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收藏怎么写
我的收藏 它算不上什么奇珍异宝,没有华丽的外表;它算不上是异常贵重,不是世间罕见。
但它被我视为一件珍品,至今收藏。 它的背后没有映衬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蕴含一个催人泪下的情节,它再普通不过,平凡不过,但它贯穿了我一次特殊的经历,别样的感受。
它一直摆在我书桌上方的柜子上,与许多工艺品摆在一起。它是一颗鸵鸟蛋,它是白色的,很大,比普通鸡蛋要大上十几倍,在它的底部,有一个小洞。
在它的身上,有一些细细的裂纹,那是时间在它身上画下的曲线。 有人会说,鸵鸟蛋有什么稀奇,随便在工艺品商店就能见到,买一个回来不就行了?但我这枚鸵鸟蛋,它并不来自工艺品商店,它的来历引出了一个故事:那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上完补习课,跟我一同补习的一位同学邀请我去他家吃饭,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我当然愉快地答应了。
到了他家,他的爸爸妈妈说要给我吃一样特别的东西,说非常好吃,当时是个小馋猫的我可是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尝。过了一会,菜端上来了,我一看,是一盘炒蛋,蛋的颜色是金黄的,比普通的蛋要漂亮得多,诱惑的阵阵香气向我袭来。
我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那种软滑的口感非常好,且伴有浓香,真是好吃极了!令我是“磨齿难忘”。 饭后,已经近乎被这道菜弄得陶醉的我急切地问叔叔阿姨这鸡蛋是从哪买的。
他们看了看还被蒙在鼓里的我,笑了起来,说道:“这哪是什么鸡蛋啊,这是鸵鸟蛋!”“什么?是鸵鸟蛋?!”我惊讶的叫了出来,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刚才吃下肚子里去的,竟然是鸵鸟蛋!我急切地想看看鸵鸟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叔叔阿姨就把鸵鸟蛋拿了出来。我第一眼看到这陌生的玩意,印象是它很大、很白;当然,还有底部的小洞,是为了让蛋黄和蛋清流出来打的。
我把它拿在手里反复把玩,因为这东西对我来说是在太新奇了。叔叔阿姨看我喜欢,在走的时候把它送给了我。
就这样,它来到了我的柜子上。 后来,我知道了工艺品商店里卖的都是空蛋壳,像这样完整的鸵鸟蛋是很难弄到的,我也不知道我那位同学的父母是怎样弄来的,也许是费了好大劲吧!自从那天以后,我也再没吃过它。
我的收藏 珍品是指价值非凡的精致物件,它人人爱戴,爱戴它的美、它的价格,其实这一切都是物以稀为贵罢了。而我心中的那件珍品却是一件无价宝,它在我眼中是全世界最、最、最可爱、珍贵的宝贝了。
它是谁?就是我从小到大的最爱——一个逗人喜爱的小布偶。 别小看它是一个成千上万的小朋友家必有的小布偶,普普通通,不以为然,但是它陪伴着我成长,伴我经历着许多欢笑与泪水。
虽然我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不像大人们那样饱经风霜,生活阅历丰富,谈不上有许多痛楚事,但是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像我这样的中学生多得是,我们现在踏进了多姿多彩的少年时期。正是问题多多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常提醒自己。
而我的座右铭储存器就是我的玩伴——小布偶。 记得这个小布偶是父母送给我的最后一个小布偶,因为那时我已经六岁多,得到这个小布偶时我欣喜若狂,一直抱了它一整晚,简直爱不释手。
但在我记忆中,有一次,我和堂妹一起玩耍,正玩得兴高采烈,突然,我听见身后“嘭”的一声,爸爸最爱的小花瓶掉在地下来破了。我本以为不关我事,但细想原来刚刚我把爸爸的花瓶拿来装水,然后随手乱摆它,可能就是摆在桌子的边沿,放得并不稳,接着又跑去玩,没把它放稳。
本已经弄得遍地是水,现在又搞得遍地瓦片,惨了,这次可被爸妈收拾得……在这思索期间,我听见一些十分恐怖的脚步声逼近,就像恐龙的脚步声,不,是大象才对,我很想逃,可是怎逃也逃不出家门。我紧抱着我心爱的小布偶,手心冒出了冷汗,怎么办?爸爸和妈妈同时进来了,见到厅里这状况,火冒三丈,立刻不约而同地问:“是谁弄的?肯定是你,顽皮的家伙!”他们气冲冲地看着我。
我的脸蛋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立刻说:“不是我,是她,是堂妹弄的!”我把手中的小布偶抱得更紧。堂妹辩到:“不是我,我没有……”“你有!”我打断了她。
她委屈地哭了,妈妈立刻边抚摩她的头,边叫她不要哭。爸爸对我说:“你别再推卸了,我知道是你弄的烂摊子,你弄破了我最心爱的花瓶,我是很心疼,但是你骗我,我更加心疼。
从小我们就教你做人要诚实,你知道吗?”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话音刚落,我的泪珠儿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样流了下来,把小布偶都弄湿了,我跑进了房间,爬在床上哭,把门反锁了。
我一直抱着小布偶,不久就睡着了。在梦里,我听见了一把陌生的声音“你怎么了,小主人?”“你是谁?”我疑惑地问。
突然我看见了我的小布偶,它竟然出乎意料地会说话。“你这次真的做错了。”
“我知道。我是不应该骗爸妈的,可我又不想被他们骂一顿,惟有推卸到堂妹身上!”我低下头说。
“可是你有想到你堂妹的心情吗?她被你这样一说,她可能也会无辜挨骂,难道她不怕被你父母骂吗?她比你小,不懂事,你就欺负她,你这样做是十分自私的,而且你撒谎,这不是一个好孩子的行为!”听了这番话,我的脸简直像被一个又一个西红柿扔到。
2. 红的拼音怎么写
红是个多音字。
部首:纟
五笔:XAG
笔画:6
hóng
1.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gōng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3. 王垿的拼音拼音怎么写
王垿
读音:wáng xù
王垿(1857-1933),书法家。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山东莱阳蚬子湾王氏人。翰林王兰升次子,资秉绝伦,文辞壮丽。光绪己卯年举于乡(1879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兄长塾庚寅进士,同官翰林,一时有郊祁之目(宋代宋郊、宋祁同时中进士,做显官,后称兄弟并美为郊祁)。历充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甲午大考二等。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因他在1894年大考翰詹时得第二名,一年后转左春坊左赞善,以后又升为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逼通州,其护驾西行。至西安,遂升国子监祭酒,1901年冬慈禧返京,清廷赏护行人员,王垿被赏戴花翎。1903年授河南学政,督学河南兼授翰林院学士,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907年又署法部右侍郎兼实录馆副总裁,为光绪写《实录》。辛亥革命后,1912年王垿欲回莱阳,因天津兵变,路途受阻,又闻莱阳也哗变,遂至青岛定居,因思念故里,遂将居所称为“寄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