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的拼音是
魏的拼音是[wèi]魏读音:[wèi]部首:鬼 释义: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
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
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
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
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
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
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
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3.姓。
2. 魏组词怎么写
一、魏组词:魏碑、魏阙、阿魏、魏紫、魏氏、王魏、元魏、魏魏、魏家、韩魏、魏珠、魏科、姚魏、魏花、魏观、魏台、魏妃、二魏、魏丙、魏草。
二、读音:wèi
三、基本字义:
1、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3、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4、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5、姓。
扩展资料
一、笔画顺序:撇、横、竖、撇、点、撇点、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二、笔顺图解:
三、词语解释:
1、魏碑 [ wèi bēi ]
北魏时代的碑铭造像题记等石刻文字。书法笔力遒劲,结构谨严,多具有汉隶笔意。
2、魏阙 [ wèi què ]
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物(公布法令的地方)。
3、阿魏 [ ā wèi ]
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
4、魏丙 [ wèi bǐng ]
汉 相 魏相 和 丙吉 的并称。
5、房魏 [ fáng wèi ]
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与魏徵的并称。两人皆出河汾门下,并为唐初敢于直谏的大臣;以房魏代称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