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一篇桂花的作文,怎么写
中秋节到了,桂花又开了。
在姥爷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龄还要大的桂花林,妈妈常带我去闻那桂花的香味。她说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
它小小的花瓣却会散发出迷人的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
桂花便成了妈妈最喜爱的花了,然而我却不以为然。 最近,我读了女作家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作者对桂花香味的“魂牵梦索”,让我对桂花有了种好奇。
带着这种好奇,我又找来了《桂花香飘云天外》、《杭州:飘落一身桂花雨》等有关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们为什么对桂花如此喜爱。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
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
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 好美的语句,好美的花,文章对桂花的描写是那样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话色彩,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仙乐飘飘的梦境里,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气息。慢慢地,我对桂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桂花分金桂、木樨、银桂、丹桂……”我装着老道的样子对妈妈说着,牵着妈妈的手,在中秋月下,走进老爷楼下的那片桂花林。 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
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
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原来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桂花,曾经并未使我心动,也未使我心欢,可是当我走进它,聆听漫天花之语时,它的无言,早已胜过了有声。
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间,它告诉了我它所有的美丽,同时,它也向我倾诉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诉我它的香气怡人,它对我诉说它的舞姿缤纷……这怎不让人兴奋,我沐浴了一场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梦里全是它。
月亮圆了,桂花开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
2. 怎么写桂花的作文
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一到,整个院子就会飘起阵阵淡香味! 最记得小时候的一个画面就是公公老爱站在树下拎着一杯水在那儿濑口,然后口里念念有词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老以为那棵树会跟他聊天。
我是跟着祖父母长大的。毋庸质疑,我就是家里的小祖宗。
由于公公是一位将军,家里的副官更封我为“将军的将军”。由此可知我那一生在战场出生入死的公公。
是如何地拿我可奈何。 有一年,一位李先生到一些老朋友家拜会,碰巧我放学回家看到一堆黑车子离开家的巷子,我跑回家问副官又是谁来了,就听到一声雷声响起,公公大发雷霆的斥责我的行为。
我以为他是骂我乱拆他的东西,没想到他竟然说我把他的牛皮纸袋拆坏了,那个袋子是可以再使用的。然后就一阵什么浪费国家资源啦,不爱惜东西等等的名号全给我套上。
我备感委屈的哭了起来,不过就一个破纸袋嘛,他说得好像犯下滔天大罪!我不只哭,还从楼下哭到楼上给我婆婆听,再从楼上哭到楼下的房间,然后再遵照八点档的剧本,把房门反锁起来。公公骂得越大声,我就哭得越歇斯底里。
当时大概整条巷子都被我们祖孙的二重奏给淹没了。之后慢慢的声音小了,我把耳朵挨着门板朝外听,屏息间听到公公走近我的房门,故作轻松的说:“袋子里头不就一张照片嘛,有什么好看的?那么丑!要就给你嘛!何必把我的袋子给拆坏了呢?”说毕,我就瞧见一张八开大的脸从门缝底下给塞了进来,上面写着: XX同志惠存,某某敬上。
