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笔字的起笔,顿笔如何写好
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安排笔画,左右结构的字有左右对称的,也有左右不等的,意在笔先安排好疏密,字体的上部要比下部紧凑,还要自己不断体会。
如果是初学者,应该:
1.先练楷书,打好基础.
2.找好字帖,仔细观察其中字的笔画结构特征.
3.先练小字,然后在报纸上写,最后才是宣纸.
4.建议一开始最好双钩练习,也就是把纸放在字帖上,用铅笔勾画出形状,再填充;然后是单构,也就是只用线条把字勾出来,最后才脱帖写.
5.切忌浮躁,写时可以放放音乐.
6.勤练多想,光写不看是没有用的.
7.用好的墨汁,建议使用一得阁,用好的毛笔.
8.可以多参加比赛,锻炼自己,增强信心
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
2. 小学顿笔字怎么写
顿笔一般在转折处或一个字的开始用,在折处轻轻按一下(不要故意按),在回锋,使那个笔画更圆润. 而笔锋就是笔的顶尖端. 顿笔是将笔锋下按并稍作停笔,这样笔锋接触纸重,注墨多,顿处的笔画则显得粗壮。
笔锋就是笔毫最有弹性的地方,约在笔毫的尖部三分之一处。 所谓“顿”就是笔锋著纸后轻轻地上下拦动几下,其目的就是将外露於线条之外的笔锋调整到线条这中,使之“藏锋”。
书法笔画线条起笔时要求“欲右先左”,即如果笔画是从左往右写的话,起笔时要求笔画先从右往左写,然后再回过来从左往右,这样做的上的也就是让笔锋藏於线条之中。顿笔时可以调整笔锋运行的轨迹方向,还可以产生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变化的线条才能产生韵律,只有有节奏和韵律的线条才有生命力。
3. 【怎样教一年级写字】
我去年教一年级时做了一个试验:像教书法一样教写字从教写一、二、三起,我就教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学习汉字的起笔、收笔、顿笔、笔画的走向长短、汉字的书写的艺术特征等书法知识.其实很简单.先说时间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课的写字内容只有三个字,就是写一、二、三.《识字一》第一课时读儿歌、记生字.第二课时稍作复习,可以拿出三十五分钟来教学这三个汉字,还用愁时间不充分吗?整个一年级每课要写的字都是三到四个,新的笔画一个左右,只要我们不在课文内容理解上浪费时间,把握住年段特点,每一课都可以保证有三十五分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写好每个字.有了这样训练打下的基础,到了一下写字任务较重时,学生的书写经验和读帖能力已经很不错了,每课重点指导他们写两到三个有典型意义的字,再由他们自己分析上到五个字,一课八到十个字连讲到写完也只要二十五分钟左右了.再来说说学生听不听得懂的问题.就以一、二、三的教学为例:教一时,我先告诉学生,这一笔叫横.然后请学生观察横是不是从头到尾一样粗.学生肯定能看出,横的头和尾粗,中间细.我就一边板书示范一边告诉学生,横的头叫起笔,写起笔时先向右下方顿一下笔,再向右写横,要写得平平的,这叫行笔.写完了时候再向右下方顿一下笔,最后向回收笔,这就叫回锋.这样讲完了,我就带着学生一边用手指书空,一边跟着我念——“起笔先向右下顿顿笔,行笔慢慢要写平,收笔先顿再回锋,写成一个漂亮的横.”练习几遍以后,我再请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一.横要平,一是不是写得平平的,前后一样高呢?学生一看就会说,不是,一是前面低,后面高.我就一边示范一边告诉学生,这叫起笔低,收笔的位置略高一点,咱们的汉字书写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成为艺术的文字书写,原因就在于汉字书写时这种巧妙的斜中求正的写法.看,一的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的下方,顿笔以后微斜向上行笔.看,过了竖中线后,就已经斜到了横中线的上方.前面低,后边高,这个字怎么求正呢?我们就把高的部分稍稍写长一点,顿笔顿重一点,回锋收精粗一点.看,这样,这一横既不死板得像根棍子,又非常平稳.然后学生在书上描红,我再请几个学生上台写、点评,学生就能掌握一的大致写法——微微上斜,前轻后重.教二时,我教学生观察横有长短.短横起笔收笔都较轻.巩固长横的写法.教三时,我教学生汉字书写讲求变化,同一个笔画横重复写遍,每一横的写法都要求变化,第一横短,第二横更短,第三横像大地把上面的两横都托起来,起笔收笔要有力.最后让学生每个字在田字格本上带拼音练写四个空一格,检查一下再写四个.面批改错,及时指导.最后说说学生能不能写好的问题.一开始就能写好的学生是天才.第一次作业交上来,一般都是满本子“哑铃”——学生为了写好起笔收笔,又控制不好,结果横都像哑铃或者狗骨头.我表扬,大大的表扬,真诚地表扬,还鼓励他们,开始只要按老师教的去写,顿得不好看都没关系,每天练,就一定会写得和书上印出字一样漂亮!结果学生都这样去练,字都越写越漂亮.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五十多个学生中十个左右的同学的字间架笔锋都漂亮,就像字帖一样漂亮.(不是专门写时才这样,而是随时写字都这样,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试卷上都是这样的字哦.)中间层次的孩子们都是比较标准方块楷体,大小、间架都不错,就是笔力笔锋欠缺一点.只有几个学生的字写得不行,但是和其他班级差一点的学生比,就算是好字了.而且我自己每天为了教字,也用心研究和练习粉笔字,自己的粉笔字也有非常大的进步.。
