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封铁塔一文怎么写
铁塔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旅游风景区示范点,全国百家名园之一,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总面积为37.24公顷。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塔"石碑、盆景苑、灵感院、接引殿、铁塔、铁塔文物陈列馆、何公轩、开封古城墙,以及月季园、上方苑、竹园、铁塔湖等等,铁塔景区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一展风姿,广迎四方游客。
往昔开宝寺
铁塔一带古时是一座佛教寺院,最初建于北齐天宝十年〈559年〉,名独居寺。唐代,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归来,途经汴洲,在独居寺旁设行宫作短暂休息时,游幸独居寺,下诏改独居寺为封禅寺。到了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三年〈970年〉以北宋开宝年号,改其名为开宝寺。在此前后,北宋朝廷连年拨款扩建开宝寺寺院,使开宝寺规模宏伟
殿堂壮丽,斋舍完备,僧侣众多。内部划分为二百八十区,设有福胜院,上方院,等觉院,永安院,双林院,仁王院等二十四禅院,成为京城最大寺院之一,和大相国寺共同分辖东京各寺院僧侣,当时京师立左右街僧录,左街相国寺,右街开宝寺,同为首都佛教寺院领袖,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到寺院内游幸,祈祷和宴享,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寺内设礼部贡院,考试全国举子,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皇家寺院,在国际佛教界影响巨大,同国际间的佛事活动往来很多,开宝寺进入历史上鼎盛时期。其规模宏阔、巍峨壮丽,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游幸、祈祷,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巨刹。但因历代战乱和黄河多次冲淹,开宝巨刹如同当时的氤氲烟火一样,早已荡然无存,当人们登铁塔观行云之际,不能不激起对往夕开宝寺盛观的遐想。
2. 怎样写一篇游记作文,我想写我家乡的塔
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名胜古迹众多。我的家乡三门峡在河南省最西部,是黄河边上的“明珠。”我的家乡也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我最熟悉的就是风景区的宝轮寺塔了。
它有着十分大的魅力,假如你想了解他的话,那就往下看吧!
宝轮寺塔是唐僧道秀所建,又在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宝轮寺早已毁灭,可这座塔却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屹立到了今天。
宝轮寺塔塔门面向南面,平面是正方形,13层,高26.5米,塔底有塔基和塔座。塔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塔”的塔铭。宝轮寺塔风格典雅,结构坚实,虽然历经过16次地震,基本完好。宝轮寺塔的塔内的塔心室和梯道登临远眺,点可看到“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景象。另外,宝轮寺塔含有一个奇怪又好笑的名字——“蛤蟆塔”。
关于“蛤蟆塔”我听说了一个故事:从前,塔里有一对金蛤蟆,因为两只蛤蟆一起叫,所以声音洪亮。后来僧人把雄金蛤蟆盗走,只剩下一只雌金蛤蟆,叫声才不如以前响亮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种声音,只是回声而已
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充满智慧的回音建筑。宝轮寺塔是三门峡文化的象征,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我爱宝轮寺塔,更爱我的家乡—三门峡。
3. 大理三塔一文中主要写什么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底宽9.9米,现存高度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
塔以白灰涂面,每级四面有龛,相对两龛供佛像,另两龛为窗洞。塔内装有木骨架,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循梯可达顶层,从瞭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
塔顶有金属塔刹宝盖、宝顶和金鸡等,底部镶嵌着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此为沐英后裔明代黔国公孙世阶所书。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即位于此,每字1.7米,笔力雄浑苍劲,气势磅礴。
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 三塔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3层。
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3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
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藉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经历代的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巅峰。
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南诏国时期的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的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
到了大理国时期,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酷爱佛教,《南诏野史》说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公元1056年,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
