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蓼花的资料和诗词
蓼花资料: 红蓼:蓼科。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壮。
茎直立,粗壮,节部稍膨大,中空,上部分枝多,密生柔毛。叶宽椭圆形,长7~20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成心脏形,全缘;两面被毛,叶脉上较密。
托叶鞘筒状,顶端绿色,扩大成向外反卷的绿色环状小片,具缘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
苞片卵形,具长缘毛,每苞片内生多数相继开放的粉红色花,因此名为红蓼,其形状似狗尾巴,又名狗尾巴花。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布:全国各地。 诗词: 陈亮《朝中措》 蓼花风淡水云纤。
倚阁卷重帘。索寞败荷翠减,萧疏晚□红添。
魂销天末,眉横远岫,斜挂新蟾。谁信故人千里,此时却到眉尖。
秦观《满庭芳.红蓼花繁》: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驻马听·无题》无名氏: “月小潮平。红蓼滩头秋水冷。
天空云净。夕阳江上乱峰青。”
2. 读后感《蓼花鼎罐》怎么写
读《蓼花鼎罐》有感 今天,我读了《蓼花鼎罐》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小男孩善良的心,和我们要珍爱生命、自强自尊的道理。
文章主要写了在宠物市场上,一个男人举着一块牌子要出售小狗。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走到男人面前,询问小狗的价钱。
那位男人说了价钱,并同意小男孩看看小狗。小男孩蹲下身来,逗这些小狗,并从中看到了一只呜呜叫的小狗。
小男孩问男人小狗怎么了,男人说这只小狗腿瘸了,生了一场病就这样了。小男孩又说他想买这条小狗,男人说这条小狗不卖,如果想要,可以送给小男孩。
可小男孩不同意,非要以同样的价钱卖小狗。男人说:它不能像其他小狗陪人玩。
小男孩说小狗需要一个理解它的人,要给它一份关爱。说完,小男孩卷起裤脚,露出了他畸形的腿。
一只小狗腿瘸了,当然觉得自己很不幸。但小男孩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残疾的生命仍然需要得到尊重,也让小狗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因为它知道,有一个和它一样不幸、但仍然坚强地生活着的小主人会关心它、爱护它,它也一定会在小主人那里得到最幸福的生活。
从这个故事中,我也知道,不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也坚信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无处不在,所以即使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我们也要坚信,一定会有人帮助我们,就象我们也一定会帮助穷苦的、残疾的人一样。我们这次在老师的联系下,对贫困学生进行了帮助,我们几个同学给他们送去了学习用品,完成了他们的新年愿望,也曾经有同学抽空到福利院看望孤儿们,我相信,我们的行动一定会温暖他们的心,他们应该和我们一样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3. 家乡的蓼花糖
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特产,陕西也不例外有琼锅糖、蓼花糖、薄脆、石子馍。。我猜,大家一定都没有吃过陕西的特产蓼花糖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蓼花糖,是陕西的传统名贵食品,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蓼花糖主要是用糯米制成的。它的形状有两种,一种的形状是圆形的,像一个个圆溜溜的乒乓球一样,十分好看。另一种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个橄榄球似的,十分漂亮。
蓼花糖的表面沾上了许许多多的白芝麻,让人忍不住的想咬上一口。咬开以后,它的里面是网状的,每隔一点点的距离都会有一两个小洞洞,好像是用来储存空气的。
它的味道非常的特别,有浓浓的芝麻香味,还有淡淡的白砂糖的味道。有位诗人曾写诗赞美蓼花糖:“生性冰雪艳,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蓼花糖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明代,县里南茂号有个名叫辽化的师傅,他做了一种香甜可口的食品,表面有许多芝麻,里面特别酥脆,香甜可口。这位师傅死后,当地百姓联名恳请南茂号老板,把这种食品叫做“辽化糖”。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出逃来到西安。地方官员为讨好她,争相送上好东西。这其中就有蓼花糖。慈禧吃了非常开心,觉得色味具佳,只是名字太俗。她想起草原上有一种蓼花,正好蓼花糖的样子很像蓼花的穗。于是将“辽化糖”改为“蓼花糖”,一直用到现在。
我觉得蓼花糖不仅好吃,而且历史也很悠久。我希望大家来到陕西的时候一定要尝尝蓼花糖。
我是陕西人
4. 红楼梦中的蓼汀花溆是什么意思元春省亲时她看见的
溆 是水边的小地方.花溆就是有花开着的面水的一块风雅之地 廖是空旷的意思.汀也是水边陆地的意思 且看清华刘文典教授是如何解释的,《清华的大师们》一书中对刘文典有关《红楼梦》的逸事讲了一番.原文如下,“.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而他对于"蓼花汀溆"的解释是:"元春省亲游大观园时,看到一幅题字,笑道:‘花滁'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花溆反切为薛,蓼汀反切为林,可见当时元春已属意宝钗了." 此中的关键是”蓼汀“如何反切为”林“,”花溆“如何反切为”薛“.先看什么是”反切“,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方法,即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简单的说就是”上取其声,下取其韵“.例如,”休“,许尤切,x为声,ou为韵.但是可能大家会说,”蓼汀“照这样不是反切为”林“嘛,而是ling,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方言的问题,南方一般将”ing,eng"读成“in,en",我们湖北就是典型.按照《说文解字》来讲,”林“,力寻切,这里显然是古音.其实我到认为曹雪芹肯定在吴越等地待过,我们班有位浙江绍兴的同学,前天我问他”林“字按照当地方言如何读的,他说是”ling",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听听《红楼梦》越剧里面的一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下面再谈“花溆”如何反切为“薛”,按照《清华的大师们》一书中说,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然后注释到“据张源潜学长订正,刘的意思是,花者,花袭人也;溆者,薛宝钗也”.而在古音中,现代声母“h”、“x”往往混而为一,这在南方方音肯定也有保存;方音中“u”、“ue”相混亦常见.“花滁”切薛亦情理中事.不管怎么样,“花溆”包含宝钗无疑了.。
5. 妍田字格占格写法
妍田字格占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妍
拼 音 yán 部 首 女 笔 画 7 五 行 水 五 笔 VGAH
美丽:不辨~媸(chī)(不能分别美的丑的,不识好坏)。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百花争妍
成语拼音:bǎi huā zhēng yán
成语解释: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成语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2、桃李争妍
成语拼音:táo lǐ zhēng yán
成语解释: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时赏玩,各有风光;春赏燕游堂,桃李争妍。”
3、逞妍斗色
成语拼音:chěng yán dòu sè
成语解释:形容花儿盛开,竞相逞美。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七九回:“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可比。”
6. 露华凄冷蓼花愁
秋莺
残莺[①]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②]游。老舌百般[③]倾耳听[④],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⑤]背世[⑥]同悲鲁,浏亮[⑦]如笙碎[⑧]在喉。莫更留连[⑨]好归去,露华[⑩]凄冷蓼花愁.
