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观察记录怎么写
父母观察记录重点是写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可以采用分点的方法进行描述,最后结尾总结。
正文
感激教师的信任能给到我这次进班当观察教师的机会,经过本次进班观察有如下几点:
1、九点十分准时上主题课,孩子们都乐观向上,进取参与,听从安排,服从意识很强。
2、主题课结束后开始各自的工作,每个孩子都很有主见,明白自我要做什么,拿自我需要的教具,认真工作,工作完成明白把教具归位摆放整齐。
3、教室环境干净整洁,教具摆放整齐划一,这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4、早上孩子进到教室都很有次序的换室内鞋,吃早餐,室外活动。
5、经过以上观察能够看出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他们独立本事,规划本事,逻辑思维本事,这也体现了教师们的专业和蒙氏教育的特点,从而也更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恩达这个大家庭。
最终感激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踏入学校前有这么好的起点,看到孩子一天一天的变化和成长让我深知孩子启蒙的重要性,轩宝在过几个月就离开恩达去幼儿园了。
她的成长离不开恩达和各位教师的付出,在此十分感恩你们,我想轩宝的童年记忆也一向不会忘记她在恩达的欢乐时光!
2. 家长怎么写对孩子的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一)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 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
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
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
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
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处理。
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独立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
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
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
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
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
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所以,事件的记录,常常不是孤立的某一次的行为及其记录,而是或者在数量上有横向比较的,或者在时间上有纵向积累的。因为单纯按照一次时间来取样,很难保证行为的完整性,不能反映个性,也不能反映规律。
2.表格记录:该记录方式在整体观察、结构观察和实验观察中经常使用,它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场景中的内容进行反应和判断。表格记录根据观察的目的、时间的跨度和长度,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 (1)常规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该表格常用于分方面记录个案幼儿的发展情况、园务制度和班级规范等成文条款的执行情况、各个环节活动的整体概况、幼儿园各部门的一般活动情况等等,也就是日常进行的、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这种记录应当进入幼儿园的管理,形成习惯性的制度,并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
(2)主题(问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教师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常常需要在采取具体的措施之前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行动方案,检验计划的效果并作出反馈。
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各方面的因素较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最终的决,那么根据有关的因素和方面设计表格,以进行阶段性的、系统连续的记录,就很有必要。 (3)研究性、定期的、间断进行的记录表格。
前两种记录在时间上都是被动的,即记录的时刻取决于活动的内容,处于什么环节、发生怎样的内容,就进行怎样的记录,因而也是随意的。而这里的第三种记录在时间上则是主动的,因为什么时候进行记录、记录多长时间。
3. 家长观察记录
个案观察1:“郑世炀,加油,加油”。
孩子们正起劲地在为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呐喊助威,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穿衣比赛。再看世炀,胖胖的身体在不断地扭动,身上那件羽绒背心怎么穿都是扣子面朝后方,惹得孩子们一阵大笑。
经过一番比拼,比赛结束。孩子们穿好鞋子下了床,只有世炀孤零零地站在比赛场地,伸着两胳膊,倒穿着背心,难为情得一动不动。
个案观察2:要出去做操了,孩子们开始换鞋子,见世炀一屁股坐到地板上,用力地向前弯曲上身,努力使双手去够自己的鞋子,好不容易拽掉了小白鞋,他便开始穿皮鞋,见他捞起左脚的鞋子硬往右脚上套,三拽两拽却怎么也穿不上,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穿戴完毕,他用渴求的眼神望着我,声音低低地说道:“老师,我穿不上。”此时,一旁的浩瑞急忙蹲下身说:“没事,我来帮你”。
一边将其胖胖的身体从地上拉了起来。个案观察3:“老师,世炀不吃饭”,见小朋友告他的状,他急忙解释:“老、老师,我不饿,我已经吃过饭了,”我坐到他跟前,告诉他早餐是每个小朋友都要吃的,这样你才不会浪费粮食啊。
可他仍是振振有词:“我不饿,我不想吃。”看他如此坚决,我也铁下心,非让你将早餐吃了不可。
于是,我说道:“世炀,如果今天的早餐你不吃,那你今天的工作就什么也别做了,只好等你吃完才可以去进行,你看行吗?”他僵持了老半天,最后还是无奈的极不情愿地吃了。事后,经过我的调查才知道,原来早上临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已给他吃了三包方便面外加两个鸡蛋。
好家伙,这饭量也真够吓人的。也难怪小世炀吃不下去了。
