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汐”的介绍~简介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2. 请问潮汐怎么计算出来的
从理论上潮汐的最长周期是18.61年,把计算得出的振幅经过订正后得出18.61年的“平均振幅”;把初位相角加上经过天文订正因子(可以由表查出)订正的相角后得“迟角”。把各分潮的平均振幅和迟角,称为该分潮的潮汐调和常数。用来推算潮汐变化和分析潮汐性质。参见“潮汐调和分析”。
潮汐调和分析 是潮汐分析的一种方法。潮汐分析有多种方法:有调和分析、潮高线性组合滤波、最小二乘法及响应分析等,其中以潮汐调和分析最为常见。也叫谐波分析,是富利叶分析的一种具体应用。富氏分析是指把任意周期函数展开成富利叶级数,而把任意非周期函数表示为富氏积分的一整套数学方法。经典的潮汐分析方法,在引用这一分析原理时,首先把实测潮位记录中的各分潮(如太阴分潮系、太阳分潮系等)分离出来,再进行调和分析。求出每一分潮的振幅和位相角,再经天文因素订正后,即得该分潮的调和常数。用潮汐调和分析可推算一定期间内的潮汐变化和分析该区的潮汐性质。长期观测得知,潮汐是由一系列谐和振动组成的,每一谐和振动,称为一个分潮,分潮的周期同引潮力各分场的周期一一对应。每一分潮可用公式h=Rcos(qt+Vo+u-K)来表示,式中h为分潮的潮高,R为分潮的振幅,它是变化的,若以多年平均值H代替,则为R=fH,f是分潮振幅的一个改正因子(叫节点因数),它是时间的函数,通常取一年中间时求算。q是分潮的角速率(根据分潮可以确定)。Vo+v为观测期间开始日世界时零时假想天体的位相角。K为由于海底摩擦、惯性力等引起的高潮时落后于月中天时刻的位相角。所以,分潮表达式可进一步写成h=fHcos(qt+V0+u-K)式中f,q,Vo+u均为已知,若求出每一分潮的H及K, 则分潮便可求。H和K称分潮的潮汐调和常数。若调和常数已知,分潮的潮高便可求得,把各分潮相加,便可推算未来的潮汐。根据实测记录,用调和分析的方法可求得调和常数值。计算调和常数的工作相当繁赘,但现在利用电子计算机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潮汐表 把沿海各主要港口未来一年内的高潮和低潮发生的时间和高度、潮汐调和常数、潮流变化等资料刊出,并编算成潮汐表,以便航运和研究时使用和参考。我国由国家海洋局科技情报研究所负责这一工作,每年出版的潮汐表中皆指出中国沿海各港口每时的潮位、高潮和低潮出现的时间等情况,在潮汐表中还指出主港与副港高潮时间的差异。潮汐预报 包括天文潮预报和气象潮预报。天文潮预报是根据日、月的运动规律,用潮汐调和常数计算,并加以海平面的订立,推算得出潮位的逐时逐日变化过程、高潮时和低潮时。潮汐表上刊载的就是计算结果。气象潮预报是根据气象和气候资料,对天文潮推算结果加以修正后,来预报一定时期内对潮汐可能带来的影响。 追问: 看不明白额 回答: 百度就是这么写的。
3. 潮汐是怎么回事
只要你在海边观察,就会发现海面总是按时涨上来,又按时退下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永不停顿,这就是潮汐,人们把白天海水的涨落叫做潮,晚上海水的涨落叫做汐。
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亮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叫引潮力,地球表面各地离月亮的远近不一样,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离心力变大了,海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象背对月亮那面跑,于是也会出现长潮,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潮汐现象。
潮汐是非常守时的,它几乎和时钟一样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对月亮,海水自然有两次涨落。
我们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每到涨潮时,钱塘江会掀起巨大波涛,如万马奔腾其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
潮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象军事、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都受潮汐的影响,为了掌握潮汐的规律,对潮汐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沿海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海洋站,这些海洋站随时记录着当地潮汐的情况,潮位的变化,并且,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信息的专家们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并制作出我国及世界各地主要港口潮汐时刻表,做到三年早知道,供各类产生部门使用。
潮汐中还蕴藏着巨大能量,潮汐发电就是靠潮汐的落差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建成了十多座潮汐电站,1980年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每年可发电10700万度,由于潮汐电站既不浪费能源,也不污染环境,因而,给人们带来无限光明和利益。
4. 潮汐如何推算
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涨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两次。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我国古书上说“大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在涨潮和落潮之间有一段时间水位处于不涨不落的状态,叫做平潮。
事出有因,是什么原因使大量的海水产生如此频繁的运动呢?
许多学者都探讨过这一问题,提出过一些假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地球和人一样,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他猜想这是由于地下岩穴中的振动造成的,就像人的心脏跳动一样。我国晋朝有人则认为,海水的定期涨落是因为有一条无比巨大的海生动物定期出入海宫而造成的。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一种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像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要受到月球、太阳及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一日之内,地球上除南北两极及个别地区外,各处的潮汐均有两次涨落,每次周期12小时25分,一日两次,共24小时50分,所以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都要推后50分钟。生活在海边有经验的人,大都能推算出潮汐发生的时间
5. 潮汐是怎么回事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铅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有下面这样一个事实:在任何时刻,围绕地球的海平面有两个突出的部分, 在理想的情况下它们分别出现在地表面离月球最近和最远的地方。 如果说潮汐是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在离月球最近的地方海水隆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在远离月球的地方海水也隆起?如果说潮汐是万有引力现象,似乎应该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2.7*105 倍,而太阳到地球距离的平方只比月球到地球距离的平方大1.5*105倍, 两者相除,似乎太阳对海水的引力比月球还应该大180倍,为什么月球对潮汐起主要作用?这些通过分析计算来加以说明。
许多学者都探讨过这一问题,提出过一些假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地球和人一样,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他猜想这是由于地下岩穴中的振动造成的,就像人的心脏跳动一样。我国晋朝有人则认为,海水的定期涨落是因为有一条无比巨大的海生动物定期出入海宫而造成的。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一种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像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要受到月球、太阳及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一日之内,地球上除南北两极及个别地区外,各处的潮汐均有两次涨落,每次周期12小时25分,一日两次,共24小时50分,所以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都要推后50分钟。生活在海边有经验的人,大都能推算出潮汐发生的时间。