[①] 残莺:后主自比。唐·司空曙《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曰:“残莺一何怨,百啭相寻续……歌残莺,歌残莺,悠然万感生。”何事:嗔怪自诘的声口,悔恨自家为何不识时务。然欲致这层妙悟,必先明作者残莺自况,托物言志的写法,则“秋”字也非闲文,读诗不可不察。钱起《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②] 独:入声,仄。《平水韵》属“一屋”。
[③] 老舌百般:犹“老舌百啭”。欧阳修《画眉鸟》曰:“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两诗同为咏鸟诗,然后主诗乃“有我之境”咏身世,欧公诗谓“无我之境”寄襟怀,可参看。舌:入声,仄。《平水韵》属“九屑”。
[④] 听:出句煞尾字,音tìng,去声,仄。《平水韵》属“二十五径”。
[⑤] 栖迟:《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朱熹《诗集传》:“栖迟,游息也。”西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邓生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⑥] 背世:与世俗主流相左。三国·魏·曹植 《七启》:“予闻君子不遯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 见前诗《九月十日偶书》:“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⑦] 浏亮:乐声清脆明朗,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李善注:“浏亮,清明之称。”
[⑧] 碎: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宋·欧阳修《临江仙》:“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宋·黄庭坚《和仲谋夜中有感》:“纸窗惊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璫。”“碎”字用得极为响亮,极为惊心,又极为哽咽,饱含诗人难以言表的痛楚。
[⑨] 留连:留恋不止,依恋不舍。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之二:“飞鸟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自存。”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⑩] 露华:露水。唐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评析:古人咏物多有所寄托,盖咏梅者寄狷介孤芳之性情、咏松柏者表坚劲不屈之节操、咏莲菊者赋清白块然之雅趣……李后主之咏秋莺亦概莫能外,但他所咏的“秋莺”绝不同於“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草长莺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春莺,而是酷肖少陵“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以及坡公“飘渺孤鸿影”的失群之鸟,孤寂凄冷之心境可以相见。因此,托物言志是本诗的最大特点,但托物言志也有高低工拙之分,读罢后主的这首诗我们不会产生如对李商隐《泪》这篇作品的反感和困惑,现录义山诗其下: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从题目来看,很明显是在咏泪,但问题是咏“泪”无异於咏“愁”这样的抽象事物,因此诗人就不得不用典故来铺陈这种“景语”和“情语”都难以具象化的概念性客观实体。不过以虚喻实却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反诗词中以实喻虚的思维惯性,应该算是诗词创作的个例了。 回到后主的这首咏物诗,我们不难看出,此诗纯用“赋体”,不事雕琢,以简驭繁,以明白晓畅的诗句表现了囚徒生活的苦楚,让人产生无限的同情悲悯,也许这正是王国维评价他说的“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因此才如此感人至深,教人神思黯然。因之,本诗是咏物诗中的佳作无疑了。
7. 蓼汀花溆的含义和读音
1,蓼汀花溆就是水边生长着蓼草和花的意思。汀指的是水边平地,水边平滩。蓼 ,蓼属植物的泛称。溆,是水边的小地方。蓼汀花溆就是描述了水边的平地上长出了花儿的景象。
2,读音为蓼liǎo 汀tīng 花huā 溆xù。
3,蓼汀花溆出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自稻香村转过山坡,抚石依泉而进,过众花圃,“忽闻水潺潺,出于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留题于此。宝玉道:“越发背谬了。‘秦人旧舍’是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扩展资料
蓼汀花溆是红楼梦大观园著名景点之一,景点名中突出有蓼,可见此处水边种有大量的蓼花。元春看到的匾额内容是宝玉所题,宝玉所拟题名更贴合此处景点特色,抓住了关键的主体植物。
蓼汀花溆是一个组合词,“蓼汀”化用了唐代罗业《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而“花溆”一词当从唐代崔国辅《采莲》诗“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想来。
因“蓼汀”一词出处意境萧索,所以红楼梦的后续情节,元妃省亲中有一个场景是将宝玉所题“蓼汀花溆”改为“花溆”。并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红楼梦40回介绍了花溆的秋景: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秋天萧瑟的风景总给人以不详的悲剧感受,所以元春果断删掉“蓼汀”二字,剩下“花溆”温和低调。除了花溆之外,大观园里还有多处有红蓼花,如紫菱洲、蓼风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