公公十六岁就进了军校,及后在战场上与日本军兵刃相见,几度死里逃生,可以说一生都有奉献给了国家。老来过着半退休的生活,也仍是一概与俗无争的气魄。
如果你问他最喜欢的歌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你他唯一知道的一首通俗歌“绿岛小夜曲”。如果问他会唱什么歌?那他一定毫无思索的回答你“黄埔军校校歌”。
而这种耿介几乎可爱的个性,也会表现在一些不那么恰当的场合。只要是任何婚丧喜庆要找他致词,他一定可以跟民族大义扯上关系。
我常常觉得,那一对对的新人一定搞不懂他们两个人结婚跟国家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就像我每一次去大陆拍戏,离家前跟他辞行,他一定会语重心长的叮咛:“这一趟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两岸的和平就全靠你了!”听罢我总要尴尬地跟祖母扮个鬼脸。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他们那一代的军人,又有谁会如此时刻胸怀忧国忧民的使命呢? 我从来没有想过公公也会有老的一天。
曾几何时他不太大声说话了,连走路都开始懒得走,坐在那一张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慢慢地连饭也不肯自己吃了。
看着他如此气若游丝,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跑到他跟前逗他,要他猜我是刘若英还是刘若玉?然后逼他就他最爱的就是我……早些年我在外头受了委屈,我就靠在他胸前,撒娇地跟他告状说有人欺负我,然后要他拿枪替我毙了他们!他会含含糊糊地回答说“好!好!好!”可是后来,他的眼睛只看着远方,嘴里念的常只是一些大陆老家的人,事,物。越后来又或者干脆完全不说话了。
身体虚弱的公公进进出出医院好几回,直到那一天我正在参加舞台剧记者会的当儿,接到消息说医生送他进了加护病房。当我再见到他时,他的全身已经插满了管子。
第一次,我听到医生不是对我说:“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第一次,我听到医生对我说:“如果可能的话,家属请不要离开医院,怕通知不及”。
第一次,我听到祖母用一种几近哽咽的语气求医生,希望至少能撑到儿孙到齐。也是第一次,第一次我感觉到公公会永远的离开我。
在加护病房的那几个夜晚和白天,我仍然需要工作,我随身带着行动电话,每到一个地方就急着确定电话一定收得到。每一次铃声一响声,我的心跳就几乎要同步停止。
一直要到对方的声音正常的出现我才能回过神来。每次收工冲到医院,看到祖母还坐在外头念经,我才能感受到自己还正常地呼吸。
漫漫的长夜或者跟祖母一起祷告,或是回忆公公的点点滴滴。等到加护病房会客时间一到,我们才能进去看他。
每次进去,围在他身旁一堆荧幕上的数字就掉落一点。那一点点,就如我的心被刮掉一块般。
祖母不是握着公公的手,就是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跟他说话,要他安心,然后在他旁边为他念经。有时候公公像是听懂了似的,看着祖母点了点头,有时还不自主的流下泪来。
祖母要我给他唱歌,我依偎在他耳朵旁唱绿岛小夜曲,却怎么也唱不准音。他倒也像是喜欢地点了点头。
我扑在他的身上哭了起来,第一次,他没有话语安慰我……。 就在那几天时,家里人告诉我,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那棵跟我公公聊了一辈子天的桂花树枯死了。
过了几天,在替公公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用过的牛皮纸袋,上面写着“刘若英小朋友收”。旁边公公还用毛笔附加写上,“代若英孙女保存之邮票一九七一年”。
我都忘了自己曾经收集过邮票。打开来看,全是一些完完整整一套一套的旧邮票,还有几张我在读幼稚园时老师发的只有手掌般大的,上面印着“奖”的纸片。
所以将军公公毕竟不是无时无刻只有民族大义,孙女也是很宝贝的。望着这几个简单的毛笔字,我仿佛不意窥见他坚毅的躯壳里那。
3. 作文桂花怎么写
俗话说:“八月桂花香。”今天我们就说一说那迷人的桂花吧!
桂花小小的,品种有金桂和银桂,金桂又称丹桂,你仔细看一看,只见桂花宝宝们绽开了一张张笑脸,有的被青青的树叶衬托着,益发显得多姿多彩,有的沐浴在阳光中,被风儿吹得在休息中也露出了欢欣的笑容,有的被太阳的金箭拨开了眼睛,闪动着成串的光辉,好像把它所有的美丽尽情地展现出来。一阵风吹来,桂花慢慢地飘落下来,远远看去,就像下了一场桂花雨似的。
桂花的香味特别浓郁。它的香味如香水一般,一阵微风吹来,走得近一些,就能闻到一阵醉人的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桂花的用途也很多,可以做桂花酒,桂花糕……如果你没有尝过,可以让妈妈帮你做一点品尝品尝。
我爱桂花,因为它朴实,美丽!
