贰。
叁[sān]:"三" 的大写形式,一般用于钱财记账方面,如叁佰元整。 ①《广雅》.参,三也。
②《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③《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肆[sì]: 数词上是四的大写,如肆仟元整。 ①《诗·小雅·楚茨》 .或剥或享,或肆或将。
②《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③ 如:肆筵(摆设筵席);肆肆(并列的样子) 。
伍[wǔ]:五的大写。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
古代军队的编制。 ①《管子·小筐》.五人为伍。
②《墨子·公输》 .全伍为上。 ③《易·系辞上》.参伍以变。
陆[liù] [lù]:高出水面的土地,六的大写。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
①《说文》 .陆,高平地。 ②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
③ 如:水陆兼程;水陆交通 。柒[qī]:七的大写。
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 ①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字书皆有之。
捌[bā]:现在通常用于记账时作八的大写,古代的意思是一种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 ① 《淮南子·说林》.故解捽者不在于捌格。
玖[jiǔ]:玖是一个汉字,原意是像玉一样的浅黑色石头。现基本用法是数目字“九”的大写形式。
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①《说文》. 玖,石之次玉,黑色。
② 《诗·卫风·木瓜》.报之以琼玖。 ③ 《诗·王风·邱中有麻》.贻我佩玖。
拾[shí]:作动词时可以指从地上拿起。也可以用作数字十的大写。
① 《韩非子·说林下》.妇人拾蚕。 ②《仪礼·大射仪》.拾发以将乘矢。
③ 《礼设·投壶》.请拾投。
3. 汉语拼音一到十怎样写
汉语拼音一到十的写法如下: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 bā, jiǔ, shí。
一的声母是y,韵母是i,声调第一声;二没有声母,韵母是er,声调第四声;三的声母是s,韵母是an,声调第一声;四的声母是s,韵母是i,声调第四声;五的声母是w,韵母是u,声调第三声;
六的声母l,韵母是iu,声调是第四声;七的声母是q,韵母是i,声调是第一声;八的声母是b,韵母是a,声调是第一声;九的声母是j,韵母是iu,声调是第三声;十是整体认读音节shi,声调是第二声。
汉语拼音是声母和韵母的组合。
韵母是一个音节中的除去声母余下的部分。韵母必须包含有响音,一般是元音。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由2个以上元音构成的称为复元音韵母。普通话中共有39个韵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433616138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