个案观察4:晚上,妈妈来接世炀,一见到妈妈,他的小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刚走到门口处他就想出门,我提醒道:“世炀,你还没有换鞋穿衣服呢。”无奈,他只好坐到地板上开始重复着对他来说极为复杂的“工程”,缓慢、费力, 终于在老师的帮助下穿戴完毕,一出门,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晚给我买酸酸乳和锅巴”。
妈妈示意其跟老师说再见,可他全当没听见,仍是软磨硬泡要妈妈答应他的要求,最后妈妈妥协了,条件是跟老师说再见。个案观察5:我为世炀单独展示工作,刚到一半,他便地说道:“老师,我会了。”
说完,一把从我手中抢过教具,见他迟迟不动手做,我问:“为什么不做呢?你不是说已经会了吗?”他动了动手中的彩色串珠,有点无奈的地看着我。于是我重新给他做了一遍展示,这回我想他应该没问题了,便请他自己来操作一遍,没成想,他干脆不做了,直挺挺坐在椅子上眼睛呆呆的。
此时已到吃饭时间,我提醒世炀,你的工作还没有进行完,等工作结束后我们就可以吃饭了,加油。可任凭我怎样说,他还是无动于衷,既不收拾工作也不去吃饭。
咳!还真是个个性特强的孩子。个案分析:世炀是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说起话来有些口吃,而且越是着急的时候,口吃越严重。
通过他在幼儿园的一系列活动与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比一般的同龄幼儿稍差,而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礼仪方面的教育,虽然小家伙的头脑比较灵活,反应问题也相应较快,但是由于长期在家庭中受到老人以及父母的过度娇惯与宠爱,性格执拗外带倔强。为此,父母也明确地感受到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并一再交代老师来尽量帮助他改掉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与行为。
针对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和家长取得联系,做了更详细地了解与沟通,以便对孩子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教育措施:1. 首先,我们把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幼双方都明确问题的所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 做好家长的工作。究其原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主要是家庭成员过度溺爱与包办代替所造成的,首要的一点就是,作为家长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要逐步放手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来做事,更要充分地认识到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将是对孩子受益终生的事情。
3.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根据孩子的现状,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与措施,我们不定期地在班里举行幼儿生活技能方面的比赛,如:穿衣服、系鞋带、系纽扣、系拉链、叠被子、叠衣服等生活技能项目,还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以及结合主题教育相关内容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每当孩子出现稍微的进步,我都会及时得给与鼓励与表扬。对于孩子身上任性的一面,我会经常与其单独交谈,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多次给其讲明道理,使其能明白有些事情是绝对要讲究原则的,是要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并且拿身边的小朋友来做榜样和示范。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家园的共同努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完全得到解决,自我控制与约束力也进一步加强,孩子的倔强性格也在规则与制度的调控下慢慢的发生着改变,今后我们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为培养孩子更加健全的人格而再接再励。
4. 观察父母的日记450字怎么写
今天是个大晴天,金风送爽,因此我的心情也异常明朗。
不经意间,又是一天匆匆走过,到了放学的时候。一看语文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心里便乐开了花。“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这岂不是“小菜一碟,渺事一桩”。想我虽不能烧出美味佳肴,但毕竟也是十八般厨艺样样精通,虽不能家务全包,但至少自己的事件从未劳烦过父母大人。这区区小事也只不过是弹指般容易而已。
可要说嘴皮子功夫谁不会呀,咱还得真枪实弹地干上一场。“言必行,行必果”,“男子汉大丈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虽然还没有作好心理准备,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
晚饭过后,父母正欲洗脚之际,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父母房间,可一见到父母便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只是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欲言又止……。搞得父母也一头雾水,疑惑地望着我。沉默了许久,父亲终于开口了:“浩东,来这儿干嘛?”“我……我想……”我还是难以启齿。“想什么想,有话快说!”父亲都急了。“我想为你们洗脚!”“哟,太阳从北边升起来啦,我儿子这可是头一回呀!”母亲也在一旁发话了。“有什么不信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吗!”我不甘示弱。
母亲还行,一双脚不大不小,恰到好处,再加上她的慈悲心肠,不到十分钟就完美OK了!但父亲毕竟是“男士一族”,就是“不同凡响”。我几乎想戴着面罩为父亲洗脚,我用手小心翼翼地搓着,可还是不断受到父亲的“夸奖”:“这儿不干净!”“怎么这么慢,你老爸还有事呢!”……亏他还叫得出来,我没被那双“香喷喷”的大脚放倒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过了大约二十分钟,这项艰巨的任务终于圆满完成了。
事后,我腰酸背疼腿抽筋,连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看来,做好一件事还真不简单,何况父母要为我做千千万万件事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父母的观察记录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