由于大力倡导,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圣寺当和尚,他们分别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寿辉、第十四代王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第十六代王段正严(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第十七代王段正兴。
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圣寺出家。这些国王固然也酷爱佛教,但主要是在争夺王位的斗争失败后的一种出路,因而史书上有“逊位为僧”、“避位为僧”的记载。
明代传抄的大理国时期的佛教经典《大灌顶仪式卷》,就记载了国王举行灌顶仪式的复杂场面,这么多国王出家,在世界佛教史上是独有的奇特现象。因而,吸引了内地香客和东南亚、南亚香客到崇圣寺“朝圣”,崇圣寺成了东南亚、南亚推崇的“皇家国寺”。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载:“是寺在(苍山)第十峰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伟。
楼中有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为蒙氏(南诏)时铸,其声闻可八十里。
其后为正殿,殿后罗列诸碑……其后为雨铜观音,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余……自后历级上,为净土庵等。”明代崇圣寺以五大重器著称于世: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元代高僧圆护手书的“佛都”匾、明代三圣金像。
香火更旺,裴声于南亚、东南亚。
4. 描写塔的优美语句
铁塔形如春笋,瘦削挺拔,塔顶如盖,塔刹如瓶,颜色似铁,别具一格。数千年来,它犹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
塔的全身雕刻着上万个精致的石像,各个佛像姿态不同,但都栩栩如生。
烟雨迷蒙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北海白塔的身影。
八角塔的每个角都吊着一个金色的小铃铛,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金光。
整个塔体挺拔高大、古朴雄浑,给人以力的启示,美的感受。
塔顶由绿色琉璃瓦镶边,塔身由米黄色的砖和灰白色的大理石砌成,上面雕有门窗图案。
尖塔挺立在重重的云雾里,似隐似现,可望而不可即,充满庄严雄伟的气势。
山顶小塔掩映于绿树之中,隐约可见,来到塔脚,举目仰望,才发现比在远处看见的更雄伟,更伟大。
远看古塔,像巨人矗立在青山绿水之旁;近看似擎天大柱顶天立地。
塔耸立在山顶上,它脚下,一缕缕缥缥缈缈的雾气,丝丝缕缕地弥漫于山山岭岭之间。
只见秀丽的石塔沐着玫瑰色的霞光,栩栩如生,仿佛一只鲜嫩的春笋,永远向上生长。
从山下望着塔影,就像是贴在天际轮廓上的一幅美丽的图画。
5. 六和塔怎么写作文
杭州之所以被称为“人间天堂”,不光在于有浩荡的钱塘江环抱着她,有层叠的青山掩映着她,有一汪碧橙澄的西湖点缀着她,更是因为有了古朴的六和塔含蓄着她而闻名。那我又怎能不去看看,领略一下六和塔的蕴集的美呢?
正逢闲暇五月,这日清晨,潮湿的青草散发着清新的草香,淡淡的曙光从碧绿的,重叠的嫩叶的缝隙中散落在我这将要登山拜塔的游人身上,平和之感油然而生。抬头望望,六和塔就伫立在月轮山之上,在晨雾中陡然多了一种庄严,肃穆,神秘。拾级而上,清脆的鸟鸣声合着流水的丁冬,让我的心彻底清净了。
约是什么时候,到了一座似牌楼的石雕的大门前,六和塔就直直地立在眼前了。晨雾渐渐消退,红日渐渐升起。噢,这精致的塔,这高大的塔呵,毫无装饰,毫无保留地展露了他的神韵,像一位充满阳刚之气的壮士,细看,又像位千年老人,见证着历史的兴与衰。
我仰望着这座千年古塔,约60米高,13层,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百余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一时间显得十分和谐。我不禁起了登塔之意了。于塔内拾级而上,竟只有7层,“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乾隆题字龙飞凤舞,巧夺天工。层层回廊、小室、磴道、台门,层层须弥座 ,人物,花卉,鸟兽,层层的景致让人流连往返。登到塔最高处,扶槛,相望的钱塘江景色尽收底,江风古塔的境界使我这个游人倏忽起得“人立青冥最上层”之感来。
正倚着槛栏出神,古旧的古塔钟声便幽幽地响起,“咚……”“咚……”“咚……”
矗立着的古塔呵
静观着历史的潮起潮落
那穿透历史的钟声
那心灵的悸动
带我触摸着
古塔的灵魂
6. 描写信号塔的说明文怎么写
描写信号塔的说明文怎么写?
信号塔 说明文
信号塔,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网络运营商所建立的一种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外型像塔,所以叫做信号塔。又是一种公用的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无线城市普及以来,信号塔又做为了城市WIFI的信号发射基点。
广州塔: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 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2010年9月28日,广州市城投集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新电视塔的名字为广州塔,整体高600米,为国内第一高塔,而“小蛮腰”的最细处在66层。从10月1日起,广州塔将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上海国际新闻中心所在地。东方明珠塔是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江欢成设计。建筑投资总额达8.3亿元人民币,在工程技术上借鉴1990年建成的徐州电视塔。塔高467.9米,亚洲第四,世界第六高塔,仅次于阿联酋哈利法塔(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634米)、广州新电视塔(600米)、加拿大的加拿大CN电视塔(553.3米)及俄罗斯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540.1米),是上海的地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