4. 桂花的知识怎么写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
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
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
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5. 桂花树的作文怎么写
一走进我们的学校,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桂花香气,
桂花树的根细细的,枝也是细细的,叶子绿油油的,花瓣是金黄金黄的,由五朵花瓣组成,花蕊很细,细得跟针差不多。
桂花很香。一下课,大家就会随着香味来到桂花跟前来,我也和大家一样。我深深地闻了闻桂花香,赞叹道:“桂花真香!”刚说完,一位高个子的大哥哥说:“桂花不仅香,还可以做糕点吃。”听了大哥哥地话,大家纷纷伸手来采桂花,准备采集了桂花做糕点,看到同学这样,大哥哥又加了一句话:“停!停!如果你们把桂花采走,那桂花就没有了,就再也闻不见这阵阵香味了,同学们,对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我们以后不采了。”说完,大哥哥就离开了。
桂花还可以做成桂花糕点。
6. 桂花树作文怎么写
进入深秋,校园里的桂花树开花了,操场上空弥漫着一股带着甜味的桂花香,沁人心脾。
桂花树树姿笨拙,绿叶葱郁,四季长青。它的树形上圆下宽,如同一个被拉长了的半圆形。它的树干碗口大小,树皮上分布着许多小麻点。它的叶子密密匝匝的,很多。叶子表面呈深绿色,很光滑;整片叶子像小拱桥一样弯曲着,有点儿硬。它一般不会落叶,一片叶子通常要在树上生长好几年才会慢慢枯萎。
桂花树的花蕾是浅绿色的,一簇一簇地长在枝条上,一点儿也不引人注意。桂花开放后每朵花有四片米粒般大小的花瓣,那香味就是从花瓣里散发出来的。桂花刚开时是浅黄色的,后来慢慢变成金黄、深黄、枯黄。桂花的香气很甜,但甜而不腻。书上说,桂花香清浓兼备,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可我觉得,桂花香怎么也无法和“清”字联系在一起,它很浓很浓,在我闻过的花香中它是最浓的一个了。
桂花树全身上下都是宝。桂花能入药、泡茶、酿酒、做糕点,枝叶和树根还能活经骨、止疼痛、治疗风湿麻木等症。
7. 作文写桂花树该怎么写
有人喜欢傲霜开的腊梅;有人喜欢艳丽的玫瑰;可我跟他们不同,我喜欢的是桂花树,我喜欢它那粗壮的树木,喜欢它默默发出的清香。
今天中午,周老师说要带我们去中庭院看桂花树,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直奔门口,排好队准备出发。等我们走到楼梯口的时候,同学们就用手指指点点,一边点着那边的桂花树,一边在说话。我呢,顺着同学们用手指的方向,也看到了那棵粗壮高大的桂花树。不一会,就到了中庭院,还没走到,桂花树的花就分散出沁人心脾的花,使我们陶醉。这棵桂花树远看如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似乎在为我们遮太阳;近看,像孩子们的乐园,让小伙伴们在它的怀抱里尽情地玩耍。看完了这棵桂花树的表面,我又看起了它的花。我东张西望,却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花。我纳闷极了:如果这棵树上没花,那刚才一阵清香又是从哪来的呢?正当我奇怪的时候,周老师叫我们找桂花。我又忙活了起来,四处张望,我抬头一看,绿叶被阳光照得十分耀眼,一阵风拂过一树叶就沙沙作响,好像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透过绿叶,我发现了桂花,我连忙摘一朵放在手心,仔细地观赏,我发现桂花小巧玲珑,有四片花瓣,还有几粒花蕊。我心想这桂花米粒般大小,到底能不能发出香味呢?我把鼻子往桂花上嗅了嗅,发现很香,我的烦恼也荡然无存了。后来,老师叫我们摸叶子。我摸了摸,发现它的叶片边缘有一排尖尖的什么东西,像一把锯子。颜色是墨绿的,上面很光滑,下面很粗糙。突然,我摸到了一片没有尖尖的东西的叶片。我又范困了,这片叶子怎么没有刺刺的东西呀?这时,周老师说,有刺是长大了叶子,没有刺是刚出来不久的叶子。我这才恍然大悟。
没想到,这小小的桂花树竟能发出这么香的味道,真是太神奇了。
8. 怎么写桂花的说明文
花开了,花也会谢。
