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管理的命令的令
行政指令是指行政主体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方法。
1.法定的权威性。据《宪法》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首脑,才能发布命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发布命令。军事机关经常使用的“命令”,是军事文书,不属于行政机关公文。
一般来说,各级地方政府较少使用这种公文,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才比较经常使用命令(令)。
虽然命令(令)本身不是法律、法规,但有些公布重大行政措施或发布行政法规的命令(令),对措施或法规生效的日期、施行范围的规定,都具有法律效力。
2.执行的强制性。命令(令)是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对重要的行政工作进行决策性指挥的工具,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命令一旦发布,不管下级机关是否同意,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困难,都必须无条件地、不折不扣地执行。令出必行,违反命令或抗拒执行命令,将受到处罚。
命令(令)的主要类型/命令 (令) 编辑
1.任免令。用于任免国家行政机关的首长。
2.公布令(发布令)。用于公布重要的行政法规、规章。
3.行政令。主要用于公布重大的强制性行政措施。
4.嘉奖令。用于表彰有功人员和先进单位、集体。
命令(令)的结构和写法/命令 (令) 编辑
命令(令)一般由标题、编号、正文、签署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3034和日期四个部分组成。
1.标题。命令(令)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关于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实行戒严的命令”,三个要项齐全。行政令、嘉奖令的标题都用这种写法。
二是发文机关(或机关首长)+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等。这种写法多适用于任免令和公布令。
2.编号。命令(令)的编号有两种:
一是标题三个要项齐全,编号用发文字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其编号是“中发[1987]**号”。这是**1987年发文的顺序号,如例文5编号。
二是标题只有两个要项,用于个人名义签署的命令。编号用流水号,即从该领导人任职时开始编排,至任职期满为止,下届新领导人任职后又重新编号,如例文1、例文2。
3.正文。命令(令)的种类不同,正文的写法也有所不同。
(1)任免令的正文一般包括任免的依据、被任免者的姓名及所任免的职务,是命令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类型。
(2)公布令的正文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所公布的法规名称及其依据;二是施行的日期。至于法规的全文,则多数作为公布令的附件。
(3)行政令的正文一般由发令原由、命令内容和执行的要求三部分组成。原由部分主要是说明发布该命令(令)的原因、目的和依据。这部分写完后,一般要用过渡语来衔接下文。例如:“为此,发布命令如下”、“为此,现发布如下命令”、“为……特命令”等。命令事项是正文的主体部分,一般都分条列项。要求内容陈述得当,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用词准确,语气肯定,绝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执行要求是正文的结尾部分,主要说明执行的办法、措施等。
(4)嘉奖令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嘉奖对象的主要事迹及简要评价,这也是发文的依据和目的。第二部分写命令事项。这部分是嘉奖令的主体,写明对有功人员嘉奖的办法,要求用语准确,文字简洁,叙述条理清楚。第三部分是结尾,提出希望和号召。
4.命令(令)的签署和日期。命令(令)有签署领导机关名称的,也有签署领导人姓名的。凡签署领导人姓名者,必须标明该领导人职务的全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朱?基”。署名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发布命令(令)的年、月、日,写在签署的下面;也有的命令(令),在标题下注明发布时间。
2. 命令造句8字
1. 作为下级,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上级的命令。
2. 连长发布命令,今晚突袭八里屯。
3. 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做是神的命令。
4. 未得之前是请求,既得之后是命令。
5. 法律的效力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
6. 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
【命令解释】:1.发令以使之。谓发令而使其做某事。现指上对下发指示。 2.帝王的诏命;朝廷的文书。后指上对下所发的指示。近义词:下令 饬令 敕令 号召 号令 反义词:请求 恳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