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壮士暮年”是谁写的,主旨是什么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龟虽寿》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téng)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5.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6.伏:趴 7.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8.已:停止。 9.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10.但:仅,只。 11.养怡:指调养身心,保养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12.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13.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能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 同矣!”“螣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编辑本段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讲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
《龟虽寿》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螣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颂说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临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2. 对曹操暮年写下 龟虽寿 有何感想
《龟虽寿》这首诗,我在上大学时期已读过,那时只是从字面上知道一些大意。工作期间,经常在退休后,每次翻到它,在欣赏之余,总不少体味和感触,曹操在诗的头两句中就指出,尽管神龟寿长,腾蛇成仙,但它们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神的到来。接着曹操以老骥自喻,表达了自己统一全中国的志向和抱负。他说:“年纪老大的骏马还在槽里吃草,因为它仍有奔驰千里征途的志向,英雄侠士那时到了晚年,雄心:仕志却丝毫未减。”诗的最后两句特别强调指出:“人的寿命长短不是由天而定,身心修养可以健康长寿。”曹操这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精神,使人对生命顿有”彻悟”之感,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万物来自大自然,万物还归自然,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春去秋来,光阴如流水,悠忽已至老年,这是人人必经之路,又有什么可伤感和恐惧之处呢?
然而,识尽天年百岁乃去之际,我常闻有些退休老同志谈自卑之感,老了不中用失落之”叹息”。感觉日子不长了,整天在消沉和无奈之中度时光,才是老年人最可悲的事情:回首往事,我们这批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大多参加过战争,为新中国建设流过血和汗,他们没有“虚度年华”,老年人应当有这种知足感和自豪感。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健康享受每一天,既然到了晚年,就不要自寻烦恼,应淡泊宁静,知足常乐。以乐观、豁达、进取、宽容的心态进入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在活动中领悟”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之豪迈,陶醉在多姿多彩的金色晚霞里。
第二个体会是曹操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不仅是古人,也是今天健康活动中遵循的指导思想,人的寿命长短、体质好坏,绝非由天而定,青春、健康、长寿的钥匙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通过自己正确的、符合生命规律的身心锻炼,才能实现防病祛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如今社会,政通人和,不少单位和社区为全民健身多方创造条件,许多正确的、符合生命规律的健身方法也应运而生。我们应该寻求老当益壮的精神支柱,崇尚心灵之美的浩然正气,机灵聪慧的勤学苦思,描竹绘梅的粉墨丹青,远望旭日东升的登高远足,以及使人青春常驻的歌声笑语,更要喜看鱼游碧水的湖边垂钓,还可舞剑打拳体会东方武功的神韵……只要有积极的心态,有很多通向健康长寿的大道。
《龟虽寿》之诗还告诫人们:“养生是人一生中的事情,老年人需要养生,中年人也需要健身。曹操这种养生观和现在实施的“全民健身”教育如出一辙。
人的生命过程好像画一条弧线,这一条弧线由三个阶段组成,即上升阶段一波峰阶段一下降阶段,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个旺盛一发达一衰老的规律。然而,尽量延长中间波峰阶段的时间,使其缓慢下降,争取晚点到“终点”,却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3. 求在暮年写下的宋词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西江月】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
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醉蓬莱]余谪居黄州。
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楼。
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
念此惘然。故作是词(宋·苏轼)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
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
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
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
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