4. 书法中的“顿笔、行笔、收笔、起笔”都是什么意思
“顿笔”,也就是按笔,而且是重按,也就是使力较大。在不同笔画中,顿笔也有所不同。在横画中,顿笔会稍平,竖画中则会稍竖。正确的写法是从左上向下按,是凌空取势,重按后逐渐提笔。
“起笔”、“行笔”和“收笔”,则是指书写一种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写任何一种点画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所谓“逆入、涩行、紧收”,便是这三种用笔方法的要诀。
“起笔”要“逆入”,即逆锋起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应凌空取逆势落笔,这样用笔格外有力。
“行笔”要“涩行”,即书写者人为地制造一种阻碍笔锋运行的力量,同时又客服这种力量而前行。
“收笔”要“紧收”,即回锋紧裹收笔。写竖画时,笔到尽处,将笔锋向上回缩收笔;写横画时,往右行笔,写到尽处,应将笔锋向左回收。这样笔画含蓄、浑厚有力。
扩展资料: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
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5. 书法用语顿笔,行笔,收笔,起笔,它们都是什么意思
顿笔是“提按”技法中的“按”,而且是重按。用硬笔写到纸上,就是很小的一个点。这个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的笔画和字来定的,如横的顿笔稍平,竖的顿笔稍竖。一般来说,正确的顿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不破坏笔画的原貌,如“ ”不能写成“”该平的还是平的。
2、顿笔是笔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在原有笔画上的装饰。
3、顿笔是一次写成的“点”而不是机械的“点回”,更不是反复地涂描。
顿笔的正确写法:从左上向右下按,方向基本是在45度角,以横为例:顿笔――向右行笔――顿笔(回锋)。前一个顿笔是凌空向右下按(凌空是笔尖在触纸前已经在空中开始运行了),后一个顿笔是在收笔时直接向右下按。虽然写顿笔时有一个停顿及下按的动作,但整个笔画的书写过程应该的连贯的,看似有三步,实则是一气呵成写出来的,熟练后只需一个节拍。同时收笔处的回锋应该根据下一个笔画来选择合适的角度,有时可以忽略不写。
至于行笔,收笔,起笔。简单理解,每一个笔画都会有开始-运行-结束,所谓的开始便是起笔,中间的运行便是行笔,最后自然就要收笔。
提到起笔,行笔,收笔,那么就肯定要提到笔锋。
起笔有两种,藏锋和露锋,
所谓藏锋就是不露笔尖,可以使得笔划较浑圆,基本写法就是欲右先左(横划),欲下先上(竖划)。
所谓露锋,指下笔时,笔锋外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就不用再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了。
那么行笔,主要分为中锋和侧锋,有的人会提到偏锋。
中锋:亦称正锋,即笔杆垂直,笔锋在笔画中行,其线条两边齐平,圆浑饱满,有立体感。中锋行笔自古被认为是书法用笔中“千古不易”的准则,学书者不可逾越。
侧锋:起笔时,笔锋处于偏侧状态,通过行笔逐渐调整笔锋,至收笔时笔锋基本回到正锋状态的用锋方法。
偏逢:行笔时不调整笔锋,笔锋始终在笔画的一侧,笔腹始终在另一侧,形同横扫。偏锋发挥不出笔毛的弹性作用,所以笔毛始终立不起来,形成的点画就糊涂、轻浮、浅薄,是初学书法之大忌。
收笔时,分为回锋和出锋
回锋:意思是在书写结束后,往回收进,凡点、横、竖等笔画都应有去有回,回锋的作用,是辅助点、画更圆满沈稳。
出锋:就是那些最后带“尖”的笔画啦,比如撇,捺,提,钩等等,隶书里面的燕尾横。
6. 钢笔“点横竖撇捺折提弯钩”要怎么写
(1)点:左点、右点、长点、方点及圆点. 写法:点是由左上方,向左下方由轻到重,顿笔而成. (2)横:平横、斜横、左横及右横. 写法:横画的要点是起笔、收笔时要顿笔,中间轻快. (3)竖:悬针、垂露及短中竖. 写法:竖画的起笔要轻顿、垂露竖的下端也要顿笔. (4)撇:平撇、竖撇、横撇、长曲撇、短曲撇、长斜撇及短斜撇. 写法:先向右下方轻顿,再向左下方轻快撇出. (5)捺:横捺、竖捺、侧捺、短捺及反捺. 写法:由轻到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行笔,底刃取平. (6)挑:斜挑及平挑. 写法:向右下方轻顿一下,然后向右上方挑出. (7)折:竖折、横折、撇折及捺折 写法:在折角处要顿一下,然后再转折. (8):戈、竖左、竖右、横、曲、孤弯、斜、包及长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