正是金秋,前几天走在校园中,萦满身的,是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香。任你是怎样一个迟钝的,后知后觉的、没有情趣的,又或者是工作繁忙,行路匆匆的人,只要你走在校园西面的这条小路上,你就不能不被这阵阵袭人的香气吸引,你就不能不做到用力地,大口地呼吸,让花香由鼻而入,直沁心脾。
除非,你没有嗅觉。 八月桂花香。
校园花圃中,桂花正开得旺盛。这桂花的香,不似梅的“暗香浮动”,也不似莲的“香气益清”,它热烈,芬芳,是一个正热恋的女子,吐露着最浓烈的情思。
用马老师的评语,这花的香,只有一个词可以恰当地形容——馥郁。我的感觉,香气,也是甜的。
每天吃午饭,行走在这样一条香气四溢的路上,那一刻的感觉便是,幸福。校园也因此觉得可爱起来。
桂花其实是外形很平凡的花。米粒大的黄色的花,细碎的,密密的,一丛丛地藏在绿叶间,要不是有香气招引着人的眼光,只怕是很难引人注意的。
我也仅知道,桂花有金桂银桂之分,想必,颜色黄一点的,是金桂了。此外,对桂花的认知,也就寥寥了。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文人雅士们,也多以喜花爱草来颐养性情。如陶渊明之于菊,周敦颐之于荷,林靖和之于梅,郑板桥之于竹。
古代的文化中,和花草有关的佳话为数不少,吟花咏草的佳句也比比皆是。孤陋如我,也能脱口而出一些菊花桃花荷花之类的佳句,相信,吟咏桂花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吧。
可惜,搜遍我的脑海,实在是见识浅陋,只勉强想到了柳三变《望海潮》中的一句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这首描写杭州繁华富庶的词,竟引得当时的金主完颜亮看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传说真实与否无须深究,至少,光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就够人浮想联翩的了。 但似乎,桂花的花期并不很长。
前段日子还是香气浓郁,这两天,便隐隐约约起来,只怕,再过两天,香气便会消失了吧。 不知为什么,每次闻到桂花香,总会想起小时候吃到的桂花糕桂花圆子。
童年的记忆,便开始鲜活起来。那时,每每新年或喜庆的日子,家乡人总爱蒸两种糕,其一便是桂花糕。
我也不是很肯定是不是真叫桂花糕,因为家乡人给了这糕另一个好听的名字——西施糕,直接把它和古代最有名的美女联系了起来。雪白的糯米加白糖做成的糕身,最上面撒着红绿丝,点缀着金黄的桂花,外观实在诱人。
刚出笼的西施糕,清甜的香气四处飘散,不由人不流口水,放入口中,绵软甘甜,细腻滑润。糕放的时间久了,便会发硬,香气,也会消减。
大人们就会把大块的糕身切成一片儿一片儿的,放在饭锅上蒸,又会变软,恢复原先的滋味。可孩子们不,很快也能在硬硬的糕片儿上找到乐趣。
最喜欢的是,提着篮子,和小伙伴们到初春的原野上去挑马兰。新生的马兰,这儿一堆,那儿一摊,毛茸茸地长得满田埂都是。
于是大家欢呼着四散开来,每人“买定”一块地,俨然是自己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容不得其他的伙伴来挑挖。等到挖得累了,饿了的时候,便从口袋里掏出离家时带的硬糕,你一片我一片地和伙伴们分享。
硬梆梆的糕片儿在嘴巴里被咬得“咯吱咯吱”地响,在累极饿极的我们看来,这真是无上的美味了,这一刻,也是无上幸福的时光了,真是满嘴生香,余味无穷哪!如今想来,也忍不住有咂嘴巴的冲动,那时,真的好幸福! 还有酒酿桂花圆子。甜中带着酒的酸味儿,桂花香中带着酒香。
舀一勺,清香四溢,吃一口,齿颊留香。这桂花,真是勾得我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了。
也真是神奇,才念叨起这桂花糕桂花圆子,昨天回家,居然在灶上的搪瓷小锅中发现了煮好的圆子。问婆婆,才知道是她帮我们整理冰箱时在底层发现了冰冻圆子,于是就拿出煮了。
我这才忆起,前不久去超市,正巧有酒酿圆子卖,附带还送一袋晒干的桂花,想吃,就买了,回家后放在冰箱,结果就忘了。 于是赶紧撒进桂花,香气一下就四溢开来。
JJ跑过来问:“什么好吃的呀,那么香?”赶紧盛一碗,给JJ,小家伙竟吃的香甜,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活像小时候的自己,不由的笑了。 也知道,花开了,花终究会谢。
可是,桂花谢了的时候,我想我不会有太多失落。 因为,桂花的香,是可以留存下来的,可以留在食品上,也留在心灵上。
更何况,花谢